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资讯 > 国际新闻 > 正文

报告称中国外籍人才比例偏低,专家建议利用“移民红利”

                              

报告称中国外籍人才比例偏低,专家建议利用“移民红利”

          2015年3月19日,《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新书发布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国际移民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大,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外籍人士的比例仍很低,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0。3月19日发布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由此呼吁进一步开放国际人才流动,开发世界“移民红利”。

       这份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编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从2012年开始,已经连续三年发布。

中国国际移民正在增加

       报告指出,据联合国的估计,2013年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士为84.85万人,近十多年的年均增长率为3.9%,比1990—2000年的3%有所提高。英国汇丰集团2014年10月公布的《外派人员调查报告2014》显示,在“最吸引外籍人士居住的国家或地区”排名中,中国总体排名位列第三,仅次于瑞士和新加坡,超过了美国、日本、法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中国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较低的生活成本。

       报告同时认为,伴随中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各类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计划、政策的出台,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或者来华效果明显。截至2013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144.48万人,其中2013年有35.35万留学人员回国,同比增长近三成。2013年,“千人计划”引进人才达4183人,同比增加超过1/4。2013年,公安部批准1402人获得“绿卡”,比2012年增长16%以上。

外籍人士比例仍旧很低

       尽管如此,中国外籍人才的比例仍低于世界水平。据联合国估计2013年,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员共84.85万人,占中国总人口的0.06%,基本上为世界最低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8%,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2%,甚至低于最不发达国家的1.2%。就连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这一数字也达到了0.4%,为中国的数倍。

       报告指出,“移民红利”在发达国家科技和经济领域的作用突出。如1960年至2013年,美国有72名移民科学家得奖,占美国诺贝尔获奖者的1/4左右。在创业方面,移民表现尤为突出,美国市值前50名的上市公司中,有近一半是移民创建或共同创建。根据新加坡贸工部的统计,20世纪90年代,外籍人士对新加坡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1%,其中37%来自有专业技术的白领阶层。

       报告建议,过去三十年,我国依靠破除限制国内人口流动的户籍、身份等障碍,收获了国内2亿多城乡人口流动的红利;随着我国成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国,中国应该进一步开放国际人才流动,开发世界“移民红利”推动未来30年的发展。

中国吸引外籍移民要做什

       报告主编、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王辉耀博士表示,尽管吸引移民有着显著“红利”,但我国移民政策仍比较保守。在很多发达国家每年发出10万张“绿卡”的情况下,我国自2004年实施绿卡制度至2013年,仅有7356人获批。而且,不同于很多国家,中国的绿卡不能在海外的使领馆申请,必须身在中国才能申请。

报告称中国外籍人才比例偏低,专家建议利用“移民红利”

             报告主编王辉耀博士

       报告副主编、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国福博士指出,中国现有的政策不允许留学生在华学习期间实习,毕业后也无法以求职为目的拿到短期签证,这与国际上普遍的做法不同,降低了留学生来华学习的积极性。

       除了吸引国际移民之外,对移民融入中国和对非常规移民的管理方面,报告也提出了建议。刘国福指出,根据各国经验,当一个国家国民收入达到周边国家的五倍,将有大量低收入移民涌入,随着中国经济力量的提升,将有越来越多的移民进入中国,近期将主要是一些收入较低的国家,如非洲、东南亚等国。

       对此,首先应正视移民给社会管理带来的挑战和风险,从思想观念和制度安排上,对外来移民及时作出相应的安排。对于合法移民,应积极提供服务,创造良好环境,增进国内公民与移民的相互理解,使移民尽快融入,消除文化隔阂和排外情绪。对于非常规移民,则可借鉴国际经验,分阶层对待,对于工作时间短的人员依法遣返回国;同时,加快完善外籍人才的管理,减少“运动式”的打击,加强常态性管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报告称中国外籍人才比例偏低,专家建议利用“移民红利”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