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书》中亦云:“如如于诸趣中起乐想,如是如是痴闇极重厚;如如于诸趣中起苦想,如是如是痴闇极微薄。如如修习净相极增长,如是如是贪焰极炽然;如如修习不净极增长,如是如是贪焰极殄息。”】
《弟子书》中也是这样说,我们觉得轮回六趣当中的这些好事情是快乐的,这个就是我们的“痴闇”。“闇”就是对事情的真相看不清楚,世间的聪明伶俐并不是真正的智慧,就算念书念得非常好,得了几个博士,对事实的真相却不一定能看清楚。要了解轮回诸趣无非是苦的,这个才是真正重要的;如果能够认清这一点,就算脑筋不那么好,这个人的痴相倒反而来得少!下面说的修习就是不断的练习,我们在平常生活当中,总希望自己有钱有势,把种种五欲之乐都看成是美不可言的一种净相。乃至于学了佛以后,并不是在净化烦恼,反而觉得自己很有知识,把它看成是好的、净的,不断增长贪著之心;反过来,如果我们对这些东西不断思惟它的过患,内心中的“贪焰”才会慢慢地消失。所以修学佛法的三十七道品当中,首先要“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这是入佛的初门,就是教我们对身体以及眼前所有的好东西的本质要看清楚。
【此说从无始来,执著三有盛事为乐,增益串习诸净妙相。能治此者,若修苦性及不净相彼等便息,若不修习便增痴贪,转诸有轮,故修诸有过患为要。】
我们从无始以来,内心当中由无明所使,对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也就是三界,其中所有的好事情,不断地串习,认为它是好的,使贪心不断地增长,这个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虽然了解了道理却没办法透脱,乃至于所认识的也只是依稀仿佛的文字道理。《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么好,学了以后不去用,那你还要学什么呢?这是我们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
现在真正的对治就是要修苦性及不净相,要了解我们执以为乐的其实是苦的、不净的。单单了解还不够,必须要不断地去修习,这是非常重要的。经过这样修习以后,无始以来的这种执著习性,慢慢地就会息灭了;否则这个执著就会不断地增长、造业,造了业以后就只有在三有中轮转,这一部分就是中士道当中所正讲的。
所以下面更进一步从下士进入中士道次修心。其中分四部分,第一正修意乐;第二彼生起之量,这意乐要到什么种程度呢?第三除遣于此邪执分别,有很多错误的概念要弄清楚;最后第四是决择能趣解脱道性,既然知道世间是苦的,就要想办法去寻求解脱生死之道。
※﹝中士道次修心分四:一、正修意乐,二、彼生起之量,三、除遣于此邪执分别,四、决择能趣解脱道性。初中分二:一、明求解脱之心,二、发此之方便。今初﹞
前面的下士只分成三部分,“正修意乐,意乐生起之量,除遣此中邪执”,中士却还要“决择能趣解脱道性”,为什么?因为共下士是人天的基础,真正的修行是从出离开始,一定是要进入中士以后才算真正开始修道谛。下士这个基础本身是通于我们眼前一切的,所以没有什么好决择的,要跳出生死轮回乃至成佛,才必须决择所要修的“道”。下士只谈到业,告诉我们在六趣当中怎么样避免恶道而生入善道,而求善道的目的是“为脱行苦”,所以要进入中士修道谛,才能够跳出生死轮回。策发中士意乐之后是了解所要达到的量是什么,接下来是除遣邪执,避免忙了半天忙错了。认识了这个以后,既然要求解脱,就必须很严正地决择要走的道路。
现在讲第一个正修意乐,这里面分二部分:一、明求解脱之心,二、发此之方便。要先策发内心当中的愿望,有了这个愿望以后,要有正确的方法;一方面是这个道修学下去的次第,另外一方面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必须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内心当中要希求的心,另一个是要有正确的方法。有的人会说:我只要心好就好了。而《广论》告诉我们,不但要有正确的动机,还要依据正确的方法去做,否则是不能成佛的!这两个都非常重要,下面先讲第一部分“明求解脱的心”。
