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告诉我们的法印当中,在藏地流行的是四法印,汉地流传的是三法印。四法印的第一个是“诸行无常”,进一步再观察“诸法无我”。法真正最主要对治的是萨迦耶见,这是一切恶见之母,这个破了,其他的错误见解也都破掉了。另外一个是“有漏皆苦”,我们总是贪著好的、快乐的东西,实际上三有当中没有一样东西是快乐的,所以说有漏皆苦,真正要观的就是这个。第四个是“涅槃寂静”,世间都是生灭之法,我们透过观察世间,了知这些都是像梦中般的虚假、如幻如化,没有真实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无我,然后努力造作不生灭之因,生灭破除了,才能够真正得到寂灭之乐,这正是我们希望的!要达到这个,必须要出家,出了家就应该如法修行,上面《七童女因缘论》所讲的内涵,正是佛法真正重要的下手处,所以我们不妨以四法印来说明它,这是佛法的中心,整个佛法都含摄在里头。
【伽喀巴云:“若能以大仙行,住苦行山间,始为文父真养子。”霞惹瓦亦云:“于诸在家事忙匆时,应披妙衣往赴其所,令彼念云出家安乐,则种未来出家习气。”】
伽喀巴是一位祖师,大仙行就是佛菩萨的行为,能够以种种的苦行而住在山间。不过要了解,我们并不是为苦行而苦行,是为了修行而不要去管生活上这种琐事,假定把握不住这个特点而去苦行,佛是不允许的!无义的苦行,像外道一样,毫无意义,那也是戏论!能够像佛菩萨住在山中修苦行,那才是我们释迦世尊真正的养子。
霞惹瓦也说:在家人忙的时候,你自己披上三衣到在家居士那里,让他看一看,对比一下,就会说:“我为生活忙得要命,他们出家人多好!”这样就种下出家的因了。而实际上,对僧侣也有所策励,看见他们,想一想:“我出了家多好,如果在家的话,造的业是是多么的严重!”这样于己、于他都好。我们眼前很少用这种观点去看这件事,在这种状态当中,我们应该把握正确的动机。如果看见他好而去攀缘,这不可以,如果看见他忙得不得了,希望他能够透过自己的示现而获得利益,那可以;而且看见他为衣食而忙,回来想一想自己:“啊,我好幸运呀!假定我没出家,像他那样弄得焦头烂额,何等可怜。”所以做不做这件事情,都以自己内心能不能如法来衡准。
【《勇猛长者请问经》亦云:“我于何时能得出离苦处家庭,如是而行,何时能得,作僧羯摩,长净羯摩,解制羯摩,住和敬业,彼当如是爱出家心。”此说在家菩萨应如是愿。】
接著又引《勇猛长者请问经》,因为勇猛长者是个在家人,这里是说在家菩萨应该学习这样的想法:我什么时候能够从这痛苦根本的家庭当中出来,学习像出家人这样如法行持。出家人所做的种种事情叫僧羯摩,和在家人根本不一样的地方是,在家人随便怎么做都可以,反正你高兴睡就睡、高兴躺就躺,看看书、聊聊天都可以;出家人做任何事情要如法。这里边最主要有两个部分:长、净羯摩;狭义来说,“长”就是增长善法的,“净”是净除恶业的。以广义来涵摄,则一切的行为一定是透过羯摩,不管有无仪轨,外面的行相是符合羯摩的精神,内心当中的意乐也是这样。另外,是“解制羯摩”,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两种状态,一是制定这个法,一是解开这个法。譬如我们现在要结夏了,或者到一个新的地方去,首先应该结一个大界,这就是制定;当我们离开的时候,把原本制定的大界解开。总之,应该做的就去制定它,因缘过了以后就解开它。或者说,有很多应该要做的,但是有开缘,我们也是透过羯摩如法去做。
僧羯摩原则上要把握一个中心:和、敬,所以“住和敬业”是很重要的。和合有两种意义:事和、理和,理和是指理论上面,大家有共同的认识、同样的目标。事和有六项,即六和敬--身、口、意、戒、见、利,僧团中每一个人的目标是共同的,然后彼此和合共住,共同敬重这个法、敬重每个人。平常我们应该依和敬来观察内心,在团体当中,是不是依和、敬而共住,还是只是外面形式上的和敬,内心上面并不是这样?实际上,要依法和合并不容易,但我们也不必失望,看见了问题,了解自己还是凡夫,这是如法检查以后才发现自己做不到的,正因为做不到,所以应该赶快拿这个法镜来照自己,不断地净化自己,这是我们该做的。那要怎么才能净化呢?幸好我们有这样的师、友团体,彼此能够如法地提持,如果能这样想,自然我们对团体当中的师也好、友也好,就会感激而恭敬,因此能够产生和乐的现象,这是它非常重要的原则。所以在家居士内心当中,应该生起对出家的好乐和希愿。
