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一场定局,让一切化为最后的乌有,留给那些还存活在世上的人们的,多数都是些记忆、照片和故人遗物。不过现在科技和网络可能可以改变一些死亡定局:你的数码印记在你死后还会不朽地存在下去。一名来自洛杉矶的艺术家钻研的是人们离世后留下的数据可以如何利用,他创办了一家虚拟公司,名为“来世学会”(Hereafter Institute),来展示未来我们可能会以什么方式纪念逝去的故人。
“欢迎来到来世学会,有什么我可以帮助你的吗?”
来世学会既是科技公司,也是殡仪馆。顾客们来这里学习如何计划他们数码来生。
参与者卡罗莱纳•米兰达说:“我有朋友去世后,他们的脸书账号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活跃的,所以每年到他们生日的时候,脸书会说‘祝贺谁谁谁生日快乐’,这挺令人为难的,很难过。”
一个人去世后留下的大量的数码数据会何去何从?学会创始人加布里埃尔·巴西亚-科伦坡(Gabriel Barcia-Colombo)在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一个让人身临其境的艺术项目中探讨了这个问题。项目的参与者会体验一系列互动演示,展示在社交媒体年代如何处理死亡和科技。
他说:“这个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有自己的生命,问题是你想要怎样被人们记住?你要怎么处理你的科技?你想要自己控制,还是说你想要把这交给其他公司或其他人去处理你自己的回忆?”
在来世学会,视频影像可以被置于珠宝当中。数据可以被存入唱片,在“来世纪念碑”上播放。虚拟现实使人们可以造访他们逝去的爱人。对于巴西亚-科伦坡来说,他所在的这个人是他的祖父。
巴西亚-科伦坡说:“有了所有这些数据,和所有的视频会议,我们好像真的可以想起他们被感动的样子,听到笑话是什么反应,是怎么大笑的。所以能够再次看到他在这个重建的花园中行走,我很感动。”
参与者露西•雷多格利亚说:“见到自己所爱的人是有些困难、有些伤心的。”
另一位参与者卡罗莱纳•米兰达说:“这并不是对这个人的完美重塑。这还是比较数据化的,所以作为纪念,这是有用的,不过我认为,它不会让你有过于依恋的危险,因为它只是真人的替代品。”
演示的最后对人体进行了360度扫描,将其变成化身,让参与者参加了自己的葬礼。
来世学会可能只是一个艺术家的创作,但是参与者表示,这些想法并不是那么牵强,因为某人死后,在数码世界留下的记忆持久不衰,这种事情已经在发生了。
雷多格利亚说:“你会想要回到过去,看看他们的所有照片,你会想要给他们的家人写一条信息。”
米兰达说:“那些即兴出现的数码纪念园是存在的,我认为这意味着,现在即兴出现的东西可能有一天会正式化。我可不会感到惊讶。”
这个项目的目的是让人们思考这些可能性,想想在去世后他们希望如何处理自己的数码印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透过高科技镜头来看未来殡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