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零售数据(线下关店潮 & 电商亮眼的数据)
2016年,无论国内国外,门店关店似乎成为一种风潮。
沃尔玛累计关店 11家
百佳超市 累计关店7 家
华润万家 累计关店68家
曾经的中国服装大王,以一句“不走寻常路”代言感染几代人的美特斯邦威,3年之间关店1500家
这个关店狂潮是一个席卷全球的狂潮, 梅西百货业逃不过这个厄运。2015年关店14家, 2016年, 关店30家。
而与线下传统零售一篇哀鸿遍野相反, 线上零售则是风生水起,步步高升。
天猫双11以1207亿的最终成交额再次冲刷历史记录
2016年中国整个电商交易市场 交易规模达到20万亿,,增速基本与去年持平
是什么原因导致线上线下零售差距那么大呢?
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社会中, 为什么会突然出现那么疯狂的线下关店潮呢?
线上零售后续是否就会一直那么一直独秀呢?
基于以上的问题以及读了《零售的哲学》之后,我对这一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什么是零售
对于任何知识, 了解他的定义是最重要的。 以下是百度百科对于零售的定义:
商品经营者或生产者把商品卖给个人消费者或社会团体消费者的交易活动。特点是:每笔商品交易的数量比较少,交易次数频繁;出卖的商品是消费资料,个人或社会团体购买后用于生活消费;交易结束后商品即离开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
零售的业态是怎么样的
百货(购物中心)
百货中心是最早出现的零售模式,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梅西百货, 在杭州,可能就是杭州大厦。 百货中心, 主要是出售各种商品,但是现在随着消费习惯的发展,越来越习惯吃,喝,玩,逛街一体化。所以现在的购物中心越来越成为趋势,在杭州, 无论是银泰还是印象城, 都都是将之前的百货和电影,亲自互动各种娱乐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一站式消费”的特点。
超市(仓储式会员商店)
超市是不同于百货的零售业态,他的特点是采取自选销售的形式, 更多的满足日常消费使用所需。典型的超时就是百佳,大润发之类的。超市的升级版本就是现在最大的零售公司沃尔玛就是超市最典型的代表。而他旗下的山姆会员店,是他为高端会员定制的购物体验,使用仓储式摆放,满足量贩式的购物。
便利店
便利店是我们日常经常见到的零售业态。其中有些是私人的小便利店,但是这种没有集约规模,缺乏特别大竞争力。像7-Eleven或者全家这种连锁式的便利店,利用连锁规模效应, 来提高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及供应链整体配送的成本,从而降低总体成本,提高利润。
为啥线下零售大量关店?
卖方市场思维
大量的线下门店还是停留卖方市场的时代,没有应对这个快速发展的网络购物时代。千年不变的货品摆放,长期不变更的商品,同时由于越来越贵的店铺租金和人力成本导致商品价格的增高,和线上相比完全没有优势。如果在加上渠道差价,一层层的加价,价格肯定比线上高出不少。
电商海淘抢占大量零售份额
电商的快速发展, 以及海淘的迅速发展,抢占大量零售份额, 更是让线下雪上加霜。对于一线城市来说,可能品牌的覆盖率,线上线下差别不大。但是对于二三线城市,大量的品牌还没有时间渗透到线下,但是电商已经迅速占领二三线城市居民的日常购买,如何你通过线上和海淘能够买到比线下更好的品牌,更便宜的价格,你还回去线下门店么?以前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靠着信息不对称,狠狠的赚了一笔差价,到了电商时代,线下门店就是在沙滩上裸泳了。线上的交易占领着本该属于线下百货和超市门店的份额,这些百货超市关门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80后90后消费习惯的变更
80后90 后的年轻人开始走上社会的舞台,并占据越来越重要的消费地位,而这些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人,更加习惯的是使用网络进行购物,购买决策的路径和习惯更多是通过网络新闻或者朋友圈知道了一些品牌或者商品, 然后直接搜索进行购买,但是线下门店对这一切并没有很好的应对之策,只能眼睁睁看着大量的消费者跑到线上购买。
目前的消费者需求
中产阶级的崛起 ,对品质的追求
随着中国总体GDP的持续发展,个人平均拥有的收入在持续的增长,慢慢也就形成了所谓的中产阶级。他们对于商品的购买不再是以价格低廉为目标,而是追求商品的品质,商品的设计感,这就对零售商品生产厂商提高了更高的要求。这两年海淘的迅速崛起也正是这方面诉求无法得到满足,只能通过海淘,购买更多满足需求的商品。
城市化的进展,工作的繁忙, 对于便利购买的需求
