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日本驻英国大使馆每月用1万英镑(约合8.7万人民币)收买英国智库“亨利·杰克逊协会”,以进行反华宣传,包括聘请像英国前外交大臣马尔科姆·里夫金德这样的英国政客。
里夫金德承认与“亨利·杰克逊协会”接触
里夫金德承认,“亨利·杰克逊协会”曾与他联系,说服他用自己的名字为去年8月刊载在英媒上的一篇文章署名。这篇文章题为《若让中国参与欣克利角核电项目,中国将如何在紧要关头关掉英国的电灯》,造谣中国可能利用后门技术操控核电站。里夫金德称,他并不知道“亨利·杰克逊协会”与日本大使馆有金钱关系。
英媒:日本曾试图联系两家机构传播“中国威胁论”
此外,《星期日泰晤士报》还报道说,该报记者曾见到一份起草于去年年初的资料,涉及“亨利·杰克逊协会”与一家名为“媒体情报伙伴”的英国公关公司。资料内容为由两家机构以每月1.5万英镑的价格为日本大使馆定制“沟通战略”,在英国主流媒体上与高层政客中渲染“中国威胁论”,最终“亨利·杰克逊协会”以1万英镑的价格独自承担了这项“沟通战略”的实施。
新华社日前向日本驻英使馆发去电子邮件,要求对《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报道进行评论。使馆确认收到邮件但至今仍未回复。新华社记者同时致信“亨利·杰克逊协会”,协会发言人称不会透露任何具体细节。换句话说,涉事双方既没肯定也没否认自己是否参与其中。
日本问题专家:“舆论战”不会升温
日本对华“舆论战”未来会不会升温?对此,海外网采访了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冯玮。冯玮分析称,日本梦寐以求的“远大前程”一直是做世界的“副总统”,对美国说“不”;当前美国总统换届,在其对东亚政策还不明晰的情况下,特朗普的贸易政策让安倍担心不已,因此,日本试图利用英国智库抹黑中国,是为了讨好美国,在与美谈判获得更多话语权。
不过,冯玮认为,这种“舆论战”并不会升级。“过分激化中美矛盾,对于日本来说是得不偿失”,美国新总统特朗普的亚太政策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聪明的日本并不会冲在前面。虽然近年来,安倍多次利用南海问题对中国发难,但并没有采取实际的行动,冯玮认为,比起替美国“冲锋陷阵”,日本更愿意观察中美的“玩法”后“坐山观虎斗”。
日本对华“舆论战”打了百年
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对华“舆论战”并非今天才有。早在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就利用西方报纸向英国、法国和美国等国渲染“中国不遵守国际法”、“中国尚不属于文明世界”等信息,以强调其所谓的对华战争“正义性”,特别是暗示日中之间“文明”与“野蛮”的对比。在此后的数十年间,每逢日本要对中国开展大规模侵略行动时,日方的“舆论战”总是如影随形,或是炒作中国国内有“排日”情绪,或是制造事端指责中方“挑衅”,其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之说不胜枚举。
近年来,随着日本对华博弈全面加速,其在国际社会的对华“舆论战”同样迅速升温。耐人寻味的是,日方“舆论战”的操作重点,与其百年前的“前辈”们如出一辙:指责中国“不尊重国际法”,强调日本是“先进民主国家”,渲染“中国威胁”,宣称中国国内有“反日”情绪……纵观日方说辞,让人感到其一百年多年来的“舆论”套路并未改变,只不过加上了一些时代语言的变化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两年来,日本外务省等部门的宣传经费已经大为增加,还列入了关于钓鱼岛问题等具体项目的专项经费。这同样是一场战争,只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本的记者、编辑、学者、NGO、智库成为实质上的战士与部队,而报纸、电视频道、互联网和各类社会活动则成为战场。
中国军网文章——
从柳条湖到南海:也谈日本对华惯用的舆论战伎俩
85年前,日本关东军阴谋策划的“九一八事变”,以一种令国人深感沉痛的方式,揭开了日本侵华的序幕。然而,在这片硝烟弥漫的大陆上,日本在发动侵华战争的同时,还大肆组织强烈的舆论攻势,企图通过歪曲捏造事实的手段,遮掩日本军国主义对华的侵略野心。
