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各种实名制接连出台,先有电信行业的实名制,再有快递行业的实名制,然后还有这几天的支付实名制,接二连三的实名制让我们眼花缭乱。大家知道,实名制的根源是各种信息的不安全,实名制的目的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但凡事过犹不及,是好是坏,暂且还不好说,毕竟有些问题需要时间才能暴露出来。今天笔者单就罗列一下这两年的几个重要的实名制,方便大家知晓。
1、手机用户的实名制。
2013年9月1日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对新增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含无线上网卡)用户实施真实身份信息登记,严格实行“先登记,后服务;不登记,不开通服务”。
2015年1月,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印发《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自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全国范围联合开展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重拳整治“黑卡”。其中包括,2015年9月1日起,电信企业要求各类实体营销渠道全面配备二代身份证识别设备,在为用户办理电话入网手续时,必须使用二代身份证识别设备核验用户本人的居民身份证件,并通过系统自动录入用户身份信息;不得委托未配备二代身份证识别设备的社会营销渠道办理电话用户入网手续,多项实名制落实措施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
电信行业实名制的严格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一大堆的黑卡业务,有效降低了电信诈骗的数量,提高了电信诈骗的技术含量。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电信行业存在的一些技术漏洞也非常明显,比如短信验证码的劫持,甚至是电话的劫持,还有一些虚拟手机卡在实名制上的不完善性,让不法分子总是有机可乘。而且,这种利用漏洞而进行的诈骗行为更加隐蔽,用户的识别难度更高,用户的损失也更大。
2、快递行业的实名制。
继网吧、火车票及手机卡之后,快递业也正式进入“实名制”时代,客户寄送快递均需要开箱视验并提供本人身份证件。去年11月1日,快递实名制登记开始实施,规定寄包裹除了必须通过快递员检查验视外,寄件人也要出示身份证、登记个人信息。今年6月1日,国家邮政局正式发布《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明确规定,快递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对快递运单信息进行核对,接单时,应提前告知寄件人相关要求,寄件人拒不配合的,快递业务员应拒绝收寄。
根据实际观察和操作反馈,快递行业的实名制争议比较大,在用户身上表现出了很大的反感,配合情绪也不高。大部分的用户都比较担心个人信息安全,毕竟身份证上完整地标识了用户的姓名、地址、出身年月等详细信息,而且出示的对象是不具备执法能力和执法素质的快递员,难保不出现问题。
其实,快递行业的实名制起因来源于圆通的包裹爆炸事件,主要问题是圆通对收取的快件安检和操作不认真、不合规造成的,更多的是企业的运营问题。企业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加强对企业的管控来解决,不至于上升到通过立法的方式要求所有的用户进行实名,似乎有点过了。
3、网络支付的实名制
去年12月,央行公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这份新的非银行支付管理办法规定,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支付账户的,应当对客户实行实名制管理。而从今年7月1日起,《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就开始实施,该办法对网络支付实名认证提出了严格要求。
随着网络支付的普及,现如今几乎人人都在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是一台智能手机,里面肯定有网络支付这一功能。然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个人信息好像显得透明化,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即是个人财产的安全。
支付处在各种网络交易的节点位置上,加强管控网络支付是对公民财产保护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网络支付实名制的推出也是在原有的金融体系上的自然延伸,既是必须也是必然。
对于大家熟悉或者经常使用的微信和支付宝来说,两家公司的信誉度和能力已经足以对你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进行有效背书,而且他们也已经早早地做好了实名制的准备,如果你还未进行实名登记,那建议你还是抓紧时间去实名了,以免过几天造成影响。
4、APP注册用户的实名制
针对当前各类手机APP野蛮生长、乱象丛生的现状,国家网信办今天发布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和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的管理责任和义务提出明确要求。其中包括: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应对注册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等真实身份信息的后台实名认证;记录用户日志信息,并保存六十日。《规定》共有11条,将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APP应用程序已成为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主要载体,对提供民生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少数应用程序被不法分子利用,传播暴力恐怖、淫秽色情及谣言等违法违规信息,有的还存在窃取隐私、恶意扣费、诱骗欺诈等损害用户合法权益的行为,社会反映强烈。
自此,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籍由安全之名已经全部实现了实名制,从正面的角度来说,全面的实名制管控确实能够有效减少社会的不安全因素,有效保护公民的各种合法权益。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全面的、涉及到衣食住行等基础行为的、武装到牙齿的实名制也在公民的独立、自由以及人格上造成了困扰,特别是对信息流的监控,略有噤若寒蝉之嫌,对人们的创造力和社会活力势必造成负面影响。
总之,我还是觉得月盈则损,过犹不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8月起APP用户也要实名了,聊聊这两年的各种实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