【此之主要为慕近圆。《庄严经论》云:“当知出家品,具无量功德,由是胜勤戒,在家之菩萨。”】
那勇猛长者所仰望的,最主要的是羡慕近圆,近圆就是比丘,只有比丘身最靠近而且易于圆满得到寂灭的结果。下面更进一步引《庄严经论》,同样学菩萨行的人,出家菩萨跟在家菩萨比较起来,因为出家本身就具有无量殊胜的功德,所以远远超过在家菩萨。在家菩萨即使很认真地去做,功德也绝不如出家菩萨。
【如是非但修行解脱,脱离生死叹出家身,即由波罗蜜多及密咒乘修学种智,亦叹出家身最第一。出家律仪,即三律仪中别解脱律仪,故当敬重圣教根本别解脱戒。】
上面赞叹出家身的殊胜,好像偏重于求解脱道,因为这部分是属于中士道。实际上不单如此,即使是大乘--显教的波罗蜜多乘、乃至于密教的密咒乘,真正的目标是修学佛道、成就一切种智,也一样是赞叹出家身最殊胜!出家戒也就是三律仪当中最重要的别解脱律仪,这是比丘应守的。出家众应该对别解脱戒非常地恭敬,因为这是圣教的根本,有了这个根本,才会有下面的菩萨戒、密宗戒,或者三学当中的定慧,这些都是从这根本上步步深入的。所以说最好的修道之身是出家身。
【第二、修何等道而为灭除者,如《亲友书》云:“或头或衣忽然火,尚应弃舍灭火行,而当励求无后有,因无余事胜于此。应以戒慧静虑证,寂调无垢涅槃位,不老不死无穷尽,离地水火风日月。”应学宝贵三学之道。】
当头发或衣服著火时,最重要的是赶快灭火,但修行人却不是这样,灭火可以慢慢来,因为他有比灭火更重要的事,就是努力修行灭除后有,再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比这更重要了,这是现在世间人最欠缺的根本认识。这必须要依戒、定、慧的次第修学,证得无垢寂静的涅槃位,将生死都消除掉了,所以既不老,也不死,永远保持这种状态。最后一句“离地水火风日月”,只要我们在三界内--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定离不开地水火风日月;透过修学三学,就能离开了!所以我们应该修学宝贵的三学。
为什么把修道的内容分成戒、定、慧三样呢?大师从几个角度来说明,第一个数量上一定是戒定慧三样;其次,为什么修学的次第,也是戒、定、慧;再下来说明三学各别的内容。
【其中三学,数定有三。初观待调心次第数决定者,谓散乱心者令不散乱,是须戒学;心未定者为令得定,谓三摩地或名心学;心未解脱为令解脱,是谓慧学。由此三学,诸瑜伽师一切所作,皆得究竟。】
现在先看“数量决定”这部分。修行真正的内涵就是调伏烦恼,烦恼是从内心上面起的,所以修行就是要调伏内心。平常我们内心当中是一片散乱,要想让心不散乱是透过戒学,透过戒学调伏散乱后,再依三摩地的修学而得到定;得到定以后,进一步由慧学而证得解脱,调心的次第一定是这样。透过三学的修持,真正修行的瑜伽师们所应该做的都究竟圆满了。
【观待得果数决定者,谓不毁戒果,是为欲界二种善趣,毁犯之果是诸恶趣;心学之果,谓得上界二种善趣;慧学之果即是解脱。总其所生,谓增上生及决定胜,初有上下二界善趣,故能生法亦有二种,此二即是〈本地分〉说。】
修学三学以后,得到什么果呢?第一个是戒学的果,如果持戒而不毁犯,能够得到欲界的两个善趣:人、天;如果不能持戒,毁犯戒的果报就在恶趣。进一步心学(就是定学)的果报在上二界,就是色界跟无色界,要投生色界跟无色界,一定要透过定才能得到的。第三、慧学的果报是从生死轮回当中解脱出来。总括来说,三学所得的果报不外增上生和决定胜。增上生的内涵是指从恶趣转生到善趣,善趣中从欲界投生到色界、无色界,不断的向上叫增上生,不过增上生还在轮回当中,透过慧学而从轮回中解脱,决定不再堕落,叫决定胜。以上所述,一个是从所修因的角度来看数量决定,一个是从所得果的角度来说。
