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是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的口头传唱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千百年来,在我省产生、流传着数以万计的民歌,它生动记录了河北人民的生活、劳动和斗争。我省民歌大致可分为五种风格,以地理位置划为:冀中平原区,西部太行山区,冀东唐山及冀东北承德的部分地区,北部张家口地区,冀南地区。这些地区的民歌在音调、体裁、风格、演唱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其中冀中平原的民歌河北的乡土气息最为浓郁。
河北民歌从内容上可划分为传统民歌、各个历史时期革命民歌、建国以来新民歌三大类。在传统民歌中,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有描写自然景物、记述民间习俗、传授生产生活知识、欢庆节日、表达男女爱情及家庭琐事的等等,但有相当多的传统民歌,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农民和地主之间尖锐的阶级矛盾。农民受剥削、受压迫,过着牛马一样的悲惨生活,他们把满腔的痛苦和愤懑,倾吐在民歌之中,如《穷人泪》、《长工十二月》、《跑关东》、《回关南》、《逃荒》、《万年愁》等,就是农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传统民歌中还有《五哥放羊》、《茉莉花》、《绣荷包》等以抒情见长的民歌,热情地赞美了劳动人民朴实、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和他们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类民歌表达感情细腻,曲调优美,亲切感人。 革命民歌是解放前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在河北流传的歌曲。如反映义和团斗争的民歌:《红灯照》、《趁早加入义和团》、《打洋鬼子》、《只要齐心就好办》等,忠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人民的斗争风貌。 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河北人民创作了很多以革命斗争为题材的优秀民歌,以抗日为题材的《送郎参军》、《去当兵》、《打保运船》、《反扫荡》、《盘查通行证》、《埋地雷》、《献花》等民歌,有力地配合了打击日寇的斗争。在解放战争时期,河北到处唱着《李玉兰劝夫参军》。此外,如《质问蒋介石》、《保卫胜利果实》、《大军南下》等民歌,对宣传解放战争,也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埋葬了蒋家王朝,新中国成立后,河北人民从心眼里唱出了《共产党恩如山》、《朵朵葵花向太阳》的颂歌,抒发了人民群众对党的爱戴。建国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建设的崭新时代,河北人民精神振奋,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无比高涨,涌现出一大批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的新民歌,如《学习雷锋》、《光荣榜》、《唱唱咱公社好光景》、《贫下中农革命扛大旗》、《农业战线添人才》、《周总理来到隆尧县》、《总任务传万家》、《歌唱新宪法》等民歌,以奋发向上、乐观豪迈、明朗健康的格调,生动地反映出河北人民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比热爱,展现了河北人民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战斗风貌。
河北民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体裁有小调、劳动号子、山歌三大类。其他还有少量的儿歌及婚丧仪式歌曲和少数叫卖、生活音调等。
$(‘mp3_tPH’).innerHTML=AC_FL_RunContent(‘FlashVars’, ‘soundFile=http%3A%2F%2Fbbi.sdtvol.com%2Fuploadmedia%2Fsongs%2Finternational-enfant%2F18.mp3’, ‘width’, ‘290’, ‘height’, ’24’, ‘allowNetworking’, ‘internal’, ‘allowScriptAccess’, ‘never’, ‘src’, ‘static/image/common/player.swf’, ‘quality’, ‘high’, ‘bgcolor’, ‘#FFFFFF’, ‘menu’, ‘false’, ‘wmode’, ‘transparent’, ‘allowscriptaccess’, ‘none’, ‘allowNetworking’, ‘internal’);
小白菜 河北民歌
小白菜呀 地里黄呀
三两岁呀 没了娘呀
跟着爹爹 还好过呀
只怕爹爹 娶后娘呀
娶了后娘 三年半呀
生个弟弟 比我强呀
弟弟吃面 我喝汤呀
端起碗来 泪汪汪呀
亲娘想我 谁知道呀
我思亲娘 在梦中呀
桃花开花 杏花落呀
想起亲娘 一阵风呀
亲娘呀 亲娘呀
亲娘呀 亲娘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河北民歌] 小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