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佛缘福音 > 正文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42

【第六、摄彼等义者。世遍赞说尊长瑜伽教授者,应知即是如前所说。若一二次,修所缘境,全无所至。若是至心欲行法者,须恒亲近,无错引导,最胜知识。】

  一般来说,凡是真正修行佛法的人,没有一个例外,都特别重视“尊长瑜伽”(也称为“上师相应法”,就是怎样才能跟师长相应的教授),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这些道理,一开始就要很认真努力的修习。如果只修一、二次,就算有一点小小的感觉也没有用,何况不修、何况不知!因此,真正要修行的人,必须恒常亲近能够无误引导我们正确修行内涵的善知识,不能像前面说的亲睦无常,今天来一下,明天就没有了,这是要避免的。必须咬紧牙关,生生世世走下去,不到成佛不罢休;至少也要到见道以上,见道以上就能随愿见到十方佛,这是很重要的。

【尔时亦如伽喀巴云:“依尊重时,恐有所失。”谓若不知依止轨理而依止者,不生利益反致亏损。】

  袓师伽喀巴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每位祖师都有一个特点,他依止善知识的时候,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战战兢兢,唯恐错误。大家想想看,我们心里有没有这个念头?不要说唯恐错误,我们心里面有没有想要依靠善知识的念头?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并不是一说马上就要有,至少在修学过程当中要以这个标准去检查内心,这一点非常重要。以我来说,的确在学了《广论》后才多少有一点了解,以前尽管也学佛出了家,始终不知道依止的道理,以为好像依止善知识了以后,只要有一个安全、有饭吃的地方,我就可以修行了。这是我们目前一般错误的观念。如果不了解依止善知识轨理,不知道应该怎么依止以及为什么要这样依止就去依止的话,那不会有利益,只会产生过失。祖师伽喀巴会这样讲,和他内心当中会有这种感觉,是有很多道理的。我们要以这种标准衡量自己。

【故此依止知识法类,较余一切极为重要。见是究竟欲乐根本,故特引诸无垢经论,并以易解,能动心意,符合经义,诸善士语,而为庄严,将粗次第,略为建设。广如余处,应当了知。】

  所以依止善知识的轨理是最重要的,比其他的法还重要,因为这是学佛修行的先决条件,如果这个先决条件不具备,后面的就不用谈了。所以说是“究竟欲乐根本”,我们所希望究竟利益的根本。对我们来说,究竟的利益就是不但自己彻底解决生死轮回问题,还要帮助一切人解决。它是非常深远的一个目标,我们现在所以做不到,都是因为看不见深远的,只看见肤浅的,被眼前小小的利害所蒙蔽,这是我们最大的错误。所以大师特别引用种种的无垢经论来说明,“无垢”就是没有错误的;又因为经论比较深,所以袓师又用最浅近的方式加以解释,无非是要使我们能够了解,策动我们的心,依照善士所说的道理来改变我们的恶习,这些内涵都是完全符合经论的。以上是简单扼要的内涵,详细的内涵经论上其他地方也都有说明。

【我等烦恼,极其粗重,多不了知依师道理,知亦不行,诸闻法者,反起无量依师之罪,即于此罪亦难发生悔防等心,故应了知如前所说胜利过患,数数思惟,于昔多生未能如法依止诸罪,应由至心而悔,多发防护之心,自应励备法器诸法,数思圆满德相知识,积集资粮,广发大愿,为如是师,乃至未证菩提以来摄受之因。】

