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法扼要,获决定解,唯此最难。故应数数集聚净治,阅《华严》等诸大经论,求坚定解。如吉祥敬母云:“尊心宝即是,正等菩提种,唯尊知坚实,余凡莫能晓。”】
真正了解佛法的纲要在此,而且产生决定不疑的见解,这是最难,却也是最重要的。平常我们修行都是依自己相应的方法而做,难以在这个重点上面把握住,所以它是最重要,也是最难。为了这样的原因,所以要净罪集资,我们不行的原因就是罪障未除、资粮未聚;而且万一见解还不够的话,就应该看大经大论,先有确定的认识,然后照著这个认识努力去行持。如吉祥敬母说:“世尊的中心教授就是‘正等菩提种’(也就是大菩提心),而只有世尊才真的知道它是真正重要的、实在的、坚牢的,凡夫因愚痴所以不了解。”我们很幸运地经过菩萨祖师、大经大论的开示而了解了大菩提心的根本就是大悲,这是何等幸运呀!所以一定要从根本上把握住,一步一步学上去。
【第二诸余因果是此因果之理。初从知母乃至于慈,为因之理者。总欲离苦,数数思惟其有情苦即能生起,然令此心易生猛利及坚固者,则彼有情先须悦意爱惜之相。如亲有苦不能安忍,怨敌有苦心生欢善,亲怨中庸若有痛苦多生舍置。其中初者,因有可爱,此复随其几许亲爱,便生尔许不忍其苦,中下品爱下品不忍,若极亲爱,虽于微苦亦能生起广大不忍。见敌有苦,非但不生欲拔之心,反愿更大愿不离苦,是不悦意相之所致。此亦由其不悦大小,于苦欢喜而成大小。亲怨中庸所有痛苦,既无不忍亦无欢喜,是由俱无悦非悦意相之所致。】
学每一样东西都是从因而感果,大菩提心需要先发大悲心,从前一个层次推到后一个层次,前面是因,后面是果;然后再深一步,上面说的果又变成下一步更升进的因。七因果中其他的因果,是引发大悲心的因,或是大悲心生起以后所感得的果。
我们要发大菩提心,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而大悲从哪里来?其根本的因,就从知母、念恩、报恩一步一步走上来,知母亲是因,要报母恩是果。因为晓得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忆念他们做我的母亲之时对我的种种恩德,为了要报她的恩,所以要给她快乐、去掉她的痛苦,依这样一层一层的因果学上去。从果上反推,找到它的基本的因,从基本的因下手。因如果对了,果当然决定不会错,正确的因做得圆满了,就能得到圆满的结果。
总之,要帮一切众生解决痛苦,只要多观察思惟有情的苦,觉得他苦得不得了,自然就能够生起帮他解决痛苦的心。平常心肠很硬的人,当他忽然看见一个可怜人之时,心里也会觉得:“这个人好可怜哟!”这种心情我们平常都有。所以,你只要观察有情的苦,多去思惟,就能够生起大悲心。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心不坚固也不猛利。我们要想修行,如果用浮浮泛泛的心,根本没有用,一定要产生非常猛利而坚固的心。为了要令大悲心容易生起而且猛利、坚固,就必须先把你所缘的有情看成是非常可爱的,你非常亲近、非常怜惜的。这亲近的人愈苦,你怜愍、不能忍受的心就会愈强,悲心就能猛利而且坚固。
就像亲人有苦我们就不能忍受;反过来,如果怨家有苦,你还会说:“这个家伙活该!这样我才高兴!”你不但不会生悲心,反而生欢喜;另外一类就是没关系的人,他虽然痛苦,你心里根本没有感觉。第一种情况是因为你觉得他可爱,你的心本来就对他难舍难分,当他受苦时,就像你自已受苦一样。既然悲心是要缘别人,所以为了使悲心生起来,你不能只缘自己的苦,要推己及人;而别人跟你的关系愈密切、你对他愈爱惜,不能忍受他痛苦的心情就愈是强烈。假定你跟他的关系是中等或者下等的,那么这种心情也同样是中等或下等;若是非常亲爱的人,即使他受一点点小苦,你也决不能忍受。反之看见敌人有苦的话,你不但不会帮他除苦,反而希望他的苦更大一点,最好他死掉了才好,这是由于不悦意相所致。所以此处特别说明,悲心不是缘一个有情想想他的苦就算了,必须要生起坚固猛利的心,这是为什么要先取可爱之相的原因。
