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越来越多的图文资料以电子形态生成,成为看不见、摸不着的“比特”,如何妥善保管“数字记忆”就成了一个问题。
之前,我们把记忆保存在日记、书信、照片及其底片上……只要不遭水火灾祸和小偷之类,几十年后,哪怕纸张变脆、照片泛黄,文字和图像总还在,可以帮你唤回当年。但在数字时代,保存记忆的新的“介质”,并不那么可靠。
很容易的失忆
数字时代的“失忆”,随时可能发生。
施小姐的电脑磨洋工,虽然能用,但运行很慢。朋友帮她备份了想要保存的文件,然后清空硬盘,重装操作系统。“新生”的电脑速度超快,但愉悦感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施小姐突然发现,一个存放她在国外旅行时所拍照片的文件夹不见了———朋友百密一疏,忘了将它备份。
电脑是个挺能干的记忆保管员,它容量大,查找更方便,让马大哈省了翻箱倒柜的麻烦。可许多人就是没注意它的一个致命缺点:电脑会“中毒”会“生病”,弄不好还会“一命呜呼”,结果,主人的记忆随之烟消云散。而且,主人自己会失误,一次点击就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失忆。
何况,“数字失忆”还有别的原因。
徐先生早年留学美国时,把大量文字和照片存在一种叫做ZIP的磁盘中。最近他要用一些资料,回头一找,发现那些磁盘都在,却再也找不到ZIP驱动器。当年,在美国的大学图书馆,这种驱动器是电脑上的标配,回国后却似乎没见过。
ZIP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风行一时,ZIP盘的存储容量是软盘的70倍,但这一技术如今已彻底成为历史,它的发明者、华尔街曾经的宠儿艾美加公司(Iomega)也已退市。徐先生的一段记忆存在ZIP盘里,但没有了驱动器,ZIP盘只能拿来当茶杯垫。
被忽略的风险
传统的记忆保管方式,简单,把日记本等等藏好就行。在数字时代,保管记忆像是恋爱婚姻,要持续关心。
将数字化资料做备份是个好习惯,但备份并非“一锤子买卖”,哪怕一次复制多个副本,也不能确保长期无忧。比如时常有人抱怨,早先刻在光盘中的照片读不出来了。
电子数据在理论上的确是“不朽”的,但光盘却有保质期。一般而言,普通的光盘3年后就不能完全信赖。最常见的问题是表面出现“霉斑”,这其实是光盘数据层被氧化;一旦黑点出现在内圈或大面积出现,那这张光盘可能就废了。不仅刻录盘,CD、DVD也会变质。想在今后重温初恋时最爱的那首老歌、那部经典电影,请定期刻录新盘备份。
硬盘是大容量存储设备,但它需要呵护。说到底,硬盘是一个具有精密结构的机械,工作时,磁头与盘片间只相隔几十微米。因此不算剧烈的碰撞就可能让磁头划伤盘片。此外,许多人习惯在网上用P2P软件(比如BT、电驴等)下载影片,这会让硬盘持续工作而“过劳”,影响寿命。有人采取的对策是装2块硬盘,一块专门用来做P2P下载。相对而言,闪存(如U盘、记忆棒、SD卡)没那么娇气,虽然贵些。目前,有一种用闪存技术制成的“固态硬盘”正逐渐流行,包括内置在高端电脑和超薄型笔记本电脑中。固态硬盘其实也不保险。就像汽车为修补一个小划痕需要喷一整面漆,闪存的特点是,为写入一小段数据,要对一大片存储单元进行操作,因此固态硬盘总在作大量的无效读写,这将极大地影响寿命。眼下几乎没有一种固态硬盘能提供5年以上的使用保证。
保管好“数字记忆”,就要定期备份,而且最好多介质备份,同时牢记一点,不要对任何一种备份介质和技术过分相信,给它的信任期别超过3年。
待改变的习惯
“数字记忆”的内容,来自用文字处理软件生成的文档、电子邮件、博客、微博、电子书、数码相机等。
有趣的是,怎样留存记忆似乎与人的年龄和年龄决定的生活习惯有关:比如不少中老年人,拍照改用数码相机了,却还是要挑选一些印成照片夹在相册里;一些重要的电子文档,许多人也喜欢打印在纸上收藏。
似乎“数字记忆”还有一种规律,某种内容越属于数字时代,越远离传统,那么人们就越不倾向于用传统方式保存。比如很少人会将博客打印出来,至多在本地电脑上存一下;而更新潮的“微博”,甚至没人会在硬盘中留底。至于手机,也许有人会把电话号码抄在笔记本上留个“靠得住”的副本,但极少听说谁把短信打印出来。
其实有种最保险的“数字记忆”方式,时髦的说法是“云存储”。不知不觉中,这种办法很多人已用了很多年:你从未想过备份MSN联系人吧,相关信息一直保存在微软的服务器上。基于互联网和大型数据中心的存储,非常安全。虽然也有人担心,把自己的东西放在外人管的仓库里,可能被偷看和利用,也可能被人故意毁掉,但这是订立法规和依法管理的问题,技术上没啥问题,比自己保存保险得多。
我们需要改变习惯———把图文刻个盘藏起来,跟收藏日记本、照相簿本质一样。考虑一下,把“数字记忆”送去“托管”吧。
XX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从光盘到硬盘都不能信任 数字时代小心失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