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几时者,如博朵瓦云:“有一来者,是加我担,若去一二,是担减少,然住余处,亦不能成,是须于一远近适中经久修习。”】
这是说明亲近的时间。除了亲近的方法,还要有各种条件,因为亲近知识实在太重要太重要了,所以一步一步分别说明。真正亲近善知识的时间是非常长的,通常情况之下,加行道以上大概比较没问题,见道以后就能见十方佛菩萨了,所以之前这个时间要相当长,以世间的标准来说是难以计算的。真正修学佛法都是以劫计的,我们翻开佛经来看动辄都是无量无数劫,这一点我们要了解。如果用佛法深远的眼光去看,我相信各位都会确信:我们在一起已经不是一生、两生,今天我在这里扮老师,再过三十年以后,或许你是老师,而我是学生跟著你学了,是因为大家跟法相应,才会辗转地聚在这个地方。至少以我们眼前这一生来看是这样,要相当长时地跟著善知识学。
博朵瓦是敦巴尊者最重要的三个弟子之一,他在那时候已经作了老师,他说:“多来一个人是增加我的负担,反之则是减少。”假定做弟子的人条件够,懂得如理依止,那就要靠得很近;否则一般条件不够的人靠得近,就容易看老师的过失了,这时候最好是住得远一点,所以说要远近适中。换句话说,假定你能够完全不看师长过失,那越近越好;要不你就离远一点,因为这样师长的很多小事情、小毛病才看不见。我曾经听过师门中有一句话:有一类人靠老师越近,靠地狱也越近。就是说,虽然亲近师长了,可是不懂得善巧,看师长的过失,那时候罪就非常严重。
所以我们内心当中要随时检查:我今天来是为了什么?为佛法;为了学习佛法,自己要具相;自己具相,接著就要找好的老师;找到了好的老师,要懂得怎么样去承事,依师的次第内涵是这样。心中随时提策,我真正重要的是为求法,绝对不是为世间这些事情。总结起来说,亲近的方式分意乐、加行两种;总的意乐是以九心承事,特别是要修信、念恩,我们把它归结成观功念恩;加行是财敬供养、身语承事、如教奉行。
【第四、亲近胜利者。近诸佛位,诸佛欢喜,终不缺离大善知识,不堕恶趣,恶业烦恼悉不能胜,终不违越菩萨所行,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悉能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利义,承事师故,意乐加行悉获善业,作自他利资粮圆满。】
我们为什么要弃舍一切世间的圆满,跑到这里来?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学佛,这个宗旨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学佛,根本在亲近善知识,所以这里告诉我们亲近善知识的第一个好处就是近诸佛位。你能够亲近善知识,就跟你要达到的佛果位靠近了。
第二个胜利是诸佛欢喜。我们现在不管做什么,周围总是有的人说你好、有的人说你坏,我们都会被这个影响。如果坏人说你好,很欢喜来接近你,我想学佛的人都不会愿意,因为这些人很欢喜你,对你没什么好处。反之,下地狱的人都讨厌你,佛菩萨都喜欢你,这个才是我们要的。你靠近善知识,当然佛菩萨也欢喜。
我们真正要想修学佛法,一定要有善知识的引导,你现在能够亲近善知识的话,今后一切生中也不会缺少或离开大善知识,这个是非常大的好处。能够得到这个,就不会堕落恶趣。堕落恶趣是果,它的因在哪里呢?轮回生死或是跳出生死,端看我们造的是什么业,染业一定轮回生死,其中恶的会堕落恶趣,善的则生于三善道;如果造的是净业就能够跳出生死轮回。会造恶业是由于烦恼所使,如果能够亲近善知识的话,恶果就不会有你的份,因为你能够远离恶的因,所以说“恶业烦恼悉不能胜”。关于烦恼的内涵,到共中士的部分会很认真地说明,要真正断烦恼,一定要先了解烦恼的过患(它对我们有什么害处)、烦恼的行相(它长得什么样子)、烦恼的生因(它是怎么生起的),然后怎么去对治,最起码要了解了这四点才能够对治。
因为这是整个修学佛法的中心,所以在这里也简单说明一下。我们亲近知识并不是因为这位知识名望好、地位高,或者有钱,而是“为受法分”,想要从善知识那里听受如理的正法,而不是世间的东西,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前面说我们对法全不计较,计较的是少许茶,并不是说我们真的贪一口茶,而是比喻老师把这个东西给他而不给我,心里面就很嘀咕,觉得师长看得起这个人,看不起我,自己就很难过,一天到晚都在这些事情上转,这些都是烦恼,我们要认清自己到这地方真正的目标在哪里。各位虽然宿生有善根,但的确一开始不太清楚,所以我们要随分随力认识烦恼。烦恼是造业的根本,业又是我们感得苦乐果的根本,既然我们都愿意离苦得乐,所以真正重要的因就是在烦恼的认识和对治上面。
