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为二事,由恶趣等自生怖畏,深信三宝,有从彼中救护堪能。故若此二唯有虚言,则其归依亦同于彼,若此二因,坚固猛利,则其归依亦能变意,故应励力勤修二因。】
总结为两点:第一是对于恶趣害怕,第二是深深地相信三宝,能够从生死轮回大恐怖的境界当中,把我们救出来,这两件事非常重要。这必须是内心真实的感觉,不是嘴巴讲一讲的。假定只是嘴巴上讲一讲,那么这个皈依也是很浮泛。平常我们讲暇满难得,很多人却说暇满好像并不难得。我介绍《前世今生》是希望大家了解暇满难得,结果有些人看了之后,却说有这么多人在多生的转世中都是当人,所以人身不难得呀!其实那么多人当中有几个听见过佛法?听见了佛法,有几个相信佛法?即使是相信佛法了,有几个了解佛法的内涵呢?了解了佛法,又有几个照著去做?照著去做而内心生起皈依的又有几个?这在《前世今生》跟《生命不死》中找不到一个!所以暇满实在是非常难得的。
现在有很多人到处去皈依,皈依证有几十张,几乎每一位大法师都皈依过。这个叫皈依吗?这是现在很不幸的地方。这还算好的,有些人念一下“诸佛正法众中尊……为利有情愿成佛”,就认为自己是菩萨了。所以前面一再地策励我们,不是拿佛法去衡准别人,衡准别人根本错了,应该是要反观自己,我们必须懂得次第,而不是要求别人懂得次第。现在很多学佛的人觉得佛法很好,实际上内心当中并没有生起皈依的量。只要皈依的心没有生起来,嘴巴上面讲的都是空话,这样是得不到皈依的好处的。所以后面这一句话告诉我们,应该努力修这两个因。
※﹝第二、由依彼故所归之境分二:一、正明其境,二、应归依此之因相。今初﹞
由于前面生起恐怖了,所以要找一个能够依靠的对象。这个分二部分:第一个正明其境,第二个说所皈依的对象应该有什么样的内容。
【如《百五十颂》云:“若谁一切过,毕竟皆永无,若是一切种,一切德依处。设是有心者,即应归依此,赞此恭敬此,应住其圣教。”谓若有一,能辨是依非依慧者,理应归依,无欺归处佛薄伽梵,由此亦表法及僧宝,如《归依七十颂》云:“佛法及僧伽,是求脱者依。”】
既然我们的现况是很快就会死,死了以后就被业所流转。因此真正要去皈依的对象,他必须是这个问题已经真正彻底解决了,一切的过失已经彻底净除,这是就离苦而言;此外,我们希望得到的一切功德,他已经究竟圆满。这两个是必须要的条件,前面是因,必然会产生后面的果,这点很重要。总之,我们思惟现生很快就会过去,而此生的一切到死的时候像作梦一样,什么都没有。死了以后并不是生命就终止了,还会有下一生,下一生到哪里是要看业来决定的。看到自己现在造的都是恶业,所以起恐怖而求皈依,既然这样,要皈依的对象也不离开这个原则,他一定在这个问题上面已彻底地解决了,不会因造恶业使自己堕落。否则,若他自己不能解决,你去找他有什么用呢!而且他的功德究竟圆满,这两个条件是必须要的。因此如果是自己真正有心,而且有智慧能够辨别得清楚的话,那一定会皈依具备这二个条件的对象。实际上真正能够解决我们的问题而应皈依的就是佛。“薄伽梵”是梵文,也就是佛。既然佛是我们皈依的对象,他为了救我们所说的法,当然也是我们皈依的对象之一,依照这个法去实际上修行的是僧,就是我们的同伴,这就是应该皈依的对象的行相。
【应归之相分四,初者谓自即是极调善性,已能证得无畏位故,若未得此则如倒者依于倒者,不能从其一切畏中救护他故。第二者谓于一切种,度所化机,善方便故,此若无者,纵往归依,亦不能办所求事故。第三者谓具大悲故,此若无者,虽趣归依,不救护故。第四者谓以一切财而兴供养,未将为喜,要以正行而修供养,乃生喜故,此若无者,则定顾视先有恩惠,不与一切作归处故。】