跟对方之间亲、怨、中庸的不同,导致内心的反应不同,我们修的时候,应该观察到这一点。这里把我们心里的行相辨别得这么仔细,这样修的时候才不会有一点遗漏。否则虽然修了,看见怨家的时候,还是觉得“这个家伙……”那你前面完全白修了。所以如果辨别不清楚,修了半天漏洞还在。所以你们要常记得这个比喻:就像造一架飞机,在地上觉得蛮好,飞到天空中,一出纰漏的话,就只有送命。白修是小事,还把你的慧命送掉了!所以现在大家不要急著去修行,要先了解教理,这是千万重要的一件事情。这一点我们自己应该再三反省,然后步步如理如量地深入。
【如是应知,修诸有情为亲属者,是为令起悦意之相。亲之究竟是为慈母,故修知母、忆念母恩,及报恩三,是为引发悦意可爱。】
我们晓得了道理开始修的时候,不是马上就缘著有情去想他的苦,要先把一切众生看成是可爱的、亲密的人,一般而言,最可爱、亲爱的人就是母亲,所以第一个要知母,晓得一切众生都曾经是我的母亲。进一步想母亲对我们有什么恩,想到了这个恩,自然进一步会想去报恩;因为要报恩,所以与他乐、拔他苦的心就都生起来了,因此这三样主要的目的是引发悦意可爱之相。
这个次第是何等地清楚!平常我们总觉得要赶快修,这是千万使不得的。只有一种情况例外,比如说你现在老了,眼看著岁月无多,而眼前的环境又不行,自己的条件也不够,在这种情况下,你把握住一句佛号,这个是对的。但要注意,不要说:“别的都不要,把握一句佛号就好了。”结果真实的内容没把握住,佛号也没提起来,那就完了。所以对每一个地方的层次,都要辨别得非常清楚。
【爱执有情犹如一子,此悦意慈是前三果。由此即能引发悲心。欲与乐慈及拔苦悲,因果无定。故知母等三种所缘,即是与乐慈及拔苦悲二者根本,故于此中当勤修学。又发心因,修诸有情皆为亲者,是月称论师及大德月、莲花戒论师等之所宣说。】
由于前面知母、念恩、报恩,策发了可爱之相,这要到什么程度?就像对自己的独子一样。也许我们会疑惑:前面是母,怎么一下变成子?这无关紧要,重点不在母或子,而是对一切的有情,由知母等而引发内在的这种心情,这才是我们所要的。所以如果由母来引发最强烈,就用母,如果用子引发时你的心情最强烈,就用子,这才是它真正重要的内涵。所以我们对每一个地方的行相要分辨得清清楚楚。有了前面三样,对于有情自然就能生起很珍重、爱惜、很欢喜他的心情,所以悦意慈是前面三样的果。有了悦意慈,就会不忍心他痛苦,想为他除去痛苦,这就是悲心,所以悦意慈是生起悲心的必要前提。至于与乐慈及拔苦悲之间,哪一个是因、哪一个是果则不一定。
到这里为止,每一点都是由前面的因引发后面的果。先是了解一切众生都是你的母亲,进一步感念母亲对你的恩,于是觉得要报恩。修了这三样,对有情就能生起很欢喜、很爱惜的心。有了悦意慈以后,看到有情缺乏安乐,就会一心一意要把所有的好处都给他,这个心叫与乐慈。因为这样,当然也就不忍心他痛苦,想要把他的痛苦拿掉,这是由于与乐慈而引发悲。反过来说,有了悦意慈以后,你看见他痛苦,想要帮他去除,这个悲心生起来之后,自然也想给他快乐,所以悲也可以引发与乐慈。拔苦悲跟与乐慈之间不一定哪一个在先,但是知母、念恩、报恩一定是在前面的,由此而引发悦意慈,有了悦意慈,进一步生起与乐慈及拔苦悲,这是修学必然的次第。
