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资讯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共承认社会管理滞后

中共最高决策机构中共中央政治局昨天承认,中国目前的社会管理模式滞后于现实,有关工作在当前“更为艰巨繁重”,凸显当局在社会管理方面遇到的压力。

  在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潜藏于官方表面维稳成功景象底下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昨天由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了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

强调社会管理要创新

  新华社引述会议称,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中国社会管理在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十分紧迫又需要长期努力”,提出要“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方法创新”。

  据报道,会议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其有关党、国和人民的表述排序,反映了它对有关工作的重视程度及背后的一贯思维模式。对于现有的管理体系,会议提出的评价是:“社会管理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

  官方长期以来形容中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说明国内正在面对治理挑战和难度。尤其是在社会剧烈转型的这个时期,社会矛盾触点多、燃点低、处理难的特点也愈发突出。往往在事件平息后,对于政府的行政体制、公共管理方式的思考与争议仍然持续,由此引发的政治参与与民主管理的热情日渐高涨。

  如上周江西抚州发生的恐怖连环爆炸,以及过去一周在内蒙古自治区发生的示威事件,所凸显的上访和拆迁控诉极端化与复杂民怨,包括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民族焦虑和生活环境冲击,都指向执政当局必须更好地管理新形势下的社会动态。

  胡锦涛今年2月在中央党校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胡锦涛当时也表明,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 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有关工作方向在昨天的政治局会议上再次被提出,会议也再次表明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通过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和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有效应对社会风险。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此时显然已被摆在官方议程的重要位置。今年5月初,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刊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2月与胡锦涛在同一个党校研讨班场合的谈话文章。其中表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改革”,“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考虑”。

  中央政法委是中共负责司法、执法工作的领导部门。对于如何推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文章说,“必须正确处理发挥传统优势同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关系,绝不能全盘否定过去,推倒重来,另搞一套。”

  文章指出,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日益强烈,这些都给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呼吁社会管理者把领导社会管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经常分析经济形势那样,经常分析社会形势”。

  文章提出“要学会更多地运用民主的方式、群众路线的方式、说服教育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地沟通、协商、协调、引导等办法进行社会管理”,同时也“要综合运用经济调节、行政管理、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

  另外,在北非和中东近期涌动的民主化浪潮下,中共加强社会管理的态度也更加强调其统治的合法性。

  中共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周本顺在近期《求是》杂志上撰文警告,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防止落入某些西方国家为中国设计的“公民社会陷阱”。他不赞同“小政府、大社会”观念,也反对将社会组织视为独立于政府社会管理体系的第三部门,反映在“维稳”思维主导下,中共高层提出社会管理创新,并不意味着让社会有更大的自主空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中共承认社会管理滞后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