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在北京召开之时,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得到了国际间的回应与支持。位于欧亚大陆腹地的中亚各国,在过去几年也积极对待“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中国的经济联系。
“一带一路”的宗旨是连接亚太与欧洲两大经济圈,其首要和关键任务则是连接中国与欧亚大陆各国的交通体系。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的独特地缘位置,决定了任何贯通欧亚大陆的项目都不可能绕过它,在政治安全上,俄罗斯的地位更是无可替代。
一
莫斯科自身并没有连接亚太和欧盟两大经济圈的能力,它全力推进的欧亚经济联盟体量太小,顶多是两大经济圈的中间地带,不可能从更大层面和更高水平上实现两大经济圈的联结和整合。经济合作总是视实效为第一,中国也希望中欧交通线路尽可能实现多元化,因此最初的设想的几条路线都未经过俄罗斯。
路线一是经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土耳其到欧洲。“伊斯兰国”(ISIS)崛起后,这条线路的安全风险大增。想要打通这条交通线,首要任务是压制住猖獗的恐怖主义势力,以中国现在的海外投送能力和驻军,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路线二是跨里海线路,也称丝路支线,经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到欧洲。这条线路的难点是同时跨越里海和黑海两大水系,成本很高。且里海法律地位长期未定,沿岸国家的任何诉求或争执都可能成为线路被迫停运的导火索。路线三是经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乌克兰到欧洲。这条路线只需跨越黑海,时间约9-12天,是“一带一路”正式提出后中国最看好的线路。中国企业在黑海港口敖德萨和克里米亚半岛投资了近百亿美元,准备将其建成向欧洲转口运输的新支点。但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这条线路基本上废止。
选择越来越少的根本原因是政治。这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真谛,也是中国经济“走出去”学到的第一课:再美妙的经济蓝图,最终的实施也要靠政治来保障。中国一开始并没有主动想要绕开俄罗斯,现在来看,这样的想法在实践中也无法实现。2015年5月中俄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务实合作的联合宣言,确认俄罗斯在“一带一路”中的不可替代性后,俄方的态度前所未有地积极。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向中国递交了80个投资项目清单,欧亚经济联盟也迫切希望与中国开始消除非关税壁垒的谈判。这些证明了俄国的巨大兴趣和诚意,但俄罗斯这个“关键先生”如何加入,在实践层面仍面临着诸多困难。
二
对俄罗斯来说,加入“一带一路”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重振境内的跨西伯利亚大铁路。这不仅无需再经过其他国家,直接从俄罗斯到达欧洲,而且能带动俄罗斯完成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改造和现代化,实现对远东的战略开发。这样宏大的项目在苏联时代也未能实现,是俄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大机遇。
跨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一条100多年前修建的运输大动脉,是连接俄罗斯欧亚两大区块的唯一线路。但其时速只有11.7公里/小时(比自行车快不了多少),运力也已经接近极限。如果进行现代化改建或修建新的线路,不仅面临工期长、环境险恶、耗资巨大等客观困难,俄罗斯中央与地方围绕这样的世纪项目,争夺财权和事权的冲突,也在所难免。目前中国经俄罗斯运往欧洲的货物94%是海运,到达通往欧洲的第一个海港圣彼得堡需要30—40天,根本满足不了全球电商时代的消费需求。
中国现在的经营重心仍然是中亚。已成功开辟的方向是经过哈萨克斯坦的“跨欧亚铁路”。经哈萨克斯坦到俄罗斯,再到白俄罗斯,最后到波兰的路线,不仅在现实中是唯一可行的,在理论上也是最具优势的。一是距离短,按现有运力时间为18天,将来高铁全线建成后可缩短到10天。二是全程陆路运输无需经过海洋。三是途经国家政局稳定,安全可控。俄、哈、白都是欧亚经济联盟国家,不存在关税和边境政策障碍。白、哈是俄最重要盟友,三国之间不存在解决不了的政治分歧。只要俄罗斯支持,这条线路可保畅通无阻。
作为世界最大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从中获益匪浅。2016年经哈过境运输超过800万吨,比2015年增长16.6%,哈希望2017超过1000万吨。中国已经修建了到中哈边界的高铁,正在筹划继续向哈境内延伸。中俄也已就建设从奥伦州往西的干线铁路达成协定,但因为地方立法的限制,迟迟无法开工建设。
