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国家海洋局网站发布的消息,2013年2月18日8时许,中国海监50、46、66船编队继续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航。日本媒体的报道印证了这一消息,《环球时报》引述日本《读卖新闻》的消息称,18日上午8时54分至9时17分,中国3艘海监船相继进入钓鱼岛领海,并环绕钓鱼岛航行约5小时,“海监50”距岛最近时仅约1公里。
中日钓鱼岛争端爆发以来,中国公务船已经实现从偶尔突破钓鱼岛12海里到常态化突破钓鱼岛12海里巡航的转变。2月15日,中国海监船编队曾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航,当天9时50分,海监50船行驶在距离钓鱼岛主岛3海里的位置,跟随的中国官媒央视记者近距离全景拍摄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全貌。但中国公务船巡航至距钓鱼岛1公里还是首次。
钓鱼岛虽一直被日本视为独家禁地,但是中国彰显钓鱼岛主权的行动也在按计划进行。此前中国海监飞机和数十架战机飞近钓鱼岛已经表明中国实在了在钓鱼岛空域的存在,至此在钓鱼岛主岛和领空彰显主权提上日程。从钓鱼岛领海12海里到3海里到1公里,中国的渐进式接近主岛,实现登岛的意图显而易见。
另一方面,从2012年7月中旬中国渔政船首次突破钓鱼岛12海里巡航到2012年9月中国海监船渔政船交叉出入钓鱼岛12海里,这期间中日历经长时间的外交和海上较量。而目前中国在短时间内从钓鱼岛3海里巡航至1公里处在时机上显得与众不同。在中日因火控雷达事件争执不下,日本将申遗钓鱼岛巩固管辖权的背景下,中国公务船紧急直逼钓鱼岛主岛也意在对日本实施警告威慑。
据悉,在1月份,安倍对缓解钓鱼岛问题表现积极,从鸠山由纪夫到山口那津男,再到村山富市、加藤纮一,日本政要接连访华。外界一度认为这些是中日关系将出现融冰的迹象。但事实上,安倍政府仍然在国有化钓鱼岛、突破和平宪法等问题上一意孤行。
其一,2013年2月3日,日本冲绳县石垣市向日本政府提出将钓鱼岛列入日本拟申请的“奄美·琉球”世界自然遗产项目打包申遗,并准备为申遗对钓鱼岛进行实地调查。缔约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项目,前提条件是对所申报的对象拥有主权。日本将钓鱼岛隐藏在“奄美·琉球”项目中进行申遗实际上是强调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意图通过申遗获得联合国的承认。
其二,朝鲜核试验之后,日本强力应对声称修改和平宪法谋求先发制人的权力。2月13日,安倍在参加电视节目时表示,在暂定2月访美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时,将告知奥巴马日方拟加速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的修改宪法解释相关讨论,在突破二战战后秩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此外,中国舰艇编队在国际水域进行正常训练,日本尾随跟踪其实是一种挑衅行为。尽管中国军方坚称没有对日本启用火控雷达,日本国内还在炒作“雷达事件”。日本杂志《周刊邮报》3月1日号爆料称,中国军方早在一年前就对日本海上自卫队的P-30巡逻机进行过雷达照射,但当时的民主党政权和现在的日本政府都没有对外公布。报道称,2012年9月,警戒中国渔船的日本自卫队护卫舰曾受到过中国方面的雷达照射,日本政府没有对外公布完全是对中国的过分“照顾”。
对此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海外版18日发表望海楼评论文章称,最近日本的F—15J战机距离中国运—8巡逻机翼间距离只有5米,稍有差池就会机毁人亡。凭什么东海的游戏规则只能日本一家说了算,“在东海,我们要给日本人立规矩——远离中国的安全范围”。
中共喉舌《人民日报》曾在安倍所在自民党当选首相之后就发表署名“钟声”的评论文章,给日本划下三道红线:参拜靖国神社问题、钓鱼岛问题、和平宪法问题均为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容不得半点含糊。参拜靖国神社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否定,改变领土归属是动摇战后国际秩序安排的基石,修改和平宪法是对亚洲和平稳定的冲击。而此时日本对钓鱼岛主权展开攻势、对修改宪法的不遗余力摆明了无视中国的底线。这也印证了多维曾在《习近平不应该接山口亲笔信》一文中的观点,安倍并没有改善中日关系的诚意。
中国外交部18日的回应仍称希望日方在有关问题上能够正视历史和现实,使两国关系尽快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国仍然对日本不遵守诺言和挑战中国红线的不满,中日之间仍然维持着对立的现状。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1公里处巡航,仅差一步就可登岛,是再次强调中国主权,向日本表明中国对钓鱼岛伸手可及,望日本认清现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中国海监船首进钓鱼岛1公里巡航 直逼登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