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泊尔博卡拉的费瓦湖畔,“詹大师”餐厅的老板詹江松告诉我他未来的发展计划:因为来这里徒步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他准备组建面向中国游客的户外俱乐部救援中心。
尽管现在,时间尚未抹去2015年尼泊尔地震的伤疤,但詹老板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六年前来到博卡拉时,这里只有几家中国人投资的餐馆,如今在当地,中国人投资的餐馆、宾馆达26家。
8月2日,由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援建的尼泊尔博卡拉国际机场工程施工正式启动,这意味着在不久的未来,更多的中国游客可直飞博卡拉徒步周围的雪山。而在三个月前,中尼两国政府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许多双边合作项目和投资更是如火如荼地展开。
很多中国元素的尼泊尔
2017年7月中下旬,我在尼泊尔游历了两周,发现这个“小资的后花园”、“嬉皮士的乐土”,到处是中国元素。飞机降落在加德满都特里布万国际机场,人们排队入境,入境后首先看到的是很显眼的吉龙商城的广告:离加德满都150公里处,销售“中国制造”商品的商场。广告中标注,来自广州、义乌、成都、泉州等地的商品会在四天内通过兰州—日喀则铁路,日喀则—吉隆线公路到达加德满都。
上海建工集团、广东重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和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合作进行加德满都内环公路改造项目。在卡兰基(Kalanki)立交施工现场,我看到灰尘漫天,施工告示牌破旧不堪,周围是拥挤的人群、商贩,以及繁忙的车辆,过往的民众戴着口罩或蒙面。实际上,加德满都污染严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世界数据网站Numbeo新近公布的2017年世界污染指数报告显示,在全世界严重污染的城市排名中,加德满都位居第五位。我不禁感慨此处恶劣的施工条件。
加德满都以东约14公里处是巴德岗古城,古城对外国游客收取约15美元的门票,对中国游客只收取约5美元的门票。在附近等生意的尼泊尔导游解释,因为中国是尼泊尔的好朋友嘛!尼泊尔地震后,中国给予尼泊尔很多援助,尼泊尔当然也要向中国人示好。而从2016年1月起,尼泊尔给予中国公民免签证费待遇。同时,这些措施也显示,尼泊尔希望吸引更多中国游客。
在博卡拉街头,除了火锅店、麻辣烫店等各种中餐馆,以及销售苏州宝石、中式奶茶的店铺等,我注意到数盏标注着“中国西藏自治区”太阳能路灯。“詹大师”餐厅的老板詹江松,也是博卡拉华人华侨协会的会长,告诉我,这些路灯由西藏自治区援建,总共1000盏,今年5月刚交接。问这些路灯给当地带来的变化,他表示,“当地老百姓肯定高兴啊,以前路灯很少,现在终于亮堂了。”詹江松原本是中铁四局的员工,他2004年跟公司来这里做工程,后来喜欢上了尼泊尔,决定留下来。他说,“以前是普通职员,工资也不高,现在不用给别人打工了,自由。”
在巴德岗的陶器广场,可以用人民币购物。很多店铺老板都会讲汉语。用汉语向我推销颂钵的尼泊尔小伙瑟鲁告诉我,他和古城餐馆的工作人员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两年前,他的合伙人曾在中国石家庄学习了半年的汉语。瑟鲁特别想到加德满都的孔子学院系统地学习汉语,把汉语说得更流利。10年前,加德满都大学和中国河北经贸大学共同创办了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在过去10年时间里,该孔子学院已经为尼泊尔培养了2万汉语人才。
修建中尼铁路的呼声愈高
杜利克尔位于加德满都东北方向30多公里的山上,是坐落于中国西藏与尼泊尔之间的贸易要道“丝绸之路”的重镇,它将中国和尼泊尔、印度以及其他南亚国家联系在一起。在这里可以看到海拔7181米的门隆策峰,是欣赏喜马拉雅山脉的最佳地。
我在这里的山谷间散步时,被六、七名尼泊尔大学生围了上来。有趣的是,他们在做关于“一带一路”的问卷调查。调查的主题: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下,理解跨境基础设施对尼泊尔城市和旅游发展所起到的潜在的作用。这些大学生是尼泊尔特不里万大学(Tribhuvan University)商学院的学生,他们坐两小时大巴从加德满都来到这里提问游客。他们表示,这个项目是老师布置给他们的,他们对“一带一路”也不怎么了解。调查问卷中的问题设置包括,哪些旅游设施影响你在该地的旅行,你在该地参加了哪些运动项目,你在该地选择的住宿,等等。除了问卷标题和“一带一路”有关,题目设置没有一点关联。若非问题设置者的水平有限,所表明的就是“一带一路”火了之后,学术人员也抓住机遇、蹭热点。