另一个方向是继续往南的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因为是备选方案,这条线路十多年来一直处于纸上谈兵状态,各国政府部门无数次协商论证,却始终未能谈出结果。双方在铁路的规距、线路、资金等重大问题上分歧严重。但说白了,这些都只是技术性障碍,只要高层从战略考虑做出政治决断,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乌兹别克斯坦一直支持中-吉-乌铁路建设,对与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合作开发跨高加索铁路进入东欧港口也有很大兴趣。此次“一带一路”峰会是乌新总统首次访华,将带回巨额经济合同,这意味着两国务实合作有了重要突破。在其他线路受阻,跨欧亚铁路项目仍未开建的背景下,中国果断推进中-吉-乌铁路的建设正逢其时。一方面,是对俄施压的重要砝码,就像当初油气管线建设中“东线不成西线开花”一样。另一方面,这条线路保留了之前经土耳其这个欧亚大陆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进入欧洲的线路优势。土国内认为,参与“一带一路”给本国带来的经济潜力将达到数万亿美元。目前中国是仅次于欧盟的土耳其第二大贸易伙伴,土国内多个重大基建项目都由中方援建。
三
比交通路线选择更重要的是观念的融合。2015年欧亚经济联盟和“一带一路”合作联合宣言签署后,俄罗斯总统顾问称此举是要“建设整个欧亚大陆的统一经济空间”。2016年秋,俄罗斯总统普京接受采访时走得更远,希望将上海合作组织与东盟成员国系数纳入,建立“大欧亚伙伴关系”。莫斯科追求的实际上是一个在经济上挤压美国领导的跨大西洋和跨太平洋经贸共同体的新一体化项目,本质上是要取代美欧主导的世界经济体制和秩序。其难度可想而知,前景也未可卜。
对中国来说,这也远远超出了“一带一路”的最初设想,是一项全新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规划和战略。这对中国决策者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对外战略挑战,将极大地考验中国的战略决心,对东西方、海陆疆平衡的把握,以及对政策轻重缓急的考量。需要指出的是,俄国历史上多次提出构建欧亚大陆统一空间的各种倡议,但都是口头宣言,从未落实,也没有人认真回应。中国必须清审慎做出决断。毕竟,这不仅已经偏离“一带一路”的初衷,而且和中国基本的外交观念截然不同,完全是两种哲学体系下的政策设想。
四
俄罗斯希望借助中国的力量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经济乃至政治构架,中亚国家对如何利用中国因素提升本国经济也各有想法。哈萨克斯坦正在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更关心利用中国的资本、技术和人力实现工业创新,特别是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乌兹别克斯坦则希望扩大与中国的能源合作,争取实现地区能源政策的协调一致。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最希望中国援建基础设施,改善民生,同时欢迎无污染的中国产能转移。土库曼斯坦目前的考虑只限于稳定可靠地向中国供应天然气,对中国经济的大举进入并不感兴趣。
而中国对中亚国家的需求和定位也各有侧重。哈萨克斯坦毫无疑问是“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乌兹别克斯坦地位虽然仅次于哈,但与中国不接壤,跨境务实合作总是受制于第三国。对吉、塔两国,中国的关注点是安全,中国对两国的军援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中国的原则很清楚,只有在安全确保后,才能全面推进“一带一路”下的务实合作,中国企业、资本、人员才能放心地进入这些国家。
中国与欧亚经济同盟国家的双边务实合作进展迅速,但整体层面的合作,无论是在何种一体化机制或框架下,都进展缓慢,甚至可以说举步维艰。欧亚经济同盟已列出100多个“一带一路”框架下与中国的合作项目清单,仅中吉产能合作项目就有40多个,但至今没有一个落实。中国一直推动与中亚国家建立自贸区,哈、吉也都希望两国或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签署自贸区协定,特别是资源匮乏的吉尔吉斯希望借此恢复转口贸易,提振经济。但俄罗斯担心自贸区建立后,中国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只要进入其中一国,就可以向其他国家迅速扩展,从而冲击欧亚经济联盟本身的融合。因此俄罗斯宁愿与伊朗乃至越南建设自贸区,也坚决不同意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与中国签署相应协定。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中从未有过的举措。首次“一带一路”峰会既是中国高层的再次定调,也是推动落实的最好平台。目前最重要的是彻底克服沟通阶段的互不信任和政治疑虑,这一点在中亚各国率先响应、俄罗斯全力支持后,已基本做到。
未来最重要的是,如何从别国对中国一方倡议的响应和支持,上升到中国与欧亚经济同盟共同的规划整合。目前看,由中国“一对多”,仍然是最有效的合作模式。“多对多”的合作目前还只能从最简单、最能见到效益、也最少遭到抵制的领域入手,如发展物流和基础设施,简化签证制度等。只有在欧亚各国的经济条件成熟时,全方位的一体化建设才有水到渠成的可能。
(注:作者是中国外交、对外经贸研究人士。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一带一路”构想下中国与中亚、俄罗斯如何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