【又诸先觉,待所断惑亦许三种,谓破坏烦恼,伏其现行,尽断种子,故有三学。】
除了上面阐释的以外,那些祖师们也共许修行需要三学。修行最主要的是断烦恼,所以从烦恼的断除来说,也必须戒、定、慧这三样东西。第一个,要破坏烦恼一定要戒;烦恼破了以后,要让它不现行,那是定;烦恼不现行,心调伏了以后,才能够透过慧观,把烦恼的种子彻底断除,得到解脱。所以从断除烦恼的角度来看,也一定要戒定慧这三样。
【次第决定者,〈本地分〉中引《梵问经》显此义云:“初善住根本,次乐心寂静,后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此中尸罗是为根本,余二学处从此生故,次依尸罗能得第二心乐静定,心得定者见如实故,能得第三成就圣见,远离恶见。】
此外,三学有它必然的次第、程序。首先,要很善巧地、无错地安住在根本当中,这个根本就是戒,这一个做到了,进一步才谈定,有了定以后,才能够如实的观照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正确圆满的是圣见,错的是恶见,能跟圣见相应、远离恶见,才能得到解脱。了解修道的数量一定要戒定慧三学,次第一定是这样安排,下面进一步说明三学的各别的特征、内容。
【三学自性者,如《梵问经》云:“应圆满六支,四乐住成就,于四各四行,智慧常清净。”此中戒学,圆满六支,具净尸罗,守护别解脱律仪,此二显示解脱出离尸罗清净。轨则、所行,俱圆满者,此二显示无所讥毁尸罗清净。于诸小罪见大怖畏者,显无穿缺尸罗清净。受学学处者,显无颠倒尸罗清净。】
先引《梵问经》上面的文,分别说明这三样东西。第一个讲戒应该圆满六支,定是应该成就四乐住,慧则是于四各四行的智慧能够常清净。如果诸位要详细了解的话,可以参考《瑜伽师地论》中的〈声闻地〉,上面讲得很仔细。先解释六支:第一支是具净尸罗,第二支是守护别解脱律仪,这两个是解脱根本,要想从生死轮回当中解脱出来,必须要持戒,透过这两支能够出离生死。第三支是轨则,第四支是所行,这两支是防护讥毁的,虽然自己做到了,还要避免人家的讥嫌。第五支是于诸小罪见大怖畏,为了让所持的戒没有一点穿缺,哪怕是很小的罪,看见、察觉到,就应该挡住:这个不可以。平常我们是小的根本看不见,大的也马马虎虎;好一点的,大的虽然把握住了,小的总是忽视,真正严格持戒的态度是对于犯小小的罪,也要生起很大的恐怖,这个非常重要。真正要努力的是从小的地方防护起,所以经上面说:小的地方不谨慎,大的地方把握不准。不过这有它的一个特点,因为下面要细讲戒,所以这里就不细说。要想真正做对、不错的话,就要好好地学,所以第六支是“受学学处”,以上是关于戒的部分。
【四心住者,谓四静虑,此于现法安乐住故,名乐成就,是为心学。四谓四谛,各四行者,谓苦中无常、苦、空、无我,集中因、集、生、缘,灭中灭、静、妙、离,道中道、如、行、出,达此十六有十六相,是为慧学。】
四心住就是四静虑,也就是色界的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四个禅天的境地,依次是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这就是初、二、三、四根本禅。下面是慧学--于四各四行,智慧常清净,第一个四是指四谛,就是苦、集、灭、道,每一谛当中各有四个行相,通达这十六相,便成就慧学。
【若导寻常中士道者,此应广释于三学中引导之理,然非如是,故修止观心慧二学,于上士时兹当广释,今不繁述。】
假定这一本《广论》主要的是引导大众修中士--出离生死,那么,在这里应该很详细说明三学的内涵,但是这里没有,因为《广论》真正的目标是引导到上士,所以在上士道关于止观(定跟慧),比中士道说得更深广,因此,在中士道就不细说定、慧二学。这里要说明的是戒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