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财经 > 经济观察 > 正文

中国魅力不再 外企越来越艰难

【导读】最新一期《经济学人》于1月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是《中国魅力不再》。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艰难,为了生存它们必须做出调整。  英国《经济学家》1月25日文章,原题:中国失去诱惑力  已故可口可乐公司总裁罗伯特-戈伊苏埃塔曾说,1981年4月15日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日子之一”。那一天该公司在中国建立了解放后第一家可乐瓶装工厂。  这个观点有些夸张但绝非无稽之谈。文化大革命摧毁了中国的经济,那时中国人的最高追求是“四个轮子”: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和手表。已故领导人邓小平欢迎外国公司参与中国的一系列改革,并帮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  三十年过去了,跨国公司蜂拥而入,金融危机后,很多企业更是把中国当成救命稻草,然而现在这股淘金热潮似乎已经过去。  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仍是世界上最诱人的市场。尽管那里的私人消费只占世界的8%,但是2011-13年中国对世界消费增长的贡献比任何国家都多,像通用和苹果这样的公司都在这个市场挣得钵满盆满。  但对很多外国企业来讲,日子正变得越来越难过。部分原因是中国增长停滞成本上升,有才华的年轻雇员越发难找,而工资水平却不断飙涨。  中国政府一直在某些领域为难外国企业:它限制外国银行和证券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封锁包括Facebook和Twitter这样的网站,但是现在这种趋势正在蔓延。思科集团、IBM和高通公司正面临后斯诺登时代的强烈反弹,葛兰素史克陷入了一场腐败丑闻的调查,苹果公司去年因提供的保修不充分而被迫发表耻辱性的道歉,星巴克被国家媒体指责价格欺骗。今年三月将出台一部有重大影响的消费者保护法,跨国公司很可能因此遭受更多攻击。政府禁止各级官员铺张浪费,这给了兜售奢侈品的外国企业致命打击。

EE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中国魅力不再 外企越来越艰难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