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下中法类,即是发无上菩提心支分之道理,尊重亦当善为晓喻,弟子于此应获定解。每次修时当念此义,修菩提心发生支分,极应爱重。】
下士、中士都是发无上菩提心的支分,是前面必须要的次第、步骤,对这一点做老师的人也应该非常善巧地说明,让弟子对于这件事情能获得定解。“定解”并不是看书看懂了,或听了以后听懂了,这只是依稀仿佛有了一个新的概念而已。比如藏系的辩经,因为要经过非常严密的思辨,才能把正确的理论厘清楚,不让它有杂染的成分在内,把正确的知见建立起来。理路经过思辨清楚以后,还要照著一定的次第不断地深入去思惟观察。这样很认真去思惟,才能够对《广论》告诉我们的这些道理产生决定的认识而不会变动。平常我们听见一个人说这样好,就被人家讲的话左右掉了,这个不是定解。定解是对这件事情有了决定的认识以后,不管人家怎么说,我决不动摇,这样才是真正的定解,这对修行是非常重要的。
总而言之,就是对于道的总建立--为什么整体这样建立,这个整体建立的必然关系,应配合的各种条件,如何依次第一步一步增上而达到最完整的内涵,这些应该作为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中心,在内心当中真正最好乐的方向。身心当中生起这种念力,才会推动我们尽心尽力朝这个方向去走。我们也可以检查一下,平常我们内心中最欢喜的无非是吃喝玩乐,当你内心有了这种定解的力量,就会推动你一心一意朝这个方向走。一方面决不被其他错误的概念或任何的隐忧引动而走偏;一方面还要产生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量,使自己步步深入。如果只是不被别人引走,而没有一个力量推动你深入的话,还是无法策励自己向上的。
【若不尔者,则此诸道与上士道别别无关。乃至未至实上士道,于菩提心未得定解,而成此心发生障碍,或于此间失大利义,故于此事应殷重修。】
假定不了解前面这个道理,不能遵照著去做的话,那么就会产生一种错误,以为上中下是各别各别的,没什么关系,乃至于对发菩提心还没有正确的认识、生起定解之前,由于不认识前面这个道理而误解了,结果明明中下是发菩提心必须的条件,却反而变成自己发心的障碍。
我举一个例子,大家会更容易了解。譬如现在是末法了,虽然法的形相还在,《藏经》也很多,可是却不知道《藏经》里到底说些什么。翻开来看,文字一个个都认识,可是文字所指的义理不懂。有的人还“依文解义”,依自己的想法去解释经文的道理,结果产生的错误越来越大,使得这个正确的方法渐渐地隐没,所以叫做末法。这是末法时期普遍的现象。
下士纯粹是一个方便;佛法真正告诉我们的是要解脱生死轮回,这又分两部分:一个是只求自利,即所谓的中士,一个是还要帮助别人,即上士。中士主要的是一心一意很强盛地要解决自己的问题,上士是要帮助一切人解决问题,以一般凡夫的概念来看,这是两件事情,一个是完全为自己,一个是舍己为人。如果根据《菩提道次第广论》,依照著次第一步一步提升,就会很清楚地了解上士必须透过中士,也就是说上士也必须修跟中士共同的法,所以叫共中。了解世间轮回的痛苦,决心跳出来,从这样的认知当中,进一步去推己及人,那时才谈得到帮助别人,所以共中是发菩提心必要的条件;绝对不是依文解义,误认为中士只是管自己的,而我是要救别人的。现在世间有很多人,因为对菩提道整个的内涵、道谛为什么必须这样建立根本不清楚,就说:“中士只求自利、只管自己,我是学菩萨、学佛,发菩提心要救别人的,这两个恰恰相反,所以我不应该学它。”这是现在普遍存在的一种误解。不信佛、排斥佛法的人先不谈,很多佛弟子也都有这种误解。
当初我刚学佛的时候也听见这种说法,大家都说:“中国是大乘佛法之地,南传都是小乘,小乘不对,我们要去救别人!”以为中士那部分都不要了。如果误解了这一点,以为共中、共下跟上士道是别别无关的,结果没有共中、共下的基础,我们也发不起菩提心,而且反而变成发菩提心的障碍。本来是唯一的透过它来帮我们发菩提心的方法,结果误解了,反而变成障碍,那救我们的办法就没有啦!佛法整个也就毁掉了。了解了这一点,才知道在这里所说的道的总建立,对我们正确的认知上是何等的重要。
“或于此间失大利义”,大有两种,一种是相对的大,对比出来的,比如我手上这个闹钟跟挂在墙上的钟相比,是挂在墙上的大,这是对比出来的。另一种是绝对的,没有东西能够超越它,是究竟的。这里所说的大利义,是指后者,是绝对的。假定不了解这个道理的话,应该得到的这个最究竟的好处会被障碍掉,我们就得不到。所以关于这个道理,不但应该认识而且应该很殷重恳切地修,心心念念在这上头,把它看成最重要的。
【如是修习中下之道及善修习,如上士时所说道已,于相续中,随力令生真菩提心。次为此心极坚固故,应以不共归依为先而受愿轨,由愿仪轨正受持已,于诸学处应励力学。次应多修欲学之心,谓欲学习六度四摄菩萨行等。若由至心起欲学已,定受行心清净律仪。次应舍命莫令根本罪犯染著,余中下缠及诸恶作,亦应励力莫令有染,设若有犯,亦应由于如所宣说,出犯门中,善为净治。次应总学六到彼岸,特为令心于善所缘,堪能随欲而安住故,应善学习止体静虑。《道炬论》说,为发通故,修奢摩他者,仅是一例,觉□于余处亦说为发毗钵舍那,故为生观亦应修止。】
