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亲大阿阇黎云:“鹿象蛾鱼蝇,五类被五害,一害况恒常,近五何不害。”又易生难离,谓爱四事︰利誉称乐,及于此等四相违品,意不欢喜,当修对治。此复总修生死过患,特修念死,即能退除。】
这里世亲大阿阇黎告诉我们,欲界当中有五样东西我们最容易贪著,那就是色、声、香、味、触,现在用五种生物来作比喻。鹿相对于声,因为它对声音很敏感,在森林中一听见声音马上就能避开;蛾相对于色,因为它对光线最敏感,我们常看见飞蛾扑火,一点微弱的光线,它就会飞过来,乃至把命送掉;鱼相对于触,鱼必须生活在水里,而且离不开水;象相对于香,它的嗅觉最灵。佛世时曾经有一公案:有一只被调象师调得非常温驯的象,平常教它怎么做都可以,甚至于把烧热的铁命令它吞下去,它都可以吞下去。可是当它一旦闻到母象发春期的味道,就什么都不管了,像发狂一样。蝇相对于味,因为苍蝇对吃的东西非常耽著。所以不管我们随著眼根、耳根……等等对境而生贪著,都会伤害我们的慧命,也因此而无量劫流转生死。一样东西已经是非常严重了,何况五样东西。
这是世亲阿阇黎特别提示,我们要多了解内、外的不净,以及贪著五欲的过患。内是指我们对身体及自我的执著,外是指所对的境界,这所有的东西都是非可爱的,如果用佛法的话来说,就是“观受是苦”。对境的时候,哪一种烦恼习性最强,就从这上面去观它的过患,下次当你再对这个境时,就会觉得这个事情是非常糟糕的,于是贪欲之心就能够遮止,甚至拿掉。
我们平常最易犯的就是贪著下面这四样东西,平常我们称为八风,顺的就被它牵去,逆的就排拒它,不是贪就是嗔。八风中顺我们的就是“利、誉、称、乐”,而与此相违的就是“衰、讥、毁、苦”各四样,我们一切时处无非都在这上面打转。所以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毛病在哪里,一旦知道了就努力在这上面多去用功,这就是我们眼前真正要努力的。平常我们就是这样,应该对治的不去对治,不应该对治的却偏偏去忙,所以人家随便说一点点小事,心里马上就不高兴,很容易为八风所动,一天到晚做烦恼的奴隶,自己还觉得很得意,这就是我们一般人最颠倒的地方。正修对治的方法,就是真正了解在生死当中的过患,再念无常很快就会来,必须要赶快去修行,因此就不会被这种事情所挡住。以上是讲贪。
【慢于现法最能障碍当生之道,及是当来奴贱等因,故应断除。断除道理,如《亲友书》云:“当数思惟老病死,亲爱别离及诸业,终不能越自受果,由对治门莫憍慢。”】
慢心就是自己总是觉得高高的、内心中高举的那种状况,我们不知不觉当中就是这样。现在并不是急著把“我”除掉,但是由于“我”所引生的这种粗猛烦恼要拿掉,我们才能够真正地修行。前面已经说过,慢像高山一样,一有慢心善法就进不来,能够如理修道的这个心也就生不起来了,这个“慢”就是这么糟糕。反之,我们应该生起谦恭、惭愧之心,常常觉得自己不行,要更加努力,这样一来“慢”自然就不现行。我们现在的程度,只要把它调伏了就可以,不是根本拔除的时候,如果现行不能调伏,要想真的进入佛法是不可能的事情,不但现在不能“入道”,也就是不能照著道谛所告诉我们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深入,将来这也是出生下贱的因。反过来说,如果能够在因地上面努力改善,将来成佛就是我们所得的殊胜之果,何况是这一点点世间的好处,故应断除。
断除骄慢的方法,就如同《亲友书》中所说:应该要不断思惟老、病、死、亲爱别离等等苦谛和业果的内涵,如果不能对治烦恼,自觉高高在上,内心充满憍慢的话,就会一直陷在生死轮回当中。由于思惟前面所说的这些,把憍慢心正对治了以后,才能够一步一步地深入。
【若于四谛三宝业果获得定解,则不复生疑惑随眠。】
最后是疑。要对治这个疑,就要对苦集灭道四谛、三宝、以及业果,有决定的信解。原则上,同学们或许觉得自己不会疑,但这是非常表相的,真正一对境的时候,还是随著自己的习性走,所以这种现象并不是真正的净信。真正的净信心是境界来的时候,自然而然生起愿意如理去做的心,即使一时还是被烦恼所使,但很快就能够转过来;不会像我们这样,如同生牛皮一般,生了烦恼还要去保护烦恼,这一点如果经常能够观察内心的话,就不难发现自己的不如法,发现了以后,再锲而不舍地去改,那就一定能够对治。
