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文化 > 佛缘福音 > 正文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127

【思惟怨憎会苦分五︰谓如遇怨敌,便生忧苦;畏其制罚;怖畏恶名,遭非赞颂;畏苦恼死;违正法故,畏惧死后,堕诸恶趣。当思此等。】

  这五点应该认真地去思惟。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偏偏到处会碰到怨家对头,心里面先忧苦;然后怕他会伤害我们,所以有“畏其制罚”的苦;除了身体上,还有“怖畏恶名”的苦,平常总希望人家来赞叹我们,遇到冤家时,他不但不会赞叹还要毁谤;乃至于“畏苦恼死”;又因为生前“违正法”,没有如法去做,所以害怕死后会堕恶趣,总共是五点。当然大分主要的是五点,实际上仔细去看的话是无量无边,不欢喜的偏偏碰在一块儿,喜欢的又爱别离,偏偏不能在一起。

【思惟爱别离苦分五︰谓若舍离最爱亲等,由此令心发生忧戚;语生愁叹;身生扰恼;念彼功德,思恋因缘令意热恼;应受用等有所缺乏。当思此等。】

  前面说的是冤家偏偏碰到,这里是讲亲爱的人偏偏舍离,我们内心当中会发生几种现象:心忧、语愁叹,然后身扰恼,身口意都处在痛苦之中。会一直想他对我有这么大的好处,现在却离开了,脑筋当中不断地去恋著这个东西,内心就会热恼而痛苦。又因为喜爱的人离开了,自然很多地方就不如原来那样适意。这是“爱别离苦”,前面是讲人,后面讲受用的物,这都是我们喜好的东西,终究都会离开我们。

【思惟所欲求不得苦分五︰如爱别离。求不得者,谓务农业秋实不成,及营商贾未获利等,由于所欲励力追求而未得故,灰心忧苦。】

  第七个是我们所希望的得不到,这也是苦恼。这跟前面的“爱别离”一样,我们希望的得不到,不过有点不一样,爱别离是已经有的,你会舍离它;求不得是你希望得到的得不到。这里举了两个例子,譬如种田,你辛辛苦苦地种了半天,希望到秋天有好收成,可是却不如想像那样,或者遇见一场灾害,整个毁掉了;做生意的人本来想赚钱,结果没赚到还要亏本。现在我们生活当中所忙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虽然很努力,结果得不到,于是内心当中很苦。
  又例如你们刚来寺院的时候,大家想想,有没有爱别离、求不得之苦?不但离开了家里面的父母亲友等,即使到了这里,也不能随心所欲,往往是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如果仔细去看,在我们生活当中都是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如我所欲,可是真正有几样东西能够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得到啊?而在这里跟世间又有一个根本差别,世间对于得不到的东西,就会想种种的办法去获取它;因为人有很高的智力,我们如果努力去经营,往往也可以办得到。以短视的眼光去看是得到了,可是实际上对长远的生命毫无意义,因此佛法告诉我们,得到了这个暇满的人身,要从生命的根本去解决问题,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以上是八苦当中的前七苦,大家已经大概有一个简单的认知,最后是第八苦:

【思惟宣说五种取蕴总为苦义分五︰谓是当成众苦之器、及依已成众苦之器、是苦苦器、是坏苦器、是行苦器。于此诸苦当数思惟。其中初者,谓依受此取蕴,能引来生以后众苦。第二,谓依已成之蕴,为老病等之所依止。第三、第四,谓彼二苦粗重随逐能生彼二。】