  这是我们现在的状态,所以前面说我们应该具有病想,病想如果没有,后面的东西就谈不到了。照理说,如果了解自己在烦恼大病中,一定是急著要解决自己的烦恼毒病,因此就会找善知识,求疗病药;但麻烦的是我们都不了知依师道理。身心上有这么严重的病,但是并不了知,这是无知;退一步来说根本不认识烦恼,即使知道了,也不晓得去依师。除了修行人,其他人根本不认识烦恼,还认为这是好东西,一般世间都是忙这些。现在即使是修行人也一样,譬如现在有些人也说修行,于是赶快剃了头,出了家,然后去修行了,既不认识烦恼,也不晓得依师的道理,末法的修行人特征就是这样,这是第一个无知。前面一再说,修行过程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无知;其次是知道了也不去做,这是放逸,这是很可惜的。不但如此,本来依师闻法是净除罪障、增长资粮的,现在我们闻了法反而生起很多依师的罪。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对善知识不能生起“敬”、“信”之心。假定我们听了法以后能够净化烦恼,那信心就生起来了,恭敬心也生起来了,但我们往往做不到这一点。更糟糕的是对于依师之罪,既不能追悔,也不能防护将来不再犯。我们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状态?我自己有没有这种状态?在我周围有没有这种状态的人?如果能很认真地观察,我们就有机会去想办法不断地改善、提升。所以对于前面所说亲近的胜利和不依的过患,了解之后还要数数思惟,以前没有做好的,赶快好好地努力。
  如果遇到像密勒日巴尊者的老师那样的善知识,我们会怎么想呢?很可能会抱怨:“哎呀,师长要求我怎么这么严啊!”我说“可能”,是因为我自己犯过这种毛病,我也看见不少同学有这种毛病。当年我的老师要求我的时候,我心里面常常这样想:“法师,我只是一个凡夫啊!你要求我要求得太过分了。”现在想起来这种心理还算不错的,只是心里面嘀咕;有时候还会跟其他的同学讲那位法师如何如何,这种情况麻烦就来了,因为自己总觉得是有道理的,于是就听“我”的招呼,任“我”摆布,前面所讲那些依师应该注意的事全部忘掉了。修行之前之所以要有这么多的认识,原因就在此。那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误的心理呢?就是因为以前我们从来没有修过,以前努力的都是为“我”。所以这个地方一再重复地策励我们,了解这个以后,要多发防护之心,要真正努力去做。
  我们眼前真正要努力的,就是“励备法器诸法”,“励”表示非常努力地使自己成为法器;为了使自己成为法器,要不断地思惟圆满德相的善知识,并净化自己的罪障。可是我们现在感不到在善知识身边,怎么办呢?唯有不断地忏悔、集资,而且发大愿--我是为求无上菩提,不但要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且要帮忙一切人解决。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必定要认识自己内心的状态。如果我们真的这样想的话,平常起心动念就容易检查得到。这些要做到什么程度呢?真正说来,在没见到佛之前,一直需要善知识的摄受,我们因为过去没有在这一点上努力,所以一直受恶友影响,陷在生死轮回当中。

【若如是者,不久,当如志力希有常啼佛子,及求知识不知厌足善财童子。】

  若能够这样去做,不断地努力改善的话,不久就能像常啼菩萨和善财童子一样。常啼菩萨就是《大般若经·常啼菩萨品》中真正求般若的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菩萨,他为了求善知识,不惜把自己的生命都交出来。因为要去求善知识必须要供养,为了换取供养即使别人要他的心脏他都在所不惜,所以说他“志力希有”,他的志向、心愿很强,不但是内心的志愿,而且是不断去行持的力量。我们和他比一比就知道,我们心里的志向都是为了“我”,都是忙世间的;行为则是一碰到事情就软趴趴的。所以为什么我们在这里很强调要实地上去操作,无论是内心的意志力或体力都要不断地锻炼,这样才能渐渐地增长。
  譬如我们很仰望的玄奘大师,当年他去印度求法之前,因为他晓得要完成这件事是非常艰难的(现在有飞机汽车,那时候什么都没有,靠两条腿跑,还要背很重的行李),所以他就每天去练习跑步,先跑十公里、再跑十五公里、再跑五十公里;等到跑得觉得没问题了,脚上再绑一块砖头,先绑五斤、再绑十斤、再绑二十斤。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自讨苦吃吗?不!这是锻炼自己的意志,这是祖师的典型例子。
  要晓得,平常我们在常住所做的都是侍候佛菩萨,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多做了一点,就觉得吃了亏了。多做一点正是增加我们的资粮,一方面锻炼自己的意志,一方面是侍候佛菩萨,一方面也庄严这个道场,让外面来的人看了以后会赞叹三宝等等,有各方面的好处,要不断从这个角度去想。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想,这个本来就是完全由自己选择。如果要往坏的方面去想的话,佛也可以一无是处,孔老夫子也可以一无是处,天下没有一个好人;反之,若能往好的方面去想的话,连提婆达多都是佛的善知识。这是我们平常应该注意的。
  所以我们心中常常要发愿学习《大般若经》中的常啼菩萨,和《华严经》中的善财童子。常啼菩萨的特征是“志力希有”,善财童子的特征是“不知厌足”。并不是说善财童子没有志力,他也有最坚强的意志、最大的能耐,他去寻找善知识时花了好长好长的时间。古代没有现在的交通工具,都是靠两条腿硬跑的,有时候要爬山,有时候要入海,求到了一位还要再求第二位、第三位……,从凡夫一直到究竟成佛,这就是典型的例子。我们要效学这两位菩萨的精神,原则上是要把这两个特色加起来:第一个,我们为了求具足圆满德相的善知识,应该发最大的愿,要有最大的能耐;而且不要厌足,不要碰到一点点,就觉得可以了。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有很多障碍,前面一关一关突破了以后,就算我开始学了,还有一个障碍叫“得少为足”,就是才得到一点点,就沾沾自喜;而这个之前叫“未得谓得”,还没有得到,却以为得到了。譬如我们学了《广论》之后,非常欢喜这是大师的圆满教法等等,可是实际上我们得到了吗?还没有得到,只是文字,是甘蔗皮啊!你把甘蔗皮吃下去,自己觉得吃饱了,这是很荒唐的事情!所以我们要以这两位大菩萨的行径做为目标,即使眼前做不到,有了这样仰望的目标在,就会自然推动我们,那时候我们就会心心念念注意身边的善知识,然后和善友互相鼓励、互相增上,若能如此,我们总有一天能够爬得上去。这是前面整个的总结。
  甲四正文当中最重要的,是说道之根本在亲近知识,亲近知识分两部分:一、简单说明善知识的行相;另外和善知识有关的,自己是不是一个修学佛法的器,够不够条件;应该如何依止等等,一共开出六项。二、修习轨理,就是对于善知识说的法,我们如何依法去修行。