对于烦恼的过患我们现在先不要去深入,但对于烦恼生起来的相状(有的时候也称为烦恼的自性、体性或行相),我们应该有一些基本的认识。经论上面有很明白的说明,这里随便举几个。譬如《广论》是引《集学论》上说,烦恼一生,内心就有不寂静相,静不下来,心里面会有一种扰乱相,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另外《大智度论》上也讲,烦恼能够作恼我们的心,心一恼,身就不安了,所以说烦恼是扰乱义,会扰乱我们的内心,使我们不安静。由于内心生起烦恼以后,不能寂静,会使我们的身心相续不断地绕在烦恼上转。比如说我们看见师长把好的东西给了别人,却没有给我,心里面就会嘀咕:师长看得起他,看不起我。大家想想是不是会这样?我们之前在世间都是忙这个,一天到晚绕著这些转,这就是烦恼相,而今天所以来学佛的根本原因就是要认识它、对治它。
我们常讲学佛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这个话大家都会讲,但请问你认得什么是贪、嗔、痴吗?贪、嗔、痴就是烦恼。烦恼的根本是无明,也就是对“我”的行相不认识;由于有这个“我”,随顺我的就贪,不随顺我的或是障碍使我得不到的就嗔。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对事情的真相看不清,必须透过戒、定、慧慢慢地把无明消除。戒、定、慧有一定的次第,通常我们说戒的功效是捉贼,烦恼是贼,会来偷、来抢;是魔,会伤害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用戒把它捉住;定是缚,把它绑住,动都不能动;然后以慧把它杀死。戒捉、定缚、慧杀,这个我们也会讲,但请问怎么捉它?真正说起来,捉贼比较难,如果能够先认识烦恼的行相就比较容易。对普通人来说,捉烦恼真难,我们无始劫来始终没捉到,因为根本都不认识它,我们并不了解什么是烦恼。所以有个比喻说,我们晓得这里有小偷,大家喊要捉贼,结果小偷混在我们这个圈子里,他也喊捉贼,你怎么晓得哪一个是贼?所以真的要捉贼,一定先要认得它,现在真正的贼就是烦恼贼。我们学了很多道理,一天到晚讲,但是贼若不认识要怎么捉呢?
所以净化烦恼需要两个条件:先要有正确的认识,然后要下手对治它。戒的真正内涵,即从这两者去说。戒的行相,我们看得见;但是戒的真正内涵,不是我们眼睛可以看见的;虽然如此,回过头来反照自己的身心,就很容易看见,所以佛法又叫做内明,是要向内心看的。在这里我只是简单地讲一下,但愿大家以后在这个上面好好努力,眼前虽然并不太清楚,可是毕竟大家有善根,只要肯不断地祈求、努力去做,最后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们无始以来就被这个强盛的烦恼家贼推动著而造恶,现在因为亲近了善知识,透过善知识指出了它的行相,让我们了解了以后就不会被烦恼牵著走,所以说恶业烦恼悉不能胜。我们听从善知识的正知见而能够胜过它,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这个才是我们到这里来应该听受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若有师、友来喝斥你,说你不对,这是对我们的帮助;如果不希望被喝斥,觉得他给我一点甜头才是好的,那我们跑到这里来根本错了,这是我们应该正确了解的一个特点。如果我们真正能够这样去做的话,不但自己的问题解决了,还发心要帮助别人,所以这个时候就能“终不违越菩萨所行”,我们的行为就会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自己虽然不了解,可是因为有师、友和正确的方法,所以能够胜过自己的业和烦恼,因此所做的就不会违背菩萨所应该做的。外面的行为是这样,内心中则是“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由于有这样的正念在,所希望集的功德资粮就能渐渐增长,所以现前、究竟的利益都能得到,这些是亲近善知识的胜利。
最后是总结,由于亲近了自己的师长,不但内心的意乐,而且透过这个意乐,外在的行为也都能够改善,就能够获得善业(这里的善是指净善)。在这种状态中,不管是自己的利益或者要帮助别人,所要集聚的资粮都能圆满,由于资粮圆满,修行就会成就。