中国现在正在热火朝天的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大型城市会慢慢诞生,而城市的增大,导致人们通勤时间变长,而繁重的工作压力,让人们越来越没有时间采购和做饭,从而产生便利店购买的需求。娇生惯养的80后90后, 懂得自己买菜做饭的更是越来越少, 所以直接便利店购买或者通过o2o叫外卖成为一个更加普遍的日常需求。
移动互联网下新零售可能会是怎么样的
互联网进入下半场, 各个巨头都一样站好队,布局完成,电商行业占据的零售总额在总的零售额占比越来越高。移动互联网已经迅速在完成普及, 现在谁手上没有一个智能手机, 没有一个微信,还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在这样的现状之下,2017的所谓的新零售会是一种怎么样的模式体现,以下是我的一些猜测。
电商成为重要而非补充的零售渠道
对于品牌商来说,电商不再是线下渠道的一个补充, 会是越来越重要的一个零售渠道, 对于某些品类的商品来说, 会是慢慢成为唯一的渠道。比如电器类的标品,电视,冰箱,洗衣机,线上线下基本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跑到线下买呢?所以线下以前人流攒动的电脑城,百脑汇慢慢没落也正是这个原因。
互联网压缩了销售渠道层次
互联网最大的优点是让信息联通, 过去的渠道销售通过层层代理, 才能一步步推广到二三线城市。现在通过一个营销方案,只要能够传遍朋友圈,一样能够达到宣传商品和品牌的目的。品牌商减少了层层的代理和渠道费用,可以降低整体品牌和店铺的营销成本。
线下门店成为试穿间和库存点(互联网+)
过去, 线下门店是主要的销售渠道。但是随着线上影响力和便利性越来越大, 用户很多时候会变成在线下逛商场,完成试穿的诉求,然后等到有折扣(比如双十一)的时候去下单。另外现在优衣库和天猫正在尝试的新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是,线上下单, 门店取件,这对于品牌商一方面节省了物流的成本,提高库存的周转, 另一方面将线上的用户引入到线下, 这时候有可能又带来新的消费, 达到双赢的目的。对于有大量连锁门店的品牌商来说,或许这是非常重要的新零售模式。
线下便利店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O2O)
无论是百货还是超市, 这两种业态的零售,和线上相比,缺乏不可替代的优势,对于二线城市来说,可能某些品牌线下确实没有,只能去线上买。同时线下门店的品牌是有限的, 品牌和商品肯定比线上少。这就是二线城市的百货和超市关店最多的原因, 无论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完全都没有优势。便利店则在这两年突飞猛进的发展, 和关店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便利店的崛起, 因为他有线上天然无法解决的地域优势,你下楼可以买到的柴米油盐在电商很难10分钟给你送到的。其次是连锁便利店提供的熟食服务,是现在O2O餐饮服务很好的补充,因为很多O2O的食品,无论从卫生还是口味还是比较缺乏保障, 而连锁便利店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有优势, 而且他能够现成烹饪加热, 保证食品的温度,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第三,城市化进程中的大城市, 目前的人均便利店数量和发达国家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第四, 便利店接近用户住宅小区, 将成为线上最后一公里送货很好的补充,通过待收货的服务为便利店带来额外的客流。
基于大数据的零售产品生产和供应链管理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用户画像,用户喜好,用户行为的认知越来越准确,只有充分利用这些数据,用数据了解用户,用数据指导零售生产,才能够生产出更加适合消费者的产品,而不是盲人摸象般的YY用户需求,耗费大量的产能,结果却只能积压库存。甚至更进一步,根据以往的消费情况,根据大数据, 计算出每个门店大概的库存数量,直接发货到各个门店库存,减少库存积压的压力,也减少仓库之间调拨的压力。
结语
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 零售业只有跟互联网紧密结合, 充分利用互联网产生的新技术,提高系统能力,利用互联网产生的数据, 更加精确的生产和营销, 才有可能在“新零售”时代占据一席之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新零售话题】2016关店狂潮,2017新零售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