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拱墅区纪委参照香港廉署“喝咖啡”谈话制,在茶馆设立“喝茶谈话”包间——“清风阁”。出现7种情形,区纪委可启动“喝茶谈话”:党员干部本人申请,希望和组织谈心或说明问题、提供线索;区纪委常委同下级党政负责人进行廉政谈话;出现针对个别机关党员干部的不良传言、网帖等迹象的……拱墅区纪委称,如果在办公室里面对面地谈会给对方带来比较大的心理压力,“约喝茶”并不是启动调查程序,旨在互动交流、提醒解惑、关爱干部,促使党员干部干净干事。自去年6月份以来,拱墅区纪委已经与11位处级干部“喝茶谈话”。(3月2日《钱江晚报》)
香港廉署请官员“喝咖啡”,一杯杯的苦咖啡氤氲出了香港公务员廉洁高效的风气,现在,杭州拱墅区纪委请官员“喝茶”,联想到香港廉署“喝咖啡”的威力,纪委的“喝茶谈话”模式很容易带给人们兴奋的第一感觉,但深入了解之后,一种失望甚至不屑的负面情绪恐怕就会接踵而来。
“喝茶谈话”并不是调查程序,而仍属诫勉谈话程序的范畴,只能起到廉政教育和预警的作用,显然,这样的谈话在纪委的办公室也完全可以完成,在茶馆的包间进行的诫勉谈话可能在形式上更华丽了,更有创意,更有特点,也更能吸引人的眼球,但是较之办公室诫勉谈话到底能够产生多少额外的、新鲜的、独特的廉政教育预警作用?一杯清茶到底能够洗去多少腐败?估计拱墅区纪委很难给出答案。
按照拱墅区纪委的说法,纪委工作人员在办公室面对面的和官员谈话会给官员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而由于“喝茶谈话”的茶馆包间“环境不错,比较安静”,容易让被约谈的官员感到放松,敞开心扉,从而能够起到更好的教育警示作用。笔者以为,拱墅区纪委的想法未免有些天真。
“喝茶谈话”没有任何的强制性、约束性,被约谈官员并不会产生真正的畏惧,有的被约谈官员可能会产生触动,但如果被约谈官员真的涉嫌腐败,他们是绝不会因为优美的环境、轻松的氛围而傻乎乎地自我教育、自我警醒、自我整改甚而自我“招供”的,纪委提供的谈话模式再舒适惬意,涉嫌腐败的官员也会坚守自己的底线,该敞开心扉的无关紧要的内容,他们会敞开,但不该敞开心扉的实质内容,他们是会守口如瓶的。冀望以优美的环境、轻松的氛围来遏制腐败、促进廉政无异于痴人说梦,很不现实。
“喝咖啡”在香港之所以令一些腐败官员胆寒,主要是因为“喝咖啡”的地点在廉政公署办公室,是一种严格的调查处理程序,官员“喝咖啡”就意味着被查处。其实,纪检监察部门不管请官员“喝茶”还是“喝咖啡”,在哪里喝,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纪检监察部门的“喝茶”或“喝咖啡”活动贯彻了坚决的反腐决心,有真正的强制力、执行力、打击力,没有反腐决心,没有足够的反腐震慑力、打击力,即便纪检监察部门请官员到黄山上“喝茶”,也不会产生多少实质反腐作用。
厸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一杯“清茶”又能够洗去多少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