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佛缘福音 > 正文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132

我曾经听见一个小孩子说:“他们给我贴了个标签!”好像很讨厌别人这样看待自己。世间的人在无明之中就会在意这些,我们修学了佛法,如果还忙这个,那是很颠倒的事情。贴不贴标签是他的事情,我是来修学佛法的,必须认识自己的烦恼;而且现在一时对一个人印象的好、坏,到后来可能就改变了,改变的原因就看他接下来的行为,好简单的一件事情。与其管他贴你标签,两个人吵架,倒不如好好提升自己,这才是对我们真正重要的。但愿各位真正讨论的时候,理论认识了,要回过头来反省自己。如果你不断地改善的话,人家来骂你,没有什么关系,你成了佛再来救他呀!这才是佛弟子真正重要的东西。所以,关于业和烦恼,特别是讲烦恼那一部分,但愿各位同学好好认真地努力去思惟、决择。

【如是亦如《释量论》云:“超度诸有爱,非余业能引,灭尽俱有故。”又云:“若有爱,仍当出生故。”是故开示烦恼对治极为重要,此复赖于先知烦恼,故于烦恼,应当善巧。】

  假定我们能够超越了三有当中的爱--就是烦恼,那么其他任何的业,就没办法使你在生死轮回当中感果,因为已经把让业感果的俱有缘息灭了。反过来,有烦恼一定会引生后有,不断轮回生死。所以认识烦恼,然后去对治它,这是绝端重要的,我们真正的学习重心就在这里。要想对治烦恼必须先要知道它,对于烦恼要有很正确地认识,下面“烦恼发生之理”这一科是分四部分来说明。

※﹝此中分四:一、正明烦恼,二、如何生起之次第,三、烦恼之因,四、烦恼过患。今初﹞

【烦恼总相者,如《集论》云:“若有法生,即便生起极不静相,由彼生故令心相续,极不静起,是烦恼相。”谓若何生,令心相续,极不寂静。】

  第一个我们先认识烦恼的行相,分总、别两种,先看总相。任何一个法--这里是指心法,如果当它生起会使得我们内心当中产生不寂静、不安静的相,而且这个不安静的心会继续地辗转增上,令内心非常不寂静,这个就是烦恼相。这文字很容易懂,你必须要亲自见到它,但最难见到的就是我们的内心,这要透过比较才会察觉。譬如我们说东西的好坏、长短,这都是比较出来的,任何东西都是这样,现在这个静相也要比较一下才知道。不过,如果稍微仔细地观察,我们都能体会得到,因为我们内心的状况虽然并没有在定力当中,也并不是粗猛得像地狱那样根本没有机会。人道就有这样的好处,内心会有很大的起伏,虽然没有得到真正的宁静,可是在这个起伏之间,如果认真去比较的话,就很容易看得出这个不寂静相来,这是我们眼前真正重要的。诸位千万不要只把它当做研讨的论题,研讨中有的时候会辩论,本来无所谓输赢,可是你会不愿意输,实际上这就是烦恼相。
  关于这个,其实有很多喻常常给我很大的警惕,其中最警惕我的一个,是我们历史上面非常有名的帝王--商纣的事迹。《历史感应统纪》上面特别把《史记》对他的评语写出来,我也愿意提供你们参考,如果我们脑筋很聪明,何不看看自己有没有犯这个毛病。修学佛法,脑筋灵活是一个非常大的助缘,但是如果你有了这个本事,却犯像这样的死症的话,那你是自己害自己。
  书上对商纣的评语有四句话:“资辨捷疾”,资质好、辨别的能力又快,比谁都灵;“材力过人”,才华超卓,而且力量过人。打起架来你打不过他,谈起话来也总归输给他,脑筋非常灵活,不用说当时他是个帝王,这种人以现在来说也是一等一的吧!下面还有两句话:“智足以拒谏”,他脑筋很聪明,你怎么劝,他总有道理排除,事情总归他对;最后,“言足以饰非”,他会用脑筋为自己找理由,一开起口来,你也绝对找不到他的错误。
  现在我们也鼓励大家用辩论的方式学习,真正原意是要透过这样的辨别,使自己对事实的真相越来越明白。但在辩论的过程当中很容易生起这个自我保护的心--不管你怎么说,我就是要赢你!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是错到底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宁愿不学,还不至于毁掉佛法。我学了几十年,觉得最辛苦的就是这个,但最受用的,也就是从中学会的一点点。重点是你必须在这个境界当中认识自己的内心,当人家辩不倒你,你觉得自己一定对的时候,心里的相状是得意洋洋,这个就是烦恼的不寂静相;你就是不肯输,被这个烦恼绑得死死的。通常在这种情况之下,人家都很讨厌你,自己也晓得,可是就是低不下心来,我们的死症就在这里。以上是总相,在这里先说一下,下面一步一步再细细讲的时候,要拿每一部分来观照自己。别相就是把烦恼分出几种不同的状态,简单地分有十类。

