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有1.8亿个适龄单身男女,剩男剩女的私人感情问题,已成电视红娘和婚恋市场的一大商机。不过,大多相亲节目为拼收视率而走综艺化路线,能发挥多大的相亲功能是个大问号。
相亲节目曾红火过
在北京随便打开电视,都能看到一大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幸福来敲门》、《爱情连连看》、《我们约会吧》等等,想像中羞涩腼腆的男女相亲活动,在电子媒体的包装和炒作下,摇身成了男女大胆表白的娱乐节目。另有节目组看准中国传统相亲逃不脱父母干预,还推出了“带着妈妈去相亲”的节目。
其实,上世纪90年代中国曾掀起电视红娘热,知名节目包括北京电视台打造的《今晚我们相识》、台湾中视的《非常男女》和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等,在高峰期全中国还有近30多档相亲节目。不过,因为竞争太激烈,这一类节目的收视率难维持在高点,最终难逃停播的命运。
2010年,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相亲节目的带动下,电视红娘热又涌现了。24位女嘉宾和一位男嘉宾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激出精彩的议题交锋,抓住观众的口味也增强节目的娱乐性。
不过,《非诚勿扰》倡导的是“只创造邂逅,不包办爱情”,参加节目的嘉宾更多不是找结婚对象,而是要表演和搏出位,也有分析指好些嘉宾可能都是“托”(特意安排)。想要寻找婚恋对象的人,对电视红娘也略有迟疑。
相亲节目综艺化
在北京居住的河南人徐萍(25岁,待业)认为,相亲更能找到一个门当户对的对象,可以更好地照顾婚姻中现实和物质的一面,不过对于电视相亲,炒作成分多些,从来没想过要参加。她受访时质疑:“女嘉宾个个那么漂亮,条件很好,怎么找不到对象?”
《非诚勿扰》曾成功制造“宝马女”的话题,该节目一女嘉宾被男嘉宾询问:“你愿意和我一起骑自行车逛街吗?”结果该女回答:“我更喜欢坐在宝马里哭泣”,制造了相亲女多为拜金女的社会议题。因为女嘉宾谈话劲爆,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和党机关报《人民日报》曾同时发文笔伐声讨相亲节目太过低俗。
情感专家苏芩指出,“电视节目就是节目,跟相亲没有任何关系,虽然它们号称是服务类节目,但是实际上一点都不服务,其实更多是一种娱乐的路线。中国女孩子其实也没有那么夸张,择偶要求不是这么不讲理,那个宝马女孩也很多时候做节目还是坐公交车去的”。
相亲只被当作是电视节目的噱头和法宝,它又能为多少男女牵成红线呢?
据报道,有网友算过账,以 《非诚勿扰》为例,自去年1月开播以来,每期有12位女嘉宾和5位男嘉宾登场,截至目前共有超过1000人次上节目,现场成功牵手的男女超过 100对,但结婚的只有1对。
最近有个美国人上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节目相亲后,在美国主流媒体上发表评论性文章称,为中国电视相亲秀“故意羞辱人,并看重物质”,“在相亲秀光彩浮夸的表面之下,这档节目更像是老生常谈的中外文化碰撞”。
《天天向上》节目组则回应说,是美国人搞错了,“我们是综艺节目不是相亲节目” 。
不管是真相亲还是假相亲,电视节目收视率稳增不降,才是节目组要的。而电视相亲节目长期受观众青睐也带旺了婚恋网站,两者联手搞活动,达到互惠双赢的效果。
婚恋网站每年有2000万潜在客户
据报道,中国五大相亲网站之一的百合网CEO田范江说,中国每年有2000万的单身男女成为婚恋网站的潜在客户。2010年,已经为“找对象”在婚恋网站付费的人数就达到300多万,哪怕仅按看信费用的中间值计算,2010年单身男女便有近10亿元(人民币,下同,1.9亿新元)花在婚恋网站“找对象”上。
另有报道指,中国的网络交友市场正以每年60%的数字增长,有婚恋网站的年收入从2007年的数百万元,升至2009年的8000万元,今年收入已突破亿元。而随着中国国内婚恋网站IPO的脚步越来越近,越来越多的投资人亦看好网络红娘的发展潜力。
不过,由于新式婚介市场还未很好的规范化,其中的配对运作无法尽善尽美。近日,就有一相亲网站被几十位女会员集体诉讼,指网站对会员审核流程不严,令当事人感情受骗。
即使不注册成为相亲网站会员,任何人都能通过网站的搜索,瞄过部分男女会员的基本资料和照片。他们的所在地不只局限在中国大陆,还包括了港澳台及国外,其中也包括了在新加坡的大陆人。
来自台湾、在上海生活8年的心理咨询师张怡筠分析说,以大中华区来说,整个焦点现在都在中国大陆,所以婚恋的选择也会因此往这边靠近,很多人不排斥甚至向往来大陆生活,所以也把大陆的单身女性列入考虑对象。
她说:“在台湾也蛮明显,很多男士不容易找到好对象,他们也希望扩大他们的范围,另外似乎大家还有一种感觉,也可能是错觉,感觉大陆女性对港澳台的男性也比较好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受商业利益推动 中国电视与网络大发红娘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