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的老人有4000多人,很多从2004年排到现在的,都还没解决。”11月11日,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床位紧张,甚至很多部级领导家属想住进来,都需要找人帮忙。
作为国家二级福利事业单位,拥有500多张床位的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可谓一床难求。而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北京,上海第三福利院同样有几千人排队。
我国目前已有各类养老机构38060个,拥有床位266.2万张。2009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仅为1.67亿。
据民政部门调研,在上海、浙江等地,增加一张床位即便不算土地成本也需要16万元。按照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数30张计算,共需要新增床位400多万张,仅此一项,保守估计需要投资超过4000亿。
有人口学者指出,中国老龄化速度过快与独生子女政策有关。但是否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尚未有定论。
独生子女政策加速老龄化
“现在老龄人口是以每年3%的速度快速增长,同期人口增速是0.66%,老龄人口是人口增速的5倍多。而且老龄化速度在东部地区更高,浙江、上海两地都达到了4.5%。”民政系统人士告诉记者。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标准,当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时,就意味着该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上海早在1979年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比全国提前了20年。之后的1990年,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等地陆续进入老龄化。目前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老龄人口已占20%左右。
而青海宁夏等西部地区,近年才陆续进入老龄化。此外,常被人们所忽视的是,由于人口流动等原因,农村老龄化要高于城市。农村成为社会保障的薄弱环节,养老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
与老龄化严峻形势相对应的,是特殊的国情背景。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未富先老”的特征十分明显。
“发达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候,人均的GDP在5000到10000美元,我们国家在1999年进入老龄化的时候,人均GDP只有806美元,即使去年也不到4000美元。所以我国人口老龄化阶段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民政部人士告诉记者。
生育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决定性因素,中国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并达到较低的水平,人口老龄化就必然加快。因此人口数量的控制和老龄化的速度成为两难抉择。
“西方发达国家用了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实现了人口老龄化的转变,我们只用了18年的时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我国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民政系统人士表示。
1980-1983年间,计划生育成为基本国策,而我国的人口结构也随之改变,加速了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是否应该在更大范围内、更大幅度地调整人口生育政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认为:“目前尚不具备条件。”
人口学家邬沧萍教授也认为,放宽人口政策对缓解现阶段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需求是于事无补的“远水不救近火”,同时新增加出生人口对老龄化派上用场前,增加了社会负担,形成老少负担“两头沉”。
国研中心课题组认为,目前关于全国人口数量、结构、总和生育率等一些对人口政策调整决策至关重要的统计数据不清、信息不全面、不对称,不宜在此情况下对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作出过早决断。
同时课题组建议,待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束后,在认真研究和全面测算的基础上,在“十二五”末或下一个五年规划中再考虑是否放宽人口生育政策。
计划覆盖3%老人
11月7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介绍,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
根据中国老年科研中心调查,目前全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中,1/6老人因生活不能自理或因孤单而愿去养老院。上海在“十一五”期间提出“9073”的养老服务体制建设的框架,也只不过是达到90%老人家庭养老,7%的老人依托社区养老,3%的老人进入机构养老的目标。
“如何来规划养老机构到底占多大的比例,像北京后来也跟上海学习,北京的规划就是‘9064’,提出来4%的老人在机构养老,而国际的做法一般在5%到7%。”民政部人士告诉记者。
“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养老机构床位总量不足,养老床位数现在仅占全国老年人的1.59%,现在全国是260多万张,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到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3%的比例,像巴西这类国家,他们都达到3%了。”民政部人士告诉记者。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表示,目前我国养老机构保障面相对较小,服务项目偏少。此外,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既存在一床难求,也存在床位闲置现象。
如果中国的养老院使用率与英国和美国一样,那么将来可能会有150万人生活在养老院。假设每个养老院里有60到100个床位,那么这就意味着中国需要建立15000到25000个养老院。
8000亿老年市场
老年群体需求正在催生一个巨大的老年消费市场,目前我国城市42.8%的老年人有存款,预计到2000年退休金将超过2万亿,2030年将达到7.3万亿。
据民政部测算,到2050年我国的老年市场需求是8000多亿,现在仅满足基本需求在1000亿左右。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今年7月披露研究结果,目前我国养老金缺口大约1.3万亿元人民币。
另据2005年世界银行测算的中国养老缺口的报告,以目前的人口与养老模式推测,2001年到2075年,中国养老金缺口达9.15万亿元,这还未考虑货币购买力贬值因素。
弥补养老金缺口可有多个途径,比如国有资产划拨、增加缴费比例、增加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等等。目前我国养老体系建设投资主要靠政府,如果有优惠政策,民间和境外资本亦有较大释放空间。
十二五期间,相关部门将落实国家现有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和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表示,将加大金融对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增加养老服务企业项目信贷投入,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尽量降低担保条件,并提供优惠利率。对于规模大、前景好、市场急需的养老服务项目,给予必要的贷款贴息补助。