【言解脱者,谓脱诸缚。此复业及烦恼,谓于生死是能系缚。即由此二增上力故,若依界判,欲界等三。以趣分别,谓天趣等或五或六。依生处门,谓胎等四,即于其中结蕴相续,是系缚之体性。】
首先总的解释什么叫解脱,就是我们被绑住了,现在要把它解开,解开以后才能透脱出来。真正绑住我们的是业,而造业是由于烦恼,所以是业跟烦恼这两样东西,把我们死死地绑在生死里面!这两个力量不断地辗转增长,造了各式各样的业就会感得三界之内的果报;当果报现起的时候,我们又起烦恼、造业,不断地这样增上。
整个生死轮回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看,“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趣”就是六趣或五趣,分法不同。六趣(也叫六道),就是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有的时候天跟修罗并为一,就是五趣。另外一种分法是“依生处门”,有胎、卵、湿、化四种,这是由于它出生形式的不同。不管怎么分,总不外乎是由于惑业,把我们绑在生死轮回当中,不断地“结蕴相续”,就是不断地结生,得到这个五蕴之体,辗转相续,这就是我们被绑在生死轮回里的体。
【故从此脱,即名解脱,欲求得此,即是希求解脱之心。又此解脱,非为惑业诸行生已息灭,以诸生法,于第二时定不安住,不待修习能治等缘,则不须励力,一切解脱便成过失,故若未生对治,当于未来结生相续。由其发起对治力故,结生相续即便止息。】
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个地方透脱出来,就叫做解脱。现在我们要发的就是希望从这里解脱出来的心,这个叫做求解脱之心。而解脱的真正涵意是什么呢?我们由于烦恼造了业以后,这个业自己本身是不会停驻的,因为一切的有为法都不会恒常安住,一定会慢慢地变化乃至消失掉。所以惑跟业生起以后,会不断迁流,最后消失掉,这样并不是解脱,我们必须要去修对治,对治没有生起的话,虽然惑跟业感果后就到此为止,可是感果当下业、惑又会辗转的生起,真正经过修习对治有了力量,这个结生相续便会停止,那就是解脱的时候。当我们内心当中生起想要求解脱的念头,进一步就会找怎么样才能解脱的方法。
【第二、发此之方便者。譬如欲得止息渴苦,由于渴逼,见非爱相。如是欲得,诸取蕴苦寂灭解脱,亦由观见,取蕴苦性所有过患。】
先举个比喻:嘴巴很渴时,会感觉这是一件很糟糕、不可爱的事。同样的道理,对于“取蕴”--就是我们这个身体,平常我们会执为“我”,或者“我的身体”,如果对这个东西感到很苦恼的话,才会愿意要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要去思惟这个取蕴本身的种种祸害。我们现在不但看不见祸害,还想种种办法保护它,随顺世间的说法,讲究营养等等,不断地增长贪执。佛法虽然跟世间法不一样,但也并不是随便地弃舍它,这个身体还是有它的价值,那就是拿来修行,这一点我们应该分辨清楚。
【故若未修三有过患,于彼发起欲舍之心,则于苦灭不起欲得。《四百论》云:“谁于此无厌,彼岂敬寂静?如贪著自家,难出此三有。”】
所以,我们必须要修习三有(就是三界)的过患。因为我们这个取蕴是在三界当中受生的,实际上世间种种的快乐,我们是用这个身体去受用的,因此我们会对这个身体非常地执著。这本身已经很糟糕了,何况现在世间的种种道理又更加强这种概念,所以我们不知不觉中,起心动念都被这个所控制,一定要经过修习以后,才能把它改变过来。
任何一个人,如果对这个五取蕴(也就是我们的身体)所处的三界,不了解它真实的行相,不能生起厌离的话,我们就不会想办法要解决这个问题,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叫做“寂静”。如果对自身非常执著贪爱的话,想要跳出三有都是空话,因此这里所讲的一切道理,都是朝著这个方向转。假定我们不能在这个上面用功,不管我们学多少东西,越学就越糟糕,那是毫无意义的事情。我们现在了解了这一点之后,就会希求解脱,所以现在来看希求解脱的方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