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社区 > 奇闻网谈 > 正文

崔永元微博曝教育官员“冒充”乡村教师进京

  说是主办方“通知有误”,在笔者看来,解释为习惯性“理解有误”可能更贴切:他们怎么会想到,培训还要核查身份呢。
  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在微博上曝光8人冒充乡村教师,参加由崔永元公益基金会举办的乡村教师培训班。这8人来自黑龙江省北安市和伊春市,任教育局副局长、主任和小学校长等职务。(《新京报》8月20日)
  作为主办方,崔永元要求相关责任人退回他们已经消耗的费用,并将在调查后向公众交代清楚这些人如何进入乡村教师培训行列的,这是对慈善事业负责。然而,这一事件还反映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教育官员和学校领导,长期以来“霸占”所有培训机会,将其作为一种“培训福利”,这次崔永元做得比较“狠”,但即便如此,被“请出”的“假冒乡村教师”,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原因是“每年都来两次北京”。
  官员们说“每年都来京两次”,传递的意思是,他们参加这个培训,不是为了获得到京的机会,可这却露出了马脚,作为地区教育局负责人和学校领导,怎么有这么多机会来京?其他到京的机会,是不是也是借培训之名呢?多一次到北京,对于他们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大事,可问题是,他们已有那么多的“培训机会”,却连一次也不错过,不愿意给一线的教师。
  近年来,从政府部门到社会教育机构、公益组织,都推出或收费或纯公益的培训项目。但参加培训却在基层出现异化,变为专属领导的奖励、福利,类似于公款旅游机会。对于收费的培训项目,由于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付费,普通老师难有份,培训机会就在领导们中“轮”,领导们往往一年轮到多次;而公益的培训项目,领导们甚至根本就不告诉老师,就留给了自己。有几名被“请出”的不承认自己弄虚作假,说是主办方“通知有误”,在笔者看来,解释为习惯性“理解有误”可能更贴切:他们怎么会想到,培训还要核查身份呢。
  还有的培训组织本身,也针对现实的“需求”,去迎合地方教育部门领导、学校领导的口味,10天的培训,可能只有一天的讲课内容,其他都是“实践”,而所谓“实践”,就是游山玩水。如此一来,培训无疑就是旅游的代名词。
  记得去年,教育部曾发布消息,中国计划在未来三年组织“上万名”中小学校长到国外培训,让他们去了解国外的基础教育是怎么让孩子们更加快乐地学习的,可以从中找到为中小学生减负等方面的经验。这引发激烈的争议,不少反对者指出,这就是给中小学校长创造公款出国的机会。
  崔永元公益基金对“冒充乡村教师”不留情面的打假,让人出了一个恶气。可如果“冒牌乡村教师”碰上的不是崔永元,他们会那么轻易现出原形吗?这一次现出原形后,他们却毫发无损,那么下一次,他们是否会故伎重演?对于教育官员和学校领导的霸占“培训福利”,不能再熟视无睹了。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崔永元微博曝教育官员“冒充”乡村教师进京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