  最后是五种取蕴之苦,通常叫五阴炽盛,五阴或五蕴代表同一样东西,就是我们这个身体、生命;炽盛就是像火烧得很热烈、很盛,这比喻五蕴身心上的苦非常厉害,这也分五点来说明。“当成众苦之器”是第一个。“依已成众苦之器”是第二个。“苦苦器”是第三个。“坏苦器”是第四个。“行苦器”是第五个。这五种情况,我们应该不断、不断地去思惟。
  第一个是“当成众苦之器”,“当”是当来,将来会成为众苦的器。“器”是盛东西的器皿,我们这个五蕴的器所盛载的是一切的痛苦,我们把这个身体看成很好的东西,实际上这个身体就像一个用来装各式各样痛苦的器皿,我们就是这么颠倒。所以说因为受了这个取蕴,结生以后一切的痛苦就跟著来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依已成之蕴”,依已经形成的蕴体,对我们眼前这一生来说,这五蕴体已经有了,前面说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等等,都由于有这个身体而来。当然我们会说:不是也有一些快乐吗?下面会告诉我们,这快乐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可是我们偏偏还是乐此不疲,要去忙这个眼前小小的快乐,其实到最后所有的快乐都是痛苦。拿佛法来说,这些东西都是最可怕的鱼饵,看起来满好,一吞下去是痛苦得要命!鱼吞下了鱼饵,最多一生的生命送掉了,如果我们不了解真正的苦乐,就永远在三界中轮回,这是多么地可怕!
  第三是“苦苦器”,第四是“坏苦器”。苦苦就是痛苦的事情,它本身是苦的。坏苦是指快乐的事情,因为它不可能永远保持著,快乐的时候好像很好,一旦消失掉,痛苦就来了,这是会坏的,所以叫坏苦。我们如果并没有真正很大的快乐,失去的时候,也不会有太大的痛苦,如果你今天很有势力,突然之间碰见个冤家,把你拖下水;或者有些人原本有很大的财富,忽然之间遇到什么灾害,或者经济不景气,像作股票生意的人,一旦股市大跌的时候,很多人就会跳楼自杀;诸如此类,越是高处,将来跌下来的时候越是痛苦,这个就叫“坏苦”。
  “彼二”就是前面的第一、第二,只要有了这个身体以后(第二),它一定会有第三、第四;眼前造了很多业以后,将来一定还要受生,这是第一;而我们永远在六道中轮转,由于第一、第二的关系,结果这个苦苦跟坏苦就跟著来了。最后一个是行苦,行苦是什么呢?

【第五,谓初成取蕴,即便生为行苦自性,以一切行为宿惑业他自在转,是行苦故。于三苦时此当详说。】

  只要一旦结生,这个“取蕴”形成了,行苦即生。行是迁流义,就是不断地迁变流转,我们称身心为“相续”,就是因为它不断地在改变。我们得到一些快乐,就希望能够恒常得到它,但它在我们不知不觉中一直在改变,到最后消失掉了。改变这件事情的本身,虽然并没有很明显地让你感觉到苦跟乐,但是因为这个蕴体一直还存在,所以下面所有的苦都跟著来了。我们这个身体是以前的烦恼跟业所感得的,它永远随著烦恼跟业在转,所以说是“他自在”,这个就是行苦的特征。
  这个到后面讲三苦时,会再仔细地说明。三苦就是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本身就是苦的,“坏苦”就是快乐的事情,“行苦”就是我们感觉不到,既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而它的本质就是痛苦。关于这三苦,有一个简单的区分界限,苦苦只要是有情生命都会感受到;对于坏苦,不要说畜生不知道,普通一般人也不知道,只知一心追求快乐,可是有些宗教家或世间的哲学家,脑筋比较深远一点的人,就能够认识到。像印度的婆罗门教有苦行外道,他们也舍离世间的快乐,因为觉得这是不究竟的,所以这个坏苦是其他的宗教也知道的。但是行苦,除了佛以外,没有其他任何人能指出这个特征来,这也就是佛教当中最不共的地方,这是我们要了解的。
  这样说起来,讲行苦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谈其他的苦呢?因为假定我们对这个坏苦不了解的话,对眼前的贪著就无法对治,钱财、名利样样要,好吃的要,好玩的也要,一天到晚追逐这些东西,你不可能想要腾出时间去修行,而且因为它已经深深地把我们绑死了,不知不觉就生活在这种状态之中。所以我前面谈过,我自己对于这个烦恼的认识,是出家很多年以后,在一个机会当中才让我体会到,否则我自己完全不知道。粗猛的烦恼,如果还要透过人家讲才看到,自己发脾气,也还要修了多少年才知道,那实在是不应该。而且这个烦恼根本的“我”,是随时随地不知不觉地在任运增长当中的。认识了烦恼,才真正有机会认识行苦,认识行苦之前必定要先认识坏苦,渐渐地把它放低,这在后面讲三苦时会再仔细地说明。

【若于生死取蕴自性,未能发起真实厌离,则其真实求解脱心,无发生处。于诸有情流转生死,亦无方便能起大悲,故随转趣大小何乘,然此意乐极为切要。】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也就是大师给我们的教诫:为什么前面把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及五阴(也就是五取蕴)的苦一一分别强调说明,乃至于要我们努力去思惟呢?因为只要在生死当中感得的这个五蕴之身,它本身就是有这样的特征,如果你对它不能生起真实的厌离,那么求解脱心便无处发生,这是对自己来说。进一步我们不是说要学佛,要成就无上菩提,要救一切众生吗?那么从哪里开始呢?还是从认识苦谛开始,这对自己叫自利,看到别人跟我一样也陷在这里,因此生起悲心,想要帮助他脱离,所以要救别人也要从这个地方救,这才是真正的利他。
  如果这个都看不见,悲心从哪里谈起?所以当我们真正了解了这一点的话,就会消除时下一个很普遍的错误观念,觉得自己是大乘人,是要帮别人的,这种小乘行不需要学。的确小乘行有一些不要学,可是出离心是大小乘的根本,是绝对不可以少的,这个根本认识了,为自己叫“自利”,进一步为别人叫“利他”。不管你走的是大乘或小乘,也就是说无论只管自己,或者进一步要帮助别人,认识苦谛生起厌离是绝端重要的,这是根本问题,也是大师给我们的一个重要的教诫。