了解了这个道理,知道要发菩提心必须先修前面中、下士的共道,照著次第修了以后,“随力”是随自己的力量尽心去做,让内心发起真实菩提心。
菩提心不是发了就算了,还要使它产生强有力的力量,使这个心非常坚固。因为菩提心是整个大乘的根本,也可以说是整个佛道的根本,像种子一样,别的可以马虎,这个必定要非常坚固。发了菩提心以后,要受发菩提心的愿心仪轨。比如归依、受戒都有仪轨,现在这里是指发愿菩提心的仪轨。所有这些都是以归依为基础,不过此处这个归依叫做不共归依。归依有下、中、上三种,下士归依是了解世间一切的事物,皆有其因果关系的必然性,而真正对这个内涵彻底圆满究竟知道、做到的只有佛陀,所以归依佛、佛指出来的法以及依法修行的僧,照著法去做,就能够真正造善业得善果,这样才可以改善我们生活在世间的品质,这样的归依是下士的归依。进一步要跳出生死轮回,这是中士的归依。不仅仅为自己出离,还要帮忙一切众生解决这个问题,这一种归依的内涵跟下士、中士不一样,所以叫不共归依。以这样的不共归依,发愿为利一切众生求无上菩提,这个叫愿菩提心。
受了愿心仪轨,发了愿以后,应该随分随力照著愿心学处去学。就像归依学处是归依以后应该照著去做的,否则的话这归依是没有内涵的。归依之中正归依的是法,也就是说以前不知道佛法,所做的都是随顺著世间,正式归依三宝了以后,一定要改变我们原来的方法,照佛告诉我们该走的方向去做,这叫做学处。学处又分成几个等级,现在这地方的学处是指大乘愿菩提心的学处而言。
努力学愿心学处以后,虽然已经发了菩提心,还要行菩萨道,这样才能成佛,单单发心是不够的。所以要不断地策励自己,至心愿意去学菩萨学处。菩萨学的学处就是六度四摄,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主要是为了调伏自己,真正利他是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由六度而完全把自己调好,调好了进一步去利益别人是四摄,这才是菩萨应该行的。当心里生起了这种要学的决心,这个时候才进一步受菩萨戒。之前受的叫愿菩提心,就是发愿一定要学菩萨,但行为不一定马上能相应,所以不能一开头就受菩萨戒,应该先受愿菩提心,在内心当中种下菩萨的种子。那时候因为你没受戒,所以万一做不到,不会犯戒。我们受了愿菩提心以后,经过前面这样的次第去努力,当内心当中有更强盛的认识跟力量之时,再去受菩萨戒。愿只是内心这样去想;行是要站起来去做,这两个不一样,必须要照著次第修的。
对我们汉地来说,大家很轻易就去受菩萨戒,实际上菩萨戒的内涵很多都不清楚。我当初也是一样,觉得菩萨好了不起,所以我要受戒;到底菩萨学习什么、什么叫菩萨,我一窍不通,现在太多的人都是犯这个错误。不过尽管如此,我们对别人还是赞叹、随喜,因为还是有些人可能是了解的,就算不了解,在末法的时候种一个善根种子也好啊!所以对别人要用这种心情去想。而我们有机会了解了以后,要努力想办法把这个误解改正过来,这对我们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任意批评别人,这不是别人的过失,是我们自己恶业所感的,批评别人,于己、于人都没有好处。自己改善了以后,把经验告诉别人,那自己、别人都真实得到利益,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受戒有绝大的功德,可是犯戒也是有很大的过患的。所以受了戒以后决定要持守,乃至于把命舍掉,也一定要把戒保护好,特别是根本罪绝对不可以犯,一犯就完了。在菩萨戒当中分成几种,有一种叫根本堕,就像一棵树,伤害了树根,那棵树就死掉了,这种罪是绝对不可以犯的;还有一种叫“余中下缠及诸恶作”,就是比较小的损害。现在这里告诉我们,根本罪绝对不可以犯,因为我们的生命本来是无始无终的,如果我今天为了守好戒,即便是损失了生命,因为把戒持好了,下生来一定会更好。本来在生死轮回当中,这个身体是一无是处,终将弃舍,我现在守了戒步步增上,那不正是我们要的吗!如果贪著眼前的身体而犯戒,将来一定堕落。假定犯了戒以后,这个身体永远不坏,这也不错呀!但实际上这个身体一定会坏,而你破了戒,死后一定堕落。如果堕落的话,不要说救不了别人,佛菩萨要救我们还救不起来!所以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绝对不要犯。这不是空话喔!理论上面了解了以后,会觉得一心要去做,决不愿意犯,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很强盛的习气,因此要能做到,一定要照著次第一步一步地走,浅的有把握做到了,再做深的。总是在每一个层次当中有了一点基础以后,又有一个强大的力量推动自己一步一步深入,这个是很重要的原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