对于应皈依的对象,应该要很仔细地了解可以皈依他的原因,这分四部分来看:第一、他必须己经绝对地调伏自心,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了,所以再也没有任何畏惧了。我们是有畏惧而去求他,他本身如果还有畏惧,那他自己还有问题,就像找医生,如果他自己也生病,更不知道怎么医别人,怎么能救你呢?所以他自己本身先要解决。这样还不够,还要加一个条件,必须在任何情况之下你去求他,他都能够帮忙你,而且懂得各式各样的方法。假定他没有这个条件,他虽然自己问题解决了,可是怎么帮人家他不知道,那还是没办法。就算他有能力也还不够,如果他不愿意帮忙,那还是不行。所以还要有大悲心。
大悲的内涵就是他要帮忙一切众生解决他们的痛苦,而且这个众生并没有任何限制。我们世间人也愿意帮别人忙,但对象往往有一定的限制,譬如父母对自己的子女愿意帮忙,乃至于子女对父母或亲人也愿意帮忙,但对其他人就不一定。对朋友可以帮忙,对冤家就不愿意。所以不但要有能力,还要具足悲心。此外,还要有个条件,世间很多人,如果你好好地供养他、送他钱,他会帮你忙,否则不帮忙。现在这个条件是不管你有没有供养他,对他有没有恩惠,在任何情况之下,只要你真正愿意,如理找他,他一定帮你忙。所以财供养他不要,“要以正行而修供养乃生喜”,为什么要以正修行才能生喜呢?因为佛就是依著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现在虽然我们去皈依,可是如果不愿意照著他告诉我们的正确方法去做,那还是没有办法得救。最后这一点就说明这个皈依的对象是何等地崇高、何等地伟大!具足这四个条件,那才是应皈依的境。
【总之自正解脱一切怖畏,善巧于畏度他方便,普于一切无其亲疏,大悲遍转,普利一切有恩无恩,是应归处。此亦唯佛方有非自在天等,故佛即是所归依处。由如是故,佛所说法,佛弟子众皆可归依。】
总摄起来,第一个,自己的问题解决了。第二个能够帮助别人,能非常善巧地帮忙来求救的人解决问题。第三,他救的对象没有任何限制,不管是亲近的、陌生的、乃至冤家也好,他有大悲心,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救。从经论上我们看得见,世尊在世的时候有很多这种典型的公案。提婆达多一天到晚要害佛,佛则是大悲遍转,从来没有对他起一点点异心,对他和自己的儿子罗□罗同等看待。第四是“普利一切有恩无恩”。真正能够具足这四个条件的,“此亦唯佛方有非自在天等”,就是除了佛以外,再也没有一位像这么伟大的人了。
在印度民间觉得最了不起的是自在天,我们民间也有各式各样的神,但这些实际上都不是真正的皈依处。如果了解了佛法,真正说起来,我们现在得到暇满的人身,远比他珍贵,反而倒过来皈依他,那是非常荒唐、非常可怜的事情。就等于我们手上有的东西远比他值钱,居然自己不会用而跑去求他,或者把自己的换给他一样,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无明,现在我们学了佛以后,透过佛法才指出这个行相来。由于佛是所归依处,所以佛所讲的法以及照著佛讲的法去行持的佛弟子众(也就是僧),这些也都是我们应该皈依的对象。
【由是若于《摄分》所说此诸理上,能引定解,专心依仰,必无不救,故应至心发起定解。由能救自二种因中,外支或因,无所缺少,大师已成,然是内支,未能实心持为归依,而苦恼故。是故应知,虽未请求,由大悲引,而作助伴,复无懈怠,无比胜妙真归依处,现前安住为自作怙,故应归此。】
这个道理是《瑜伽师地论》的《摄决择分》当中所讲的。我们理论了解了之后,要多去观察思惟以产生定解,才能够专心仰望恭敬依靠。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绝对没有不救的,对这一点应该至心发起定解。
