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中央高层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共识后,习近平总书记又紧锣密鼓地在5月5日主持召开这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意义非常重大。这次会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一思想,正确把握改革大局,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
目前,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很令人担忧,不仅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的压力加剧,而且社会投资、创业动力也还严重不足。如何破除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向市场、民间释放出更多发展活力,全面深改无疑就是其中的总开关。
但也应看到,中国目前的全面深改已进入到深水区,涉及到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革除的都是体制内人本位、部门的既得利益。这样的改革无异于体制内人既得利益的忍痛自宫。全面深改动这些人的利益奶酪,最大的阻碍就是他们的软抵抗——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这是一股极顽固的保守势力,正由于他们的阻挠、使绊、拖延、扭曲,而让更多中央好政策走不出中南海,落不了地,生不了根。
这似乎是一种政治上的顽疾。从朱镕基、温家宝,到李克强,都曾为此头痛、震怒、发火。
为何中央的好政策多因体制内梗阻而走不出中南海呢?根子也还是人,也即党的组织路线出了问题——没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党内同志矢志不移地落实这些政策。
邓小平早就告诫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因此,中央政策走不出中南海,根子依旧是组织路线上的用人问题。
透过这次中央深改会议,究竟可从中看出哪些趋势、用人上的重大信号呢?
一、中央全面深改正处在一种异常艰难,亟需大手猛推的历史关头。从商鞅、王安石、康梁变法的历史上看,改革从来都是两军对垒的生死搏斗,没有不遇阻力,一帆风顺的。历史上看,体制内的改革很少有成功的先例。所以,改革的风险和代价都是难以估量的。中央的全面深改已提出了近两个年头,其间也造了不少声势,然各种改革却迟迟推动不起来,何也?一言以蔽之,多是体制内梗阻的阻挠与使绊。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这是一种动员党内改革力量的集结号。只有集结起更多的改革力量,才可能冲破体制内梗阻,而打响这场异常艰难的改革攻坚战。吹响这个集结号,实则意味着现在的全面深改,阻力依然很顽固,新的改革力量依然与其处于两军对垒、胜负难料的危急关头。只有更多的新生力量加入到改革促进派的行列中来,才可能形成一个巨手而猛推改革,打破僵局,使中央全面深改沿着顶层设计的轨道滚滚向前,开创新局面,创造新业绩。
二、面对体制内本位、部门既得利益,要从改革大局出发,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以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改革必然要动国家社会利益格局。全面深改为何迟迟动不起来,根子在于一些体制内的人纠结于自己的本位、部门既得利益,纠结于自己的利益小圈子,纠结于自己的与民争利,纠结于自己的审批权、支出权,而不愿意向市场,向社会,向民间释放更多投资、创业、致富的权利、活力和动力。这些纠结是他们的既得利益本源,若被割舍掉,实难下得了手。
怎么破除这一改革困局,习总特别强调了二点:一是要从改革大局出发看待利益关系调整,只要对全局改革有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利、对本系统本领域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利,都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二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高度重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推进到哪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进到哪一步,有的放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
三、要重用那些善谋改革,敢于担当,勇挑重担的改革促进派。在新的用人导向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着力把那些敢于担当,勇挑重担的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用人信号,意味着那些矢志不移的“改革促进派”将获得重用。面对全面深改的体制内梗阻和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困局,不少人滋生了太平做官的消极思想,把中央的全面深改推来推去,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碌碌无为,不思进取。这是一种极可怕的保守势力,若让其坐大、蔓延,中央的全面深改也就非常危险了。所以,必须打破这种体制内的保守思想,把更多改革促进派催生出来,才可能拉开全面深改的历史大幕。
“改革促进派”并非新名词,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曾被提出来。邓小平通过扶持胡耀邦、习仲勋、任仲夷、万里这些党内的“改革促进派”,而有效推动了当时党内外改革力量的巩固和壮大,从而在组织路线上为改革开放稳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干部基础。
这次中央深改会议为何要重新拾起这个“改革促进派”的提法,很明显是针对那些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杂音和一些干部的太平做官,碌碌无为。全面深改动力不足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党员干部。习总由此“对症下药”地提出党员干部要“争当改革促进派”,就是要通过抓干部队伍这个关键的少数为改革注入新的动力,开创新的局面。
通过细致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一方面表明了中央对全面深改所面临的困难或问题的一种重要的认知,同时也还意欲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推进全面深改的信心和方向。
四、什么样的干部才算得上“改革促进派”?
按照党的传统和规矩,笔者认为,首先要在思想上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同中央在改革方面的战略部署,特别对“四个全面”的内涵要有深刻理解,做到与中央心灵相应,思想相通,精神相合;其次,在行动上,要做促进改革的事,不能无所作为,更不能阻挠改革。第三,“改革促进派”干部要有比较明确的改革方向,要有矢志不移改革的精神状态,能够打破旧的格局,开拓新的局面,创造新的业绩;最后,也还要风清气正,清正廉洁,不腐不贪。
改革促进派,对应的当然是改革阻挠派,任何时代的改革都少不了改革阻挠派的身影。如何突破改革阻挠派的阻挠,引导更多人成为改革促进派推进改革,中央深改会议开出了4个药方:一是改革推进到哪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进到哪一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高度重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推进到哪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进到哪一步,有的放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家争
当改革促进派。二是通盘评估改革不同阶段的利益变化,统筹各方面各阶层利益,分类指导,分类处理。三是利益关系调整服从“三个有利”,即只要对全局改革有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利,对本系统本领域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利,都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共同把全面深改这篇大文章做好。四是把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
上述四个方面,从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到通盘评估利益变化,再到利益关系调整,最后到用人导向,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从这几个方面全面着手,就能有效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
⒃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从中央深改会议可看出哪些重大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