“九一八事变”爆发两日后,东京各报版面均刊载出类似“严肃拥护权益”、“认可满洲交战状态”等内容的社论消息。且不提《东京朝日新闻》和《大阪朝日新闻》在报端上公然发表“日本重大之满蒙权益被蹂躏时,日本彻底防卫为严肃无比之事实”以及“满蒙的独立,若是成功将成为远东和平的新保障”等相关言论,日本的《盛京时报》甚至不顾事实真相,大肆为军部摇旗呐喊、传播谎言、掩盖事实,尽数将责任推卸给中国军队,声称事变系由“中国正规军炸毁南满铁路”所致。日本军部蓄意操纵舆论导向的此番举动,将其在华所犯罪行有意隐瞒或者模糊,使得日本国内难以出现负面的报道和反战的声音。在日对华侵略中,日本国内的新闻媒体俨然成为了日军将侵华行动“合理化”的强大武器和坚定拥趸。
而如今,军国主义阴影笼罩下的日本,仍然始终将舆论宣传作为其美化侵略、歪曲历史、维护形象的重要手段。
2015年6月,日本防卫大学原教授村井友秀在《产经新闻》发表一篇题为《一体中国对分裂日本打舆论战,怎能不胜?》的社论,批驳日本国内目前难以用“一个声音”说话的舆论宣传现状,并呼吁日本政府应尽快建立官民一体、协调一致的外宣体制,以扭转对华舆论战的不利态势。而事实上,日本早已将舆论宣传攻势视为手中的锋利“武士刀”。尤其是近年来,日本由于对外鼓吹右倾主义史观、对内自我武力松绑而不断遭到国际舆论的批评反对。在此背景下,安倍内阁急欲提升执政期间的舆论宣传能力,企图以此为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在缓解国际舆论给予日本压力的同时,在舆论宣传、媒体运用等方面开展对华的全方面狙击。如2010年9月中国渔船与日本保安厅巡逻船相撞事件发生后,日本外务省就此事立即召开记者会,强调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这一所谓“事实”。日本《读卖新闻》和《产经新闻》也紧随其后,陆续发表了以“尖阁冲突事件,中国船长逮捕理所当然”和“中国船侵犯领海,是必须立即逮捕的案件”为题的相关社论,公然为日本右翼势力摇旗呐喊、鼓噪声势。此外,自2012年起,日本不断在国内宣扬“购岛”以及“钓鱼岛国有化”等言论,将围绕钓鱼岛争端的舆论动员提升到维护日本形象和威望的战略高度。
不仅如此,自安倍重新担任日本首相之后,日本便愈发重视对外舆论宣传的作用。例如在2014年7月1日,安倍宣布修改宪法解释,解禁日本集体自卫权的消息甫一登出,当晚的日本国内报纸头条便被诸如“应对来自邻国的威胁”的字眼所占据。安倍政府牢牢控制媒体报道这个领域,在向社会发出片面的、偏激消息的同时,巧妙将日本民众对战争的恐惧,转嫁为对中国的恐惧,进而将中国塑造成“战争”、“威胁”的代名词。日本民众无法看到真相,只能听到被右倾势力操纵的声音。长此以往,日本国内反华言论甚嚣尘上、右翼势力借机抬头,安倍政府在特定地缘环境下,巧用舆论暗涌,企图掀起更大波澜。其险恶用心,可见一斑。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今,日本妄图炒作“中国威胁”,塑造地区紧张的安全形势,以加速其对内谋求扩军备战、对外“宣示”领土主权的步伐。而此番举动无疑又是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前夕酝酿阴谋、筹划部署的翻版。八十五年前的今天,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栽赃陷害中国军队“蓄意挑起事端”,紧接着武力侵占东北,掀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八十五年后的今天,日本鼓吹“中国威胁论”,刻意营造中国对日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强势形象,以激发民众对中国的恐惧不安,进而“顺水推舟”,实现日本右翼分子的险恶意图。
当今世界处在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倘若日本公然不顾历史潮流,执意运用媒体造势,以恢复二战以前的军国主义体制,则势必将会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灾难。而日本在对外宣传方面的“重蹈覆辙”,也势必将不利全世界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为亚太地区的安全态势埋下诸多隐患。而这也将是未来国际社会亟需持续关注、警惕提防的重大隐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曝收买英国智库 日本舆论战“黑”了中国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