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一步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了促使人民币像美元那样成为在国际贸易和资本交易中广泛使用的“基准货币”,中国正积极运用外交手段。中国正在积极接近非洲国家等。如果货币的权威得到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的发言权将明显增强。
直立不动的中国武警保卫着驻北京坦桑尼亚大使馆。在笔者穿过中庭进入大使官邸接待室后,发现沙发旁边放着红色的来访者登记簿。在翻看后,很快注意到一个经常出现的公司名称。那就是“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也就是负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性银行之一。
国家开发银行首次面向非洲发行人民币债券是在去年7月。当时,坦桑尼亚和尼日利亚合计购买了5亿元。对于因美元贬值而担心外汇资产缩水的非洲国家而言,人民币作为替代性储备货币具有魅力。
在那之后8个月,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习近平踏上了坦桑尼亚的土地。而国家开发银行的高管也随同访问。
中方愿同非洲国家建立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伙伴——习近平在访问非洲各国时反复表示。由于殖民统治的影响,非洲明显分为英语区和法语区,即使是邻国之间,经济交流也非常匮乏。利用桥梁和道路连接各国,可以推动跨境交易。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希望获得的是推动非洲国家使用人民币。
将目光转向人民币的并非只有发展中国家。澳大利亚启动澳元和人民币直接兑换。此前澳元只有在兑换为美元和日元后才能与与人民币进行兑换。由于每笔交易都产生手续费,经济界强烈要求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启动直接兑换。
据美国彼德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统计显示,在东亚10个国家和地区中,7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与人民币之间的联动性已经超过美元。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的企业关注的不再是对美元汇率,而是本国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人民币正在逐步获得“基准货币”的地位。
日本过去也曾经倡导日元国际化。但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苏布拉马尼扬(Arvind Subramanian)等人指出“即使是在日本经济处于鼎盛时期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元也没有显露成为基准货币的迹象”。同时他们还认为,目前的人民币则不同。
即使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各国的对华贸易也将持续扩大,而“RMB经济区”也将随之不断扩大。有观点认为,非洲大陆在3~5年内将超过欧盟(EU),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习近平首次出访选择非洲,即不是为了搞慈善,也不是为了获取资源。而是在看透地缘政治上的巨大变化后做出的选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人民币国际化瞄向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