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帮助奥巴马赢得美国大选的微博(微型博客),今天再次受到中国举国上下的关注。据报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1日在官方的人民网上开通了微博,博主资料栏内标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这个ID自从注册后,即吸引了近两万名粉丝“坐等涛哥发微博”的热情,一度挤瘫网站,创造了中国微博诞生以来的最快访问纪录。
尽管有媒体从网站辗转证实,胡锦涛亲自开微博这一“爆炸性新闻”实际是网民对网站技术升级的一次误读,而且至22日晚该博主页面已消失,代之以微博的公共页面。有网民明确表示,对日理万机的国家主席“织围脖”(网民对写微博的别称)的内容并不期待,留言就是为了发一句拜年问候,且网民普遍认为这传递了中国高层人士倾听民意、关注民生的积极信号,有一种被认同的亲切感。
网络舆情作为一个载体,承载的是民众的参政意识和利益诉求。网络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一个缩短官民距离的重要平台,民主政治的助推器。各国政府高层越来越关注网络舆论。公开信息显示,美俄等国家领导人透过网络与民众进行互动持续多年,日本包括首相、总务相在内更有数十名“微博政客”。
而在拥有3.84亿网民的中国,从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公开邮箱收集议案、官员进网络聊天室与网民对话开始,网络就已走上政治舞台,成为官员与民众沟通的“桥梁”,百姓也日益习惯键盘加鼠标的参政议政形式,国家领导人此前“触网”收集民智亦不是新鲜事。
2008年6月,胡锦涛就曾上网与网民交流,被网民亲切称为“我们的网友胡锦涛”。温家宝也曾于2009年2月与网民“真心谈话”,掀起海内外一片关注热潮。更有网民自发成立了胡锦涛、温家宝的“粉丝”团,自称“什锦八宝饭”。
此次在中国“两会”召开前夕,胡锦涛赶时尚“织围脖”,虽然是一起小小的“乌龙事件”,但也映射出百姓对官方常态化听取网络舆情、开启网络多渠道征集民意的强烈呼声和渴望。
笔者以为,中南海倒是可以借此民气真正开通微博,顺应民意。而这也可对各级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关注民生起到垂范作用,让网络变成一条政策与民意均可顺畅传递的稳定渠道。
が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中南海何不借此民气真正开通微博 以顺畅官民沟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