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委巡视组赴宜昌市秭归县巡视,当地既有欢喜又有愁。欢喜的是有机会向上级领导反映问题并得到重视,发愁的则是,13个人,20余天,开销80.19万元。相当于200多名秭归农民全年收入的总和,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如何埋单?(9月14日《人民网》)
巡视制度,是我党一种内部自我监督模式,无论是程序正义还是实质正义,都不能打一点折扣。现如今,巡视组自身就出现了吃拿卡要的嫌疑,这还如何能保证巡视的质量和效果。该起新闻反映的问题涉及到行政领域一个新角落,引起的社会反响更是波涛汹涌。有关部门及时介入调查,还广大公众一个知情权,责无旁贷、刻不容缓。
事件曝光后,秭归县第一时间出来解释:这80多万元,包括县政府历年的接待费。但究竟是从哪一年开始“历”,“历”了多少年,语焉不详,如此说法,不但失去了公信,还很有些此地无银的意味。
退一步讲,即使这些费用中确实存在往年账,那此次赠送巡视组的礼品清单,又作何解释。从新闻中得知,礼品一项总额113477元。包括给巡视组成员每人一件衬衫,共9件,总价8100元;15件运动服,总价40297元;24双当地特色布鞋,总价10080元。一件衬衫近千元,一双布鞋数百元,显而易见都是品牌。巡视组外出巡视,是一种公职行为,无论按照党纪还是国法,都禁止收受任何礼品。这一点,从巡视组的组成成员行政级别(均是处级、厅级)来看,应该烂熟于心,而作为被巡视对象,于公于私,更应该“避嫌”。但现如今,无论是送礼的,还是收礼的,彼此心照不宣,配合默契。
尤值得一提的是,在明细表中,还有一项12.35万元的巡视组外出旅游开销(租赁一艘旅游船,除了欣赏长江三峡,还在重庆、四川广安等地游览)。既然是巡视,深入基层,当为第一要义,跟游山玩水毫不沾边。即使需要坐船,也不用租赁,随着一些运营船只出行即可,为何还要花重金“包船”。
最后,秭归县购买的所有办公用品,都是公物。巡视组最多有使用的权力,岂能将其据为己有。但现实却是,巡视组离开时,将平板电脑裹挟而去。当然,这肯定不是“偷”也不是“抢”,而是秭归县的一点小小“心意”。因此,面对舆情质疑,对于礼品、手机、平板电脑等开销,秭归县三缄其口。而巡视组离去三个月后,秭归县委书记和负责接待的县委办公室主任,都获得了被擢升提拔的仕途好事,这就更让人浮想联翩:这究竟是体察民情,还是考察干部。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秭归县接待巡视组出手阔绰,确实令人有些瞠目和愤怒。但是,折射出巡视制度内部的诸多潜规则,却具有很大的代表性,中央决策层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尽快封堵各种制度漏洞,减少此类巡视扰民事件的发生。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80多万元巡视费,折射多少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