我们实际上是有问题、有苦恼的,因此要求皈依,所皈依的对象就是佛。真正得救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自己感受到痛苦需求救护,另一个是要有具足条件的人来救我们。现在外支(也就是外面救我们的这个因)不缺,因为佛已经成佛了,他也很愿意救我们,问题在我们的内心没有真实地以三宝做为我们的应皈依处,所以才会苦恼。
前面一再地强调、策励,叫我们多去观察思惟,在内心引生定解。若对这个理论不了解,那当然一点用场都没有,就是了解了,还要实际上认真地去思惟、观察,如果不努力地深入去思惟,那个时候我们的习性,或者说现行,还是如同以前一般被无明所使。皈依之前要先思惟苦,苦思惟起来了,还要再思惟皈依处三宝的可贵,所以下面告诉我们要去思惟它的功德。
大师外支已成,而我们由于内心当中并没有真正一心一意地皈投依靠,所以才苦恼,因此我们应该了解佛的特征。平常人即使你去求他也不一定能求到,佛则是无时无刻不想帮你,他不但自己的问题解决了,而且他有大悲心愿意帮助别人。他在任何情况之下永远在大悲心当中,一点也不会懈倦,所以佛才是真正能救我们的,再也没有比他更超胜的了。他是真正无比胜妙的皈依处,我们应该皈依他。
【《赞应赞》云:“自宣我是汝,无怙者助伴,由大悲抱持,一切诸众生。大师具大悲,有愍愿哀愍,勤此无懈怠,有谁与尊等。汝是诸有情,依怙总胜亲,不求尊为依,故众生沉溺。若正受何法,下者亦获利,能利他诸法,除尊非余知。一切外支力,尊已正成办,由内力未全,愚夫而受苦。”】
《赞应赞》是佛弟子赞叹佛的功德的。佛自己说:“我是你们无怙者的助伴。”因为佛初发心就是为了要救一切众生而积资粮,现在成就了以后,他所做的没有别的,就是以大悲心抱持、救护一切众生。再没有人能够跟佛相比了,只是我们自己不去皈投依靠他,所以才会沉溺苦海。
前面说明为什么要皈依,以及在这个原因之下所应皈依的对象,下面讲怎么去皈依。
※﹝第三、由何道理而归依者。《摄决择》中略说四事:一、知功德,二、知差别,三、自誓受,四、不言有余而正归依。﹞
这里是引《摄决择分》当中所说的皈依的纲要,一共分成四个部分:要知道三宝的功德;还要知道三宝的差别,就是三宝各有什么特征;第三个自己誓愿去受皈依;最后是“不言有余”,除了三宝再没有其他的皈依处了。
为什么要先知功德?在前面提到,我们是因为苦逼所以求皈依,这是推动我们的力量,但如果对所要皈依的对象的功德不了解的话,我们就不会去皈依他;或者理论上清楚了以后,如果不能透过思惟使内心当中真正改变的话,我们还是会随顺著自己的习气。既然因为怕苦而找能解决我们痛苦的对象去皈依,当然对所皈依的对象有什么功德,我们一定要先知道。知功德跟知差别,就是确实了解所皈依的对象他具有什么样的好处,以及三宝之间的差异,这两个条件具足了,皈依的第二因才是真正地圆满。
下面讲自誓受,既然了解了这一点,自然而然谁都愿意誓愿去皈依。愿就是好乐心,誓愿则是非常强盛的好乐心。我们是经过辨别了之后,确信佛、法、僧才是救我们的。除了这个以外,其他不顺这个正确的因的对象,当然就不愿意去皈依。我们就是因为找不到离苦得乐的正确的因,所以才产生痛苦,现在找到了,怎么可能再去皈依别的?如果去皈依别的,真正的好处就得不到了。所以这里是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皈依的原则。
※﹝初知功德而归依者,须能忆念归处功德,其中有三:一、佛功德,二、法功德,三、僧功德。今初分四﹞
大师告诉我们,真正重要的,不但要了解,而且要不断思惟忆念所皈依处的功德,也就是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先说佛功德,佛功德分成身、语、意、业四部份,就是除了身、语、意以外,还要知道佛做些什么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