由知母、念恩、报恩而引发慈跟悲,所以前三者就是慈悲的根本。既然是根本,我们真正应该努力修学的也在这里。慈悲一旦发起来,七因果中其他所有的都来了。所以说诸余因果是慈悲的因或果,慈悲的因是知母等三,以慈悲为因,其他的一切才生起来。所以依前面提过的《正摄法经》以及宗大师所得出来的结论是:菩萨只要一法,其他一切法类都来了,这一法就是大悲。所以其余的都是以大悲为因而感得的果。修诸有情都是自己的亲人,以此为发心之因,这是月称论师等祖师大德们所宣说的。
再复习一下:由于晓得众生都曾做过我的母亲,所以感念他的恩,进而想要报他的恩;修了这三个,对有情自然会生起非常珍视、爱惜的心。有了这个悦意慈,发现有情缺乏安乐而为众苦所逼,进一步生起与乐慈及拔苦悲。以上就是七因果当中前五样,下面说明为什么接下来是增上意乐以及发菩提心。
【增上意乐及以发心为果之理者。由其如是渐修其心,悲心若起,便能引发为利有情希得成佛,即此便足,何故于此添增上心?欲令有情得乐离苦,慈悲无量声闻独觉亦皆有之,若自荷负一切有情与乐拔苦,则除大乘决定非有,故须发此心力强胜增上意乐。是故仅念一切有情云何得乐云何离苦,非为满足,须自至诚荷此重担,故当分辨此等差别。】
本论真正好的地方,就是每一个关键点都为我们辨别得非常清楚,而这也就是圆满的传承教授必然应该具足的特色。此处提出一个疑问:像前面这样一步一步地修,如果悲心生起来,想要利益一切有情,那由悲心而生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增上意乐呢?
增上意乐有它特别的意义,欲给有情乐、拔有情苦,这个心情声闻、缘觉也有,因为小乘行者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所以无量慈、无量悲声闻、缘觉也有,但是这个不是增上意乐。增上意乐就是给众生快乐、为众生去掉痛苦这件事情要由自己去承担,而无量慈心跟悲心只是希望有情离苦得乐,并非自己亲自承担此责任。亲自承担起一切有情与乐拔苦的责任,这个心是除了大乘以外其他人都没有的。我们平常对大菩提心的真实内涵不了解,往往混淆不清,根本原因就在这里。现在清楚了,要亲自承担起给一切有情乐、拔一切有情苦的责任,不是只为一两个人。所以真正的大乘行者一定要发这个心,而发这个心一定要先有大慈悲心,以慈无量心、悲无量心为基础;但光有慈无量、悲无量心不够,要亲自去做,这叫增上意乐。
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已经很了不起,但是单单是想怎么样才能使一切有情都得到快乐、都远离苦,这样还不够,还要进一步自己去荷担,而且这个心还必须“至诚”--从内心深深地、一点不假,实实在在地把这个重担承担起来。所以,这个差别要分得清清楚楚。
我们往往觉得这个跟那个差不多,如果不细辨的话是差不多,如果细辨则是天差地远!本论每一个地方都辨别得这么清楚,这是它真正殊胜之处。如果辨别清楚了,你绝对不会这样也好、那样也好。你要这样的果,就一定要种如此的因,差一点都不行。如果因和果之间混淆不清,只是懂一个概念,种一个善根,这样要去如法修持的话,是不可能的。有的人说:“宗教都是好的,都是劝人为善。”你不能说这句话错,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很多人都是差不多先生,样样都是差不多,如果就这样差不多的话,到最后,地狱、天堂也差不多,土地也是菩萨,城隍也是菩萨,佛也是菩萨!而此处我们对仅有慈悲心和有增上意乐这两个的不同处,要分别得很清楚。下面就引经证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