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社区 > 人在他乡 > 正文

泰国11名工匠:将泰国之美留在洛阳

泰国11名工匠:将泰国之美留在洛阳



泰国工匠刷水泥浆不用刷子,而是用毛笔细细勾勒。

泰国11名工匠:将泰国之美留在洛阳

像这样一个大门,光上面的雕饰,这些工匠就要雕好几个月。

泰国11名工匠:将泰国之美留在洛阳

从模具里取出的雕饰,要经过多次细致修整,才能用到建筑上。
  昨天白马寺泰国风格佛殿的建造情况,高耸的塔尖、镏金的山门佛……给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这些泰国风格佛殿建筑,除了主体部分由中国工人修建外,漂亮的外饰都是泰国工人做的。
  为了建造原汁原味的泰国风格佛殿,先后有11名泰国工匠来到白马寺参与佛殿修建。据悉,他们在泰国都是专门从事寺庙建筑的工人,他们来中国,是受泰国一个建筑公司的委派。他们在中国的各项费用全部由泰方负责,寺院负责安排他们的生活起居。
  他们在洛阳生活习惯吗?他们是如何工作的?14日,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近这些把泰国之美带到洛阳的人。
  1 慢工出细活,雕刻大门像做艺术品

  14日9时前后,记者来到位于白马寺内西部的泰国风格佛殿建设工地,还未进门,就看到泰国风格佛殿上高耸的金黄色塔尖。
  记者发现,不少游客都是在远处看到塔尖后到围墙外参观、拍照的。
  白马寺景区后勤张银峰说,泰国风格佛殿虽还没有对外开放,但不少游客依然隔着开放式的栏杆,欣赏具有浓郁泰国风格的佛殿和舍利塔。大门外一对镏金马,更是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眼球。
  “漂亮吧,像这个大门,仅上面的雕饰,这些泰国工匠就足足雕了3个月!”张银峰说,泰国风格佛殿内所有建筑的主体都是由本地工人建设的,但本地工人不懂泰国建筑的风格,所以只能按图纸建起大致轮廓,塔尖、雕饰等须让泰国工匠做。
  说起泰国工匠,张银峰伸出大拇指说:“他们真不赖,干起活儿来,那股认真、细致劲儿,实在让人佩服!”据他介绍,即使工期再紧,这些泰国工匠都“不紧不慢”,干起活儿来“气定神闲”,特别是镶嵌大门上的尖顶装饰、勾勒火焰纹时,工匠们仿佛是在“侍弄”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连刷水泥浆都不用刷子,而是用毛笔,所以,一个大门,11个人要干3个多月才能做好。
  2 每天工作10小时,烈日暴晒也不休息

  泰国工匠和咱们本地的工人有啥不一样?
  张银峰说,泰国工人习惯在中午工作,即使烈日暴晒,他们也不会休息,每天6时30分前后开始工作,11时30分吃午饭,13时前后继续工作,直到18时,他们才下班,平均每天工作10个小时左右。
  为什么要在中午顶着烈日工作?原来,泰国地处热带,平时天气很热,他们已经习惯在高温下作业,来到洛阳后,他们对这边“凉爽”的天气反而不习惯。
  翻译赵云婷说,前几天下雨时,不少工匠都抱怨“太凉了”,“冻”得他们无法工作。去年冬季,因天气太冷,他们难以忍受,不得不集体回国。
  “不过,他们的工作态度确实让人敬佩。”赵云婷说,泰国是一个佛教历史悠久的国家,全国有近95%的民众是佛教徒。在这样的国度里,能亲手修建佛殿,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被派往国外修建这么一座具有影响力的佛殿,更是一个佛教徒的光荣,因此,这些工匠干起活儿来十分认真。
  “用‘苛刻’来形容他们的工作态度,一点儿都不过分,所以这些建筑恢宏大气却不失典雅、精致。” 赵云婷说。
  3 技术个顶个儿好 有人在泰国还小有名气

  在泰国风格佛殿的西大门处,5名泰国工匠正在脚手架上工作,赵云婷不时与他们交流。
  看到有人过来,一名泰国工匠老远就用有些蹩脚的汉语吆喝:“你好,吃了没?”张银峰向脚手架上的人挥挥手,对方看到后,朝他笑了笑。
  张银峰说,打招呼的小伙子叫manot,中文名叫王志勇。由于语言不通,他们与中国人见面,只能用这种简单的方式互相问候。
  翻译赵云婷是广西桂林人,平时她和这些泰国工匠接触较多,工匠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都是她从外面买回来的。
  赵云婷说,截至目前,已先后有11名泰国工匠来白马寺修建泰国风格佛殿了。他们要轮流回家,一般情况下,在这里工作的人维持在10人左右。最近由于签证到期,部分工匠回泰国了。14日记者采访时,这里有7名泰国工匠。
  赵云婷说,这些工匠,在泰国都是从事寺庙建筑工作的专业人员,技术精湛,手艺一流,有的人在泰国还小有名气。
  “别看王志勇年纪不大,在水电技术方面,他可是专家。”赵云婷告诉我们,这里的泰国工匠虽然不多,但他们分工明确,每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有人负责门上的花纹装饰,有人负责模具的制造、打磨,还有人专门做技术指导,负责图纸的解读和水电线路的安装。
  据了解,这些泰国工匠,都是第一次来中国。刚到洛阳时,他们几乎不会说汉语,为了方便交流,泰国方面专门给他们请了一名翻译。现在,他们已经会一些基本的生活用语了。
  4 由于语言不通,他们喜欢“宅”在宿舍里

  “虽然语言不通,但他们很热情,只要见到外人,他们就会主动打招呼,不失时机地练习汉语。”赵云婷说,一年下来,寺院里不少师父都和他们成了朋友。不过,他们平时很少去市区,甚至连庙门都很少出,喜欢“宅”在宿舍里。
  他们的宿舍,就在离工地不远的寺庙客房区,大宿舍6个人住,小宿舍2个人住,每个宿舍都有空调,大宿舍还有一部影碟机。
  “影碟机是他们唯一的娱乐设施。”赵云婷说,由于语言不通,他们看不懂中国的电视节目,所以一到晚上,他们就会聚在一起聊天、看电影,录影带都是他们从泰国带过来的。没有新电影的时候,他们就把看过的电影再看一遍,直到休息。
  除了与外界沟通少,生活比较单调外,泰国工匠对这里的伙食还是比较满意的。现在,他们已经习惯喝豆浆、吃油条,而且,他们还学会了用筷子。
  让他们感到不适的是,这里的饭菜太清淡,没有泰国食物的辣味儿。为此,寺里的师父专门给他们配制了辣椒酱。
  谈及对洛阳的感受,王志勇说,洛阳的车鸣声太大,经常半夜把他们吵醒;在泰国,司机不会经常按喇叭,而且汽车的鸣笛声非常小。“不过,白马寺非常漂亮!”王志勇笑着说。

ㄜ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泰国11名工匠:将泰国之美留在洛阳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