【发生此者,亦随当从无垢圣语,如量解释,先正寻求清净了解。次须长时观择修习,引发其心猛利变动。】

  这个厌离心怎么发生呢?必须从无垢圣语中学习。圣语不会错,有两种可能会出错,一个是我们条件不够,不能认识它;还有一种是后面的人解释错误了,这个当然更应该避开。我们依照著经论,应该做这三个步骤,第一个要先寻求清净的认识,换句话说要有正确的知见。然后要照著所知见的去“观择修习”,这是实践上的问题,修习到什么程度呢?“引发其心,猛利变动”,一直要到内心真正产生变化,而且猛利到无法遏止的状态。所以前面曾经说过“听闻随转修心要”,听闻是使自己引发清净的了解,然后要长时观择,随转而修这个心要,能够这样的话,“少力即脱生死城”,不要花太多的气力,就能从这个充满八苦的生死城当中透脱出来了。

【故薄伽梵令知苦谛生死过患,宣说八苦,所有密意,如圣无著极善决择而为宣释。如博朵瓦云:“于六趣中,随生何趣,其后发生病痛死等,众苦恼者,是病者病,是死者死,非彼不应,忽尔而起。是生死相,或生死性。住生死时,必不能越。我等于此,若起厌离,须断其生,此须断因。”当于前说,生老病死等已生众苦,如是思惟。】

  前面的八苦是薄伽梵(就是我们的世尊),要让我们了解苦谛而说的。苦跟苦谛不太一样,苦是我们感受得到的痛苦,譬如苦苦当然感受得到,坏苦也还能感受得到,行苦就不一定了。换句话说,只要在生死当中所有的一切东西,它真实的本质都是苦的,对这个道理必须要正确的认识,这个叫做苦谛。这里把苦谛内涵分八点来说明,这就是它真正重要的密意,宗大师是依圣者无著菩萨善巧决择出来的内容、次第来解释的。
  博朵瓦是宗大师所依噶当派传承中最重要的几个祖师之一。他说在六趣当中不管在哪一趣,一定免不了病、死等各式各样的苦恼,这些不是突然而来的,都有它一定的因果关系。总之,不管外在的行相或特征如何,只要还在生死轮回当中,就无法超越苦,因此我们要想办法策发厌离,所以前面说“明解脱之心”。那么要想厌离怎么办呢?既然不希望再轮回生死,就要断掉它的因。
  为了产生这样的效应,要照著前面所说的去思惟观察。我们学了这么多东西,如果认真要去做的话,有太多要修的地方,时间根本不够用,绝对不会闲著没事做。这一点大家稍微思惟观察一下,就很清楚明白。前面说的是八苦,下面又说六种苦,从不同的层面去说,是因为要使得我们有所选择,不管从哪一个层面去修都可以,了解得越多,将来我们手上可以用来对治的方法就越多,这样我们成就的机会就越高,这个要把握住,绝对不是说学得多,学问很好,然后增长傲慢,那是无药可救的。

【第二、思惟六苦者,《亲友书释》宣说七苦,其最后者是别过患,故于此中当思六种。其中无定过患者,谓于生死流转之时,父母等亲,于他生中转为怨敌,诸怨敌等转成亲属,如是父转为子,子转为父。母转为妻,妻转为母等。唯是次第展转流转,是故全无可凭信处。《亲友书》云:“父转为子母为妻,怨仇众生转为亲,及其返此而死殁,故于生死全无定。”】

  这个六苦是根据《亲友书》而说的,《亲友书》上面是说七苦,其中第七苦是六趣中个别的苦,现在是讲总苦,所以只讲前六种。第一个是总的,我们在无限生命相续当中流转,怨转为亲,亲转为怨,这是完全没有定则可循的。了解了父母妻子这样互相轮转,我们会觉得这个伦常简直颠倒了,如果是冤家转在一起那更是痛苦。所以我们平日最执著的亲怨,实在是颠倒无比,这是我们必须要彻底舍掉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127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