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国“两会”结束次日,备受争议的薄熙来突然被免去重庆市委书记的职位,改由中共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并且由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特地赶赴重庆市召开领导干部大会说明这次人事调整的原因。对于这样一则有震撼力的新闻,海外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分析,然而,凤凰网上对此的展现则显得很可怜,在醒目位置只给了几条新华社的通稿。
原来事出有因。据悉,凤凰在“两会”期间为重庆代言王立军案,引得中央极为震怒。这样投机倒把的行为,恰恰暴露了凤凰对于内地政治文化及媒体生态环境的不了解。如果凤凰还单纯的认为,搞一点“爆料”就可以搏出位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试问,如果都不了解内地文化,不理解政府的思维,又如何把握时政新闻的脉络呢?
凤凰•重庆v周瑜•黄盖
在王立军事件发生后,就连原本力挺薄熙来的的新加坡《联合早报》都开始与重庆保持距离,而凤凰突然冲到一线,替代前者成为重庆进行海外舆论攻防的重要工具。特别在“两会”期间,凤凰摇身成为重庆官方对外吹风的重要平台,重庆市主要党政官员,如市长黄奇帆、政法委书记刘光磊等先后通过凤凰发声。而凤凰内部据称也接到公司高层要求,涉渝相关报道都要以正面为主。
在3月5日“两会”召开首日,凤凰网还特别安排在头条放置早已准备好的黄奇帆关于王立军事件的专访视频报道。2月28日,由凤凰网主办的“2012t>金凤凰金融盛典”在北京召开,在同级别参会官员中,黄奇帆是唯一一位被“邀请”参加该活动的地方政府高官。活动期间,黄奇帆接受凤凰记者专访,所谈话题是和本次“盛典”主题毫无关系的王立军事件。但这一专访视频在当时并未发布,而被刻意安排在了3月5日“两会”召开之日。因为黄奇帆的特殊身份,他既是王立军的直接上级,也是王立军事件的直接当事人,这些说法立刻引起舆论轰动,被解读为官方立场和官方“辟谣“版本。
这么做,凤凰和重庆方面各有盘算,就如同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自王立军事件后,薄熙来及重庆政府的声望急转直下,为应付舆论上极端被动的尴尬局面,重庆方面由政府牵线,迅速和凤凰达成交易,继续沿袭几年前控制华文媒体手法,透过投放大量商业赞助,换取有利重庆的舆论报道。而作为回报,凤凰则利用旗下媒体资源为重庆提供舆论支持。
这一手是仿效美国的舆论操纵与信息控制。在企业的赞助下,美国的一些研究人员与研究机构常常向某些科学结论挑战。在科学研究的幌子下,他们推翻了一些早已有了公认的常识。比如,他们说全球气候变暖是尚未有定论的研究,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暖不一定有关系。而这些研究是由美国的石油公司资助的。他们利用控制舆论,通过企业赞助研究的办法,他们制造出大量的“科研成果”,然后又拿这些“科学论据”来影响舆论,以达到他们的目的。
其实,凤凰和重庆政府早有“渊源”。去年7月时,凤凰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常务副行政总裁崔强,执行副总裁、中文台台长王纪言,资讯台副台长吴小莉一行数人,到重庆参观访问,接受了薄熙来的会见。
凤凰卫视整个决策层这么大的队伍,到内地访问一个城市,这在以往似乎并不多见。不仅如此,刘长乐赞誉重庆是“正在‘雄起’的热土”,表态将加大宣传力度、多替重庆说“好话”,还在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与薄熙来同台演唱《在太行山上》、《共和国之恋》两首红歌。去年9月,凤凰网副总编辑吴海鹏参加“争睹重庆全国知名网站老总重庆行”时还公开表示。每天都有1条重庆新闻通过凤凰传世界。吴海鹏亲口表示,在凤凰网上,每天都有1条重庆新闻,几乎每3天就有1条上首页,“曝光度”高于同类其他城市。
上不“达”天,下不“着”地
