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5月的红场阅兵,韩国总统朴槿惠派特使出席,部分原因是出于协同美国进一步孤立普京的需要。中国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等纪念活动之际,朴槿惠访华3天,成为继捷克之后第二个接受邀请出席北京二战纪念活动的美国盟邦领导人。这再次体现出朴槿惠政府在周边外交上特立独行的一面。美国国务院8月20日表示,尊重韩国政府的决定。但是,宣布访华但就是否出席天安门阅兵“继续商讨”,朴槿惠及青瓦台高层究竟在等什么?
宣布访华却不言阅兵,朴槿惠打得什么牌?
按照当前公布的行程,朴槿惠3日出席纪念活动,下午前往上海访问。如果朴槿惠3日上午不出席阅兵,这在外交安排上会存在技术性问题,这就如同“参加高尔夫比赛却不打高尔夫,仅仅吃完饭就回家”,肯定会招致中国的反感。所以,朴槿惠肯定会出席天安门的阅兵式。那为何青瓦台迟迟未给出确定答复呢?这主要和朴槿惠本人的外交技巧有关。
从去年7月中韩首脑会谈至今,中韩高层就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多次展现默契,给美日尤其是日本带来很大压力。而随着天安门阅兵进入倒计时筹备阶段,舆论曝出多位西方领导人将拒绝出席,朴槿惠此时表现出“似决而非决”的态度,给予了关注朴槿惠访华的西方舆论足够的想象空间。
这几周国际舆论都在集中关注朴槿惠政府作何决断。
国际舆论支持出席北京阅兵式的原因主要有:有助于进一步发展中韩经贸关系、斡旋和解决朝核问题、彰显韩国的国际地位和外交的独立化。另外,在青瓦台宣布朴槿惠访华计划前,韩国国会议员、新国家党以及反对党新民主政治联盟、韩国主流媒体都支持朴槿惠访华并出席北京的阅兵式。
国际舆论不支持出席北京阅兵式的原因主要有:美国反对、天安门意识形态色彩浓厚、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角色、不能过度放纵北京在外交上的强硬姿态、阅兵式的反日色彩。据法新社8月20日报道,作为美国的盟国领导人,朴槿惠的到场将给中国此次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增加一些国际信誉。
不支持朴槿惠出席北京阅兵式的观点,都带有意识形态歧视视角,带有拉帮结派的冷战、固化思维,完全不将北京阅兵式放在“国际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的大背景下看待,反而过度增加中国挑战国际秩序的片面解读。
现在,朴槿惠作出访华决定,有三个背景或时间点值得一提。一是同白宫敲定10月访美行程,二是安倍发表战后70周年谈话之后,三是美日尚未宣布由谁出席北京阅兵式。
朴槿惠原计划是今年6月16日访美,但由于韩国爆发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而被拖延。白宫8月初发布声明,朴槿惠将于10月16日同奥巴马总统会晤。一旦同美方敲定朴槿惠访美安排,朴槿惠访华并出席北京二战纪念活动的可能性就会大增。这至少可以说明,美方对韩国的施压不会奏效,或者韩方就朴槿惠是否出席北京阅兵式同美方商讨某种幕后“协议”。
青瓦台之所以选择在安倍发表谈话之后宣布朴槿惠9月访华决定,主要还是出于继续同中国施压安倍的考虑。从安倍谈话的效果来看,中韩并不满意。尤其对安倍在讲话中淡化对韩国的殖民统治以及拒绝提及“慰安妇”,韩国政府表达了遗憾。但是,奥巴马政府通过国安会的名义对安倍讲话表示“欢迎”,则加大了朴槿惠在历史问题上进一步靠向中国的意愿。
美国总统奥巴马出席北京阅兵式的可能性很低,安倍目前来看也不会在9月3日访华。美日高层目前也没有公布具体有谁代表出席。在这种情况下,朴槿惠需要继续观察中美日及国内舆论的反应来作出最终决定。
ι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从出席天安门阅兵看朴槿惠的老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