【如是亦如《华严经》云:“善男子,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正所摄受,不堕恶趣。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思念者,则不违越菩萨学处。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守护者,胜出世间。若诸菩萨,承事供养善知识者,于一切行不忘而行。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摄持者,诸业烦恼难以取胜。”】
“于一切行不忘而行”,因为善知识会时时提醒我们如法而行,我们可能会忘记,可是他不会忘记。有一点要注意,除了善知识(师)以外,友很重要。为什么要非常尊重我们的同行善知识?友有个好处,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体,这个团体跟世间团体的不同点是--来到这里的人都有共同的目标,大家力求向上。虽然在修学过程当中,有时难免会忘了法而做不到,但内心都会反省自己怎么做不到,而自然有惭愧心。每当看见对方的形相时-│这件袈裟是佛菩萨的形相,虽然他的内心也许不一定相应,可是这件袈裟是三世诸佛的清净幢相,一看见很容易就引发自己的惭愧。以世间人而言,他们不懂、不信佛法,完全不了解僧伽的殊胜功德,很容易妄加评论;可是对我们来说,一看见这件袈裟,马上就会提醒自己要如法行。所以凡是行大乘的行者,除了正在加行位上修行以外,通常都在大乘的僧团当中,要有师、友如法地摄受,而自己如果也能如法地与众和合,自然会产生前面所说的效果。“诸业烦恼难以取胜”,当我们不被烦恼、业所取胜的时候,那就是对治烦恼的正法渐渐占了优势,渐渐增长了。
【又云:“善男子,若诸菩萨,随善知识所有教诫,诸佛世尊心正欢喜。若诸菩萨,于善知识所有言教,安住无违,近一切智。于善知识,言教无疑,则能近于诸善知识。作意不舍善知识者,一切利义,悉能成办。”】
凡夫欢喜的跟佛菩萨欢喜的不太一样,佛菩萨的目标是要把我们救出来,他也了解救的唯一方法就是告诉我们如法去行持,所以我们能够照著去做,这才是佛菩萨欢喜的。善知识的目的和佛菩萨一样,是要救我们跳出轮回,他的教诫无非是救我们的正确方法,是能净除烦恼的,所以如果你能够随顺著善知识的教诫去做,诸佛世尊一定欢喜。
对善知识的言教无疑,这个很重要。我们通常正因为不了解烦恼的特征、过患和它的行相,所以才会随顺它,而唯一的对治,是善知识提示给我们的正法。我们对于正法,就算是有很浅的一点信心,但对它深刻的内涵并不了解,这个时候除了对善知识的净信心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可依靠;就像我们要去一个从来没去过的地方,要靠人引导,因此,除了相信他、跟著他走以外,别无他法。而最伤害净信心的就是疑心,所以对于善知识的言教要无疑,这样才能亲近他。“亲近”并不是要整天黏著他,而是内心要和他相应,当我们一起疑心,就把距离拉远了,这是绝端重要的一个根本。
内心不但要不疑,而且还要作意,常常这样想:“我绝对不可以离开善知识。”平常我们碰到小小的不如意便生忧恼,为什么不如意?通常是自己随顺著烦恼,当烦恼的奴隶时,师长就会教诫:“不要随顺烦恼!”于是自己就觉得不如意了。最可惜、最可怜的就是这个。在我以前跟随师长的过程中,有几位比较严厉的师长,碰到这种情况,他会比较严厉地呵斥:“下流胚!”意思就是:好的你不学,怎么随顺著这些!这叫“下流”,现在想想一点都没错。下流,流到哪里去?好一点的堕落畜生,坏一点的堕落恶鬼、地狱,反正总是三恶道,这是下流。我们生生世世都要力争上游,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所以内心念念都要对师长有净信心,而且起心动念要作意:“无论如何我一定不能离开师长。”如果真能这样做,因为有净信心,所以真正的利义就能够成办。
【《不可思议秘密经》中亦云:“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应极恭敬,依止亲近承事尊重。若如是者,闻善法故成善意乐,及由彼故成善加行,由是因缘,造作善业,转趣善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