    修习轨理

※﹝略说修习轨理分二:一、正明修法,二、破除此中邪妄分别。初中分二:一、正修时应如何,二、未修中间应如何。初中分三:一、加行,二、正行,三、完结。今初﹞

  我们所以亲近善知识,是因为要如法修行,这个法是善知识告诉我们的,所以前面讲完亲近善知识之后,紧跟著告诉我们如何修,最后再破邪执。真正的法有两点:“摧邪”、“显正”,通常我们都是是非不辨,所以一定要把是跟非辨别清楚,把正的说清楚之后,还要把错误的、似是而非的简别出来,这样才不会产生误解而走错。
  正明修法又分二部分:一、正修时应该如何,二、未修中间应该如何。什么叫正修?什么叫未修?对一般人来说,一天二十四小时根本无所谓修不修,反正就是这样,每天去上班赚钱,回来就休息,这是世间人。我们的目的是修行,没有正修的其他时间也在做准备,所以这里的正明修法是正修、未修两个都包含在内的。对一个修行人来说,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正确的用功方法,如果我们真的能这样做的话,就能真正解决问题。正修时又分三部分:前面加行,中间正行,后面完结。

【初加行法有六,乃是金洲大师传记:谓善洒扫所住处所,庄严安布身语意像。由无谄诳求诸供具,端正陈设。】

  正修之前的准备工作,叫做“加行”。加行分六点,特别说明这个法是金洲大师的传承。为什么要讲这个?前面说过这个道次第是两大车轨的传承,也就是说,现在讲的法是从佛一直传下来的,中间教、证二量没有断过,这是它重要的一个原则。加行法分六点:第一、修行之前要先供奉圣像,为了供奉圣像,要先把供圣像之处打扫干净,以我们来说,就是殿堂--大殿、禅堂,乃至教室等,这些地方是最重要的;假如专门修行,譬如闭关,那就是关房,要先把圣像供起来。千万不能把圣像看成“像”,要看成佛、菩萨、祖师,他们亲自在这里,所以第二是要拿最好的东西供养他,而供品必需是无谄诳求得的,也就是说供养品的来源要很清净,这个后面会详细说。

【次如〈声闻地〉中所说:“从昏睡盖,净治心时,须为经行。除此从余,贪欲等盖,净治心时,应于床座或小座等,结跏趺坐。”故于安乐卧具,端正其身,结跏趺坐,或半跏趺,随宜威仪。】

  第三、结跏趺坐,这样坐有很多特点,这里也不细讲,到后面正式讲“定”的时候再说。这里说并不是一直坐著,如果打瞌睡、昏沉的时候,就要站起来经行,其他的时候譬如对治“贪欲盖”等烦恼时,就坐下来。盖就是烦恼,我们修行就是要除掉烦恼。至于坐的地方,可于床座或者小座,这个随自己的方便。“跏趺”也有两种:全跏趺或者半跏趺,随各人相应的而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42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