【又睡眠、昏沉、掉举、懈怠、放逸、无惭、无愧、忘念、不正知等,诸随烦恼最易生起,障修善品,当知过患修习对治,率尔率尔令渐微劣。】
除了贪、嗔、痴、慢、疑这些重大的烦恼之外,还有许多随烦恼,如同睡眠、昏沉、掉举、懈怠、放逸、无惭、无愧、忘念、不正知等。这些如果放在法相当中谈的话,就是最根本的烦恼,以及大随、中随、小随烦恼。这些诸随烦恼很容易生起,在我们修行善法的时候,也是一种障碍。所以我们应该了解它们个别的害处,然后努力去修对治法;修的时候必须率尔率尔,就是念念不放松地去修,这样烦恼自然就会渐渐减轻。
【其过患者,如《亲友书》云:“掉悔、嗔恚、及昏沉,睡眠、贪欲、并疑惑,应知如是五种盖,劫善法财诸盗贼。”《劝发增上意乐经》云:“若乐睡眠与昏沉,痰□风病及胆疾,其人身中多增长,令彼诸界极扰乱。若乐睡眠与昏沉,集饮食垢腹不清,身重容颜不和美,所发言语不清晰。”又云:“若乐睡眠与昏沉,其人愚痴失法欲,凡稚退失一切德,退失白法趣黑闇。”】
“贪、嗔、睡眠、疑悔、掉举”通常我们称为五盖,这五样东西在修定的时候是最大的障碍。欢喜睡眠的过患很大,不过以世间人来说,这是正常的,在世间忙了半天,无非是为了这些事情;但是我们修学佛法的人应该有所不同。所以我在这里策励各位同学,尽量想办法好好对治自己这个习性。当然,如果我们有一些公务要忙,同时也希望身体还是能够维持一定的功效,不是正对治烦恼的时候,该休息就休息;但如果真正精进用功的时候,应该尽量想办法不要放纵,这一点我们都应该了解。
睡眠与昏沉,这两样东西非常糟糕,因为它们并没有很明显的嗔、贪行相,就是累了睡一下,或者脑筋虽然糊里糊涂,但是我又没有做坏事。实际上这样一来,痴心慢慢地增长,善法欲就生不起来。我们真正要想用功,精进是最重要的,而精进之前最重要的是善法欲,就是内心里有非常强盛的意志力--我一定要克服困难的心。可是现在碰见一点点困难,我们不是想办法去克服,反而是保护它,这样一来,仗还没打,就注定非输不可,因为内心里一直在保护这个敌人。如果这样,就是凡夫的行为,而且非常幼稚,真正的功德都退失了,最后的结果就是趣向黑闇。
【《念住经》云:“诸烦恼所依,独一谓懈怠,谁有一懈怠,彼便无诸法。”《集法句》云:“若行于放逸,即坏凡夫心,如商护财货,智当不放逸。”】
烦恼有一个所依就是懈怠。精进是懈怠的正对治,当如法精进的时候,懈怠就没有了,反之,一离精进就在懈怠当中,所行必不如法。精进并不是说做事情做得很努力,玩的时候玩得很努力,很多人看电视、看闲书、闲聊,通宵不睡的有的是,这个是烦恼、是长养恶法,这不叫精进而是懈怠;努力以善法对治种种烦恼时,这种勇悍心才叫精进。
《集法句》中说:虽然懂得了很多道理,可是不努力去做、行为放逸的话,要想从凡夫地跳出来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要精进修行,不令自己的心力被放逸消磨掉。应该好好地保护它,就像商人在获得了财宝以后,战战兢兢地保护著,绝不放逸;现在有智之人也应该如此,保护我们的法财,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放逸。
【《本生论》云:“舍惭为天王,意违于正法,宁瓦钵蔽衣,观敌家盛事。”】
“舍惭”,就是说没有惭愧心;真正修善法的时候,这个惭愧心是会一直在的,就算很努力地修,它也不会消失,因为既然目标是要成佛,在没有成佛之前,岂不是总觉得不如、不行吗?所以纵然身为天王,可是内心当中不如正法行、没有惭愧心,也就是说,是处于违背正法的状态,这我绝对不要。我宁愿持著瓦钵,穿件破衣服,从表相上来看是世间最下贱的人;不但如此还要看“敌家盛事”--很多跟我敌对的人处境都很好,我却穷得要命,这种状态世间人是无法忍受的,但我宁愿忍受也不要做最高贵的天王。这是因为心中明白我做这件事情--瓦钵蔽衣是为了要修行。内心所缘是正法,看著人家都比我好也没关系,我绝对不要很光荣,样样都站在人家前面,可是却不能信正法。眼前我们当然不会一下贵为天王,一下又下贱破烂,但是心里面如果常被这个我执所使而堕在烦恼当中,那自己应该好好地注意,挡住它最重要的是正知正念。所以下面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菩提道次第广论》-日常法师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