【各别相中有十烦恼:贪者,谓缘内外可意净境,随逐耽著,如油著布难以洗除,此亦耽恋自所缘境,与彼所缘难以分离。】

  这十烦恼,我们汉地又把它分成见惑、思惑两类,这里不细说。现在个别讲贪、嗔、痴、慢、疑,以及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十烦恼。先看贪的行相,当我们的内心缘著外面所有的境界,觉得这个东西好我想要,或者是对知见、名誉、身体这些内缘,觉得是“净境”,就是觉得它是很好的东西,内心“如油著布”,就像布上面著了油,怎么拿就是拿不掉。贪也是一样,我们内心当中一旦被这种贪染的烦恼沾上了,要拿掉它很难,就被它所染污了,所以贪就是对于自己欢喜的、执著的所缘境界难以分开。本来我们修习佛法是为了拿掉烦恼,可是当辩论的时候,自己就是放不下,就会在这个死角里面转,这也是贪爱的一种。

【嗔者,谓缘诸有情及苦、苦具,谓刀杖荆刺等,发恚恼心,发粗猛心,于彼诸境思作无义。】

  嗔与贪相反,它也是烦恼,但行相跟贪不一样。嗔是缘著人,以及痛苦或是会让人感觉痛苦的器具,就像刀、杖等,在心里面生起“恚恼”,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发火、发嗔心这样,非常粗猛,内心里强烈地排拒;“作无义”就是想要去伤害对方。

【慢者,谓依止萨迦耶见,缘内外之高下好恶,令心高举,高相随转。】

  “萨迦耶见”又叫“坏聚见”、“有身见”,我们每个人觉得有一个“我”,实际上“我”就是五蕴的身心--色、受、想、行、识,简单地说,我们会拍拍胸脯觉得:“这个是我!”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执著,由于对这个不认识而产生“我执”,所以自己当然好,别人当然不如“我”好。“内”就是自己,“外”就是别人,觉得自己好别人坏,所以心里面就高涨--“高相随转”。这是最难放下的,但却是我们学佛最重要必须要去掉的,特别是脑筋好的人,很容易就犯这个毛病。所以前面一开头告诉我们:“我慢高丘,德水不入。”只要心一高举,自认为很了不起,人家没办法说服你,你懂得的比别人多,那么真正的佛法的功德之水就进不来了,其实就连世间的功德都谈不到,何况佛法?这是我们应该认识的一个绝端重要的特点。

【无明者,谓于四谛、业果、三宝自性,心不明了,染污无知。】

  后面还会解释无明。实际上,烦恼的根本是无明,对于一切事物的真相--四谛的真实性、由业感果的道理、以及三宝(佛、法、僧)的特征,心里不明了,弄不清楚,“染污无知”。这里的“染污”后面称为“染慧”,“慧”就是智慧,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功能。有很多人非常聪明,但是无明很重,所以“染污无知”并不是痴痴呆呆、钝得像畜牲一样,什么都不知道,说不定脑筋比谁都灵活,但是对事实的真相并不能很明确地认识。世间的真相也就是四谛、业果、三宝的特征。

【疑者,谓缘谛等三法,念其有耶无耶,是耶非耶。】

  无明是对于四谛、业果、三宝不明了,“疑”是对于前面所说的四谛等三不相信,怀疑它到底是真的、假的?是对的、错的?贪、嗔、痴、慢、疑在汉地我们称为“五钝使”,或者叫“思惑”,是烦恼当中比较粗重一点的。下面五样烦恼属于“见惑”,或者称它为“利使”,“使”是烦恼的异名。有时候我们把十烦恼总说分为六种烦恼,就是把最后五种统称为“见烦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132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