积极蹭热点的还有中尼铁路的修建。詹江松告诉我,好几年前,中国就答应帮尼泊尔修铁路,但是一直没有进展。中国日喀则距中尼边境的直线距离为253公里,目前两国尚无铁路互通。公路方面,受2015年地震影响,樟木口岸关闭至今。目前,从陆路唯一能进入尼泊尔的是西藏的基隆口岸,但是尼泊尔境内前往基隆口岸的路太差,经常塌方。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学者于5月5日在京发布《中尼铁路可行性与中尼共建“一带一路”调研报告》,建议尽快上马从西藏日喀则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铁路建设项目。而据尼泊尔《共和国报》报道,曾参与设计川藏铁路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表示,愿意参与中尼铁路项目的勘察和研究工作,推进跨境铁路项目的建设。据悉,这条铁路总造价将高达80亿美元。美国《外交学者》杂志高级编辑安吉特•潘达评价,这条铁路建成后将改变尼泊尔的地缘政治面貌。
尼泊尔境内的路面状况普遍很差,有些重要路段依然是没有铺沥青的土路,雨后泥泞不堪,堵车情况更是常见。我从加德满都乘坐当地大巴到博卡拉,约200公里的距离,走了7个多小时。返程中遭遇堵车,幸亏司机自带了“交通协管员”,终于从层层围堵中杀出一条路,否则估计10个小时也无法到达目的地。
中尼亲密让印度紧张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一面和中国西藏接壤,其余三面和印度接壤。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都被视为中印两国之间的战略缓冲地带。早在18世纪,尼泊尔国王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Prithvi Narayan Shah)将尼泊尔比喻为“两大巨石之间易碎的山芋”。尼泊尔小心翼翼地和中国、印度保持有良好的关系,同时也时刻关注着中印两国之间的竞争。
在加德满都特里布万国际机场候机时,我遇到了尼泊尔的水利工程师拉姆,他也在候机前往北京,和在那里开会的妻子汇合。我问他如何看待中国、印度和尼泊尔的关系。他表示,不喜欢印度,喜欢中国,因为“印度就想控制尼泊尔”。长久以来,尼泊尔在对外贸易、能源物资输入方面严重依附于印度,几乎成为印度的附庸国。2015年,因反对尼泊尔实施新宪法,印度停止向尼泊尔运送燃油,一度导致尼泊尔爆发持续燃油危机。拉姆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尼泊尔多与中国经济合作,可以摆脱印度的钳制。
然而,印度对尼泊尔的影响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上的,还包括文化、宗教、语言和种族上的。尼泊尔的大量影视节目来自宝莱坞,尼泊尔的国教是印度教。印度和尼泊尔之间是开放性边境,两国人不需要任何手续,便可到邻国生活、工作。据2015年12月出版的《孤独星球:尼泊尔》表述,目前约有80万尼泊尔人在印度工作,也有大量印度人在尼泊尔工作。
我在加德满都杜巴广场附近的一家服装店购买了两身当地特色的服装,店主说很流利的英语。聊天中得知,店主是印度人,她和妹妹经营这家服装店,她同时在加德满都上学,读商科。我问她为何来尼泊尔做生意,她告诉我,和在印度开店相比,在尼泊尔开店更容易,竞争压力相对小。并且,尼泊尔的物价也较低。
尼泊尔亲近中国的举措自然招致了印度的紧张。7月20日,印度英文日报《经济时报》发表标题为《印度必须和尼泊尔联手,让中国靠边站》的文章,指出最近几年,中国和尼泊尔在双边关系上变得更具战略性,中国对尼泊尔的投入包括时间、能源和资源,所影响的对象既包括尼泊尔的政策制定者,也包括尼泊尔的企业家、官员和普通老百姓。文章建议印度政府应改变对尼泊尔的态度,调整印、尼之间的关系。
8月14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抵达加德满都,开始对尼泊尔的访问,希望此访推动中、尼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务实合作。不知这一高层互动,是否会令印度感到更紧张。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照片为作者提供。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中印对峙下,中国-尼泊尔更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