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科技 > 正文

U盘缩水内幕:512G实际容量512M 成本仅10元

正规渠道的U盘最大容量为64G,而高达512G的U盘已经到处都是
U盘凭借其轻巧便携,即插即用的特点,成为很多人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在U盘在使用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过文件无法打开,重要资料丢失的情况?如果有,不要一遍一遍杀毒,一遍一遍格式化了,你U盘可能是个瞒天过海的“缩水盘”!
重要文件莫名损坏

吴先生前段时间在当地的电子市场买了个4G的金士顿U盘。因为要重装电脑,他将女儿满月时的照片、视频全部拷入U盘,当再次打开的时候,却发现U盘里的文件已经损坏,无法打开。女儿的照片、视频丢失,令吴先生心痛不已。
吴先生找朋友帮忙检测,才发现所谓4G的U盘,实际容量只有512M。
TechWeb调查发现,有此经历的消费者非常多。那为什么明明标注4G,使用几百兆之后却出现问题?
U盘为何会“缩水”
原来,这种会“缩水”的U盘实际上是由小容量的U盘篡改而成的。篡改后的U盘不仅消费者识别不了,连电脑也识别不了。
TechWeb了解到,要将U盘的容量篡改放大,操作非常简单,只需使用U盘量产工具(一种可以针对U盘主控芯片进行修改的低层软件),简单几步操作即可实现。
以一款512M的U盘为例,操作者可以肆意修改容量,512G也不在话下。而实际上,目前市场上在售的正规U盘中,最大容量也仅为64G。
据业内人士介绍,U盘的存储容量是由其闪存芯片容量决定的,一旦其物理结构确定,无法通过任何软修改的方式改变容量。所以“缩水盘”纯粹是为了忽悠消费者,用512M的U盘卖512G的价,这其中的暴利不言而喻。
缩水盘成文件黑洞

但是对用户来说,缩水盘最大危害或许不在于用512G的钱买到了512M的盘,而在于你不知道你买到了512M的U盘,拷贝进去超过其实际容量的文件,最终无法打开,造成文件丢失。
金山网络安全专家李铁军告诉TechWeb,当文件超过缩水盘的实际空间大小时,看似能拷贝成功,其实复制到缩水盘中的文件是以快捷方式的形式被写入,当用户再打开文件时,就会发现无法正常使用。
所以,缩水盘成为一个文件“黑洞”,是导致U盘文件丢失的罪魁祸首。李铁军说,每月使用金山毒霸“数据恢复”功能来寻找U盘丢失文件的会员就超过上万名。其中因使用缩水盘而造成重要数据、文件丢失的比例高达80%。
每12个U盘中便有一个缩水盘

根据金山安全中心的数据统计,每12个在电脑上运行的U盘,就有一个是随时可能造成文件和数据丢失的缩水盘或劳损盘。
缩水盘通常通过零散的、非正规渠道进行分销,包括电子卖场、地摊、网店等。
在定价方面,在“惊人容量”之下,为了进一步诱使消费者购买,“缩水盘”一般会给出比同等容量U盘低得多的价格。以一款号称512G的“缩水盘”为例,其售价仅180元,但实际容量可能仅数十M,对应的成本仅10元左右,这意味着其利润高达近20倍。
据一位耗材经营商透露,早年U盘价格昂贵,这种“缩水盘”利润率更高,近年来U盘价格大幅下降,不法商户只有靠大批量出货的方式来维持利润。
如何防范和识别扩容盘

那么如何防范缩水盘?李铁军称,一般情况下,U盘实际容量与标注容量并不完全一致,但当U盘的实际容量小于或等于其标称的90%时,即可被认定为存在质量问题的扩容盘。他建议,不要购买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U盘,并且选择可靠、有信誉的商家和正规渠道购买。另外,主动了解一些关于缩水盘的知识,培养防范意识,购买后可以现场开封,存储和打开一个大小超过U盘标注容量一半的大文件检测或者直接使用专业U盘检测小工具进行容量鉴定。若不慎买到缩水盘,应马上转出文件和资料,并尽快与商家沟通进行退换或索赔。

耂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U盘缩水内幕:512G实际容量512M 成本仅10元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