凤凰为重庆代言王立军案,中央高层对此非常恼火。消息人士向多维新闻透露,这一情况通过每日简报向中央汇报后,立刻引发中央高层警惕。该消息人士甚至用“极为震怒”四字来表述中央高层领导的严厉态度,并且已要求相关部门通知凤凰高层,责令凤凰立刻撤销这一视频报道,消除影响。果然,这一“短命”视频被迅速拿下并消匿处理。
据消息人士告知,中央愤怒主要是因为王立军事件还在调查中,具体细节尚未证实,事件性质亦尚未确定。 而黄奇帆借凤凰抢先发声,不仅可能影响事件调查,在未来正式调查结论出台后,如果实际情况和黄的表述有出入,黄奇帆这种先入为主的说法更会陷中央于被动境地。“和重庆这些年的动作一样,会倒逼中央调整调查结论,做出有利于重庆的表述。”
原本自王立军事件后,北京方面有意低调处理,留意中国内地媒体就不难发现,与此相关联的报道慎之又慎,基本都援引新华社的报道,就连重庆官方媒体《重庆日报》报道薄熙来的日常工作情况都会刻意延后报道。暂不说没有洞悉到中央的精神,难道连观察同行操作也被忽略了吗?可见,不是凤凰对于内地政治及媒体生态环境太不了解,就是压根想打个擦边球,打着投机倒把的算盘。
结果就是押错了宝。从那之后,与重庆有关报道果然在凤凰上的曝光率直线下降。包括3月8日薄熙来无故缺席人大会议、9日薄熙来将出席重庆团开放会,海外各大媒体都是头条位置予以报道,而凤凰上却一片“静悄悄”。甚至就连重庆媒体开放日,凤凰记者亲历现场的新闻报道也未在当日凤凰的首屏要闻区显示。
如果说这次在重庆问题的处理上,还着实需要些政治觉悟的话,那么,凤凰“半阴半阳”的做派,就是更加低级的问题。举例来说,台湾大选时,凤凰视频画面中,一位中国主播,说着半吊子中文,播报着台湾的选举进程,却在画面中间最上方,用大大的英文写着“TAIWAN ELECTION”。对内地受众,把自己包装成海外电视台,对海外观众,又把自己包装成一个中国通。这种中、西混杂,不伦不类的包装方式,实在感觉很憋足。
凤凰未来的尴尬
一些人已经开始对凤凰感到失望,认为它越来越主流,越来越“大陆化”。这个问题,刘长乐自己也清楚。据悉,刘长乐曾经把凤凰卫视归结为“一个香港人看起来不像香港电视台、台湾人看起来不像台湾电视台、大陆人看起来更不像大陆电视台的凤凰卫视”。
其实,作为唯一获准在中国内地播出的民营华语电视台,凤凰卫视原本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并且,刘长乐原先在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谋到一份军事记者的工作,并一路做到了主管职位。这种职务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宣传,并与高官政要搞好关系,这为刘长乐搭建了一个关系网。当然,这也无形让凤凰套上了枷锁。一方面经常能得到一些消息来源,一方面也明白不能“犯规”,也很愿意去“听话”,然而,媒体总是希望有“闪亮点”,这个时候,凤凰就完全失去了判断能力,不懂得如何拿捏、如何操作,完全失去了神鸟凤凰的灵性。所以,现在展现出来的凤凰,要不就是着新华社的通稿,要不就是像这次处理重庆两会报道一样“冒进”。
难道凤凰这么一个有相当资历的媒体,还没有能够明白,今天处理中国的新闻,特别是政治新闻,已经不能光凭关系,有点爆料就可以了的,更不可能靠着关系去“押宝”,像这次对黄奇帆专访的视频这样,押对了,就是一大独家,而往往这样的结果就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就像现在这样。
今天的中国已经不一样了,那么对中国新闻的报道也应该与时俱进。特别在对时政新闻的处理上,需要更好地了解内地,理解内地政府的思维,在对历史的了解、文化的认识、知识的掌握的基础上,去看透过去一段时间真正发生了什么,并告诉人们未来会发生什么,对政经大事的嗅觉,加上扎实的分析判断。从长远看,一个媒体能否令人看重,越来越不凭“胆量”,偶尔投机地踩踩“红线”,而是要看真正的功用,而这种功用绝不是供人“发泄”,而是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趋势。
サ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凤凰报道重庆押错宝引中央震怒 凸显不懂中国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