同时,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对养老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免征营业税;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福利性、非营利性的养老机构自用房产、土地,暂免征收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向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捐赠,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准予全额扣除。
此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对养老机构等公益事业进行捐赠的,企业在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所得税前扣除。
动员社会资本参与养老,弥补政府公共产品投入不足,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消费的需求,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突破。
“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相结合,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关注今天的老人就是关注明天我们自己。”窦玉沛说。
老龄化社会快速到来,养老资源和资金缺口凸显。
“排队的老人有4000多人,很多从2004年排到现在的,都还没解决。”11月11日,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床位紧张,甚至很多部级领导家属想住进来,都需要找人帮忙。
作为国家二级福利事业单位,拥有500多张床位的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可谓一床难求。而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北京,上海第三福利院同样有几千人排队。
我国目前已有各类养老机构38060个,拥有床位266.2万张。2009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仅为1.67亿。照目前的增速,到2050年中国老龄化将达到峰值,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达4.37亿,以目前中国养老市场的容纳能力,显然无法接纳如此多的空巢老人去养老院养老。
据民政部门调研,在上海、浙江等地,增加一张床位即便不算土地成本也需要16万元。按照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数30张计算,共需要新增床位400多万张,仅此一项,保守估计需要投资超过4000亿。
有人口学者指出,中国老龄化速度过快与独生子女政策有关。但是否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尚未有定论。
独生子女政策加速老龄化
“现在老龄人口是以每年3%的速度快速增长,同期人口增速是0.66%,老龄人口是人口增速的5倍多。而且老龄化速度在东部地区更高,浙江、上海两地都达到了4.5%。”民政系统人士告诉记者。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标准,当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时,就意味着该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上海早在1979年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比全国提前了20年。之后的1990年,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等地陆续进入老龄化。目前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老龄人口已占20%左右。
而青海宁夏等西部地区,近年才陆续进入老龄化。此外,常被人们所忽视的是,由于人口流动等原因,农村老龄化要高于城市。农村成为社会保障的薄弱环节,养老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
与老龄化严峻形势相对应的,是特殊的国情背景。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未富先老”的特征十分明显。
“发达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候,人均的GDP在5000到10000美元,我们国家在1999年进入老龄化的时候,人均GDP只有806美元,即使去年也不到4000美元。所以我国人口老龄化阶段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民政部人士告诉记者。
生育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决定性因素,中国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并达到较低的水平,人口老龄化就必然加快。因此人口数量的控制和老龄化的速度成为两难抉择。
“西方发达国家用了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实现了人口老龄化的转变,我们只用了18年的时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我国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民政系统人士表示。
1980-1983年间,计划生育成为基本国策,而我国的人口结构也随之改变,加速了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是否应该在更大范围内、更大幅度地调整人口生育政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认为:“目前尚不具备条件。”
人口学家邬沧萍教授也认为,放宽人口政策对缓解现阶段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需求是于事无补的“远水不救近火”,同时新增加出生人口对老龄化派上用场前,增加了社会负担,形成老少负担“两头沉”。
国研中心课题组认为,目前关于全国人口数量、结构、总和生育率等一些对人口政策调整决策至关重要的统计数据不清、信息不全面、不对称,不宜在此情况下对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作出过早决断。
同时课题组建议,待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束后,在认真研究和全面测算的基础上,在“十二五”末或下一个五年规划中再考虑是否放宽人口生育政策。
计划覆盖3%老人
11月7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介绍,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
根据中国老年科研中心调查,目前全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中,1/6老人因生活不能自理或因孤单而愿去养老院。上海在“十一五”期间提出“9073”的养老服务体制建设的框架,也只不过是达到90%老人家庭养老,7%的老人依托社区养老,3%的老人进入机构养老的目标。
“如何来规划养老机构到底占多大的比例,像北京后来也跟上海学习,北京的规划就是‘9064’,提出来4%的老人在机构养老,而国际的做法一般在5%到7%。”民政部人士告诉记者。
“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养老机构床位总量不足,养老床位数现在仅占全国老年人的1.59%,现在全国是260多万张,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到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3%的比例,像巴西这类国家,他们都达到3%了。”民政部人士告诉记者。
ョ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老无所依:中国养老金缺口1.3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