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日前出台文件,鼓励用人单位给予员工“孝老假”,在其长辈生日、老年节以及需要康复服务、临终关怀服务支持时探亲休假。在此之前,安徽、江苏等多地都提出了类似的休假概念,让子女在父母需要时能在身边尽孝。河南更是明确了假期的长短:独生子女的父母年满六十周岁后,住院治疗期间,给予其子女每年累计不超过20天的护理假,护理假期间视为出勤。
未富先老,中国正加速迈入老龄化社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2.12亿,占人口总数15.5 ,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1.37亿。预计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而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则显示,“空巢”老人,也就是子女离家后的老年人,占到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尽管包括养老服务、医疗保健、休闲旅游、保险金融等在内的银发经济正在蓬勃开展,但来自子女的亲情关怀、精神慰藉却不是物质生活可以代替的。在重视天伦之乐和传承弘扬“孝文化”的中国,类似“孝老假”概念的提出正逢其时,也收获了很多赞许。
然而,赞许归赞许,很多人还是对“孝老假”能否真正落到实处,会不会沦为“纸上福利”有疑虑。就如“带薪休假”看上去很美,很多私有企业的职工却总是可望不可即一样,有人调侃说,“能先把周末还给我吗?”也别说“带薪休假”这个近些年才有的事物,就是实行了三十多年的探亲休假制度,除了在机关或大型国企还保留着,在很多企业已经名存实亡了。很多职工甚至不知道有这个制度,有的人即便知道也不能休或者不敢休,因为探亲期间,有的单位只给基本工资,但业绩考核照常不误,吃亏的还是个人,在此情形下,也只能“望假兴叹”了。
而探亲假在一些企业不受待见,也不全是老板苛刻。因为探亲假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现实。很多企业的员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探亲假动辄20天的假期,给企业造成的工作、生产不便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一些人认为,与其增设“孝老假”等新假期,不如改革现行的探亲假,让它更加接地气。比如,不刻意区分职工是否和父母分居两地,不机械地一休就是20天,交给职工跟企业协商,只要一年的休假天数一定,可以化整为零。如此,长期搁置的探亲假可以被激活,既能够满足员工照顾老人的需要,又能充分考虑到企业用工的苦衷。
说到企业的苦衷,假期虽好也不要太过增加企业的负担。北京称鼓励用人单位给予员工“孝老假”,是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吗?若是,则不管是探亲假还是“孝老假”的推行,阻力都会更小一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媒体:“孝老假”概念别像“探亲假”一样让人“望假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