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的法规意识和由此引发的形象问题,时不时有各种个案引出新话题,引起华人圈子热烈讨论。
法规包括法律、规则,就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法律、制度或章程,以此保证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秩序。但仅有法规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法规意识,即不仅仅知道法规是什么,还在于积极主动去遵守,让遵守法规真正成为每个人自觉的心理需求。
缺少法规意识的种种行为,凸现了饱受诟病的华侨华人素质问题。买卖盗版产品、违反交通规则、无照经营,还有一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如在公共场合不清理狗的排泄物等。这些情况往往引起居住国当地居民的不满,影响华人的整体形象。相对来说,移民时间长一点、受教育程度高一点的,在这方面会做得好一些。但也不尽然,例如前不久留美学生江海松(音)擅闯机场禁区事件,江海松是博士生,受的教育不可谓不高,但还是发生了这样令人遗憾的事。
在海外,华侨华人的素质和所做所为,都与华侨华人身份有关。如果有买卖盗版假货、无照经营等违反法规的行为,以及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胡乱插队,上厕所不冲水等不文明行为,在不知道具体姓名的情况下,居住国当地居民就只会说,华人如何如何。如果说个体的行为不能代表整体华人的形象,但个体行为积累多了,也就对华人形象造成了影响。
也有人认为媒体和普通人批评华人的行为特别强调华人的族裔身份,有种族歧视嫌疑,这实际上是有点反应过度。美国是一个多族裔的国家,媒体谈论某人或者某事通常都会提及族裔身份,例如详细报道车祸,通常都会提到当事人的族裔身份,这只是一种习惯的的表达方式,与种族歧视无关。族裔群体是现实存在的,以不要过分反应为好。
华人法规意识是每一个人要认真面对的大事。中国外交部等有关机构曾发布了《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提醒赴海外的中国人注意自身素质和形象;近来多个国家的海外华人团体发起“反违法,树新风,提高华人整体素质”活动,提醒海外华侨华人要成功融入居住国当地社会,加强修养和提高素质必不可少,也必须时时刻刻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