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起,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
加税对象:美国从全球进口的所有汽车,还有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汽车零部件。
美国总统特朗普。图源:新华社
一
这是多大的加税规模?
2024年,美国销售的新乘用车中,近一半在美国境外组装;美国汽车、零部件和发动机进口总额,达到创纪录的4743亿美元。
汽车及其零部件从哪来?《纽约时报》列了数据:由墨西哥、日本、韩国、加拿大出口到美国的汽车,占美国汽车进口总量75%左右;墨西哥每年出口价值数百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到美国;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占欧盟对美国汽车出口的近3/4。
特朗普一厢情愿认为,加了关税,汽车生产就能更多地转移到美国国内,美国能创收,还能解决就业问题。
这招好使吗?不好使。
建厂不只是破土动工、组建装配线,还要搬迁复杂的供应链,这往往涉及数十个国家的海量供应商,“搬迁”成本很大。
通用首席财务官保罗·雅各布森说:“如果征税成为永久性的,那你就必须考虑一大堆事情,如何分配工厂、是否搬迁工厂等。想象下,我们花费了数十亿美元资金,然后关税政策突然取消了……我们不能这样来回折腾自己的业务。”
摩根大通在最新研报中发出警告:通用汽车和福特都面临“重大盈利风险”。汽车关税可能使这两家公司成本增加820亿美元,相当于每辆新车成本增加约5000美元。
造车成本增加,企业会独吞苦果吗?
不!它会以汽车售价上涨的形式转嫁给消费者。《纽约时报》算了笔账:不管新车还是二手车,美国产的车型价格可能上涨3000美元左右,进口车型则涨1万美元以上。
4月2日,在美国加州圣布鲁诺一处停车场拍摄的特斯拉汽车。图源:新华社
二
美国汽车产业一度冠绝全球,“汽车城”底特律威名赫赫,但现在如何?
看看数据:2008年福特在北美以外的业务分支占企业总资产的1/3,2023年则降至15%以下。通用汽车,已将上世纪20年代以来持有的欧洲品牌出售给新兴品牌。“汽车城”底特律,2008年起逐渐放弃国际市场。
为啥近况惨淡?至少三方面原因:
第一,产业发展大趋势使然。大型产业发展到最后,都会走向要素配置全球化、产业分工国际化、市场资源共享化。美国车企全球化布局,日、韩、欧洲车企同样如此,各自占据一部分市场。美国汽车再难独步天下。
第二,美国车企未能抓住转型机会。美系车油耗较高、智能化水平不足。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之际,除特斯拉等少数企业,美国传统主流车企没有及时主动转型。
第三,产业发展脱实向虚。美国金融快钱赚顺手了,瞧不上制造业那点辛苦钱。近年,美国货币政策经历多轮大起大落,有限缓解美国国内矛盾,但也加剧美国制造业空心化。
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工厂的一条生产线。图源:路透社
三
历史上,美国的“关税大棒”没少挥舞,结果怎么样呢?
1930年,美国通过《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大幅提高包括汽车在内的2000多种进口商品关税。作为报复,欧洲国家对美国汽车加征高额关税,导致美国汽车出口锐减。
21世纪初,全球钢铁产能过剩,美国政府决定限制从欧盟和日韩等经济体进口钢铁。反制一触即发,欧盟决定对进口钢材征收最高26%关税,同时实行进口配额制度。2003年,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取消保护性关税。
如今,美国政府变本加厉,通过高额关税打压贸易伙伴的做法,受到多方质疑。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赫夫鲍尔表示,关税对美国汽车行业是重大打击。美国汽车和零部件企业预计将出现大规模裁员。
美国高盛集团表示,随着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冲击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概率升至35%,高于此前预期的20%。
4月3日,本轮汽车关税加征的起点,对各国车企来说,这个日子糟透了——也包括美国车企。
文/王俊岭
编辑/云歌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众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侠客岛】4月3日之后,全球车企压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