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中国都会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它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楼市调控连续第二年“缺席”中国未来一年的经济定调会。无论是去年的楼市高烧还是今年的骤然降温,中国楼市调控“去行政化”趋势显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避谈房地产释放怎样的信号?
房地产调控是上届政府每次开会必谈的内容。2010年中央提出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2011年提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2012年强调要继续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
在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有关房地产调控、保障性住房的字眼只字未提。这已经是房地产调控连续两年没有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后公报中。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看来,不谈调控是一种进步,“过去几年,房地产调控虽然有诸多成效,但因为屡调屡涨的结果,也备受诟病。”
分析人士认为,过去被行政性调控手段捆绑的中国楼市正重新走向市场主导方向。市场也如决策层所期待的,将更多地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过去几年,“限购”、“限贷”、“限价”,这些带有“限”字头的行政性政策曾多次被官方使用,试图给高速上涨的楼市降温。这样做虽然短期有效果,但长期来看却扭曲了市场供求信号,也束缚了市场活力。
商品房市场本就是一个市场化的场所,供求关系、产品结构都应该由市场决定。西方发达国家也大都没有专门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由于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各国一般通过金融或者货币政策调整影响楼市。
不过,中国国情特殊,政府垄断城市土地供应,地价上涨成为多年来房价难降的深层次原因。今年在房地产市场降温、商品房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土地价格依旧“逆势”上涨。官方数据显示,1至10月份,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1.2%,但土地成交价款却大幅增长20.4%。
这也说明,不在土地、财税、金融等房地产背后的深层次领域“动刀”,而只给房价、需求等表面问题套上枷锁,不仅难以奏效,反而会引发其它的“并发症”。业内认为,今年“限”字头的行政性手段逐步淡出楼市,意味着官方为财税、土地等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建立做好准备。
今年4月开始,在楼市转冷的背景下,中国各地掀起多轮取消或松动“限购”潮。目前,限购已几乎在全国范围内退出,只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依然“限购”。在此前多轮调控中收紧的各项政策,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放松。随后,在百城房价连续5个月下跌之时,中国官方在9月最后一天出手松绑楼市“限贷”,大幅降低二套房的贷款门槛,改善性购房需求得以释放。11月下旬,央行再次出手降息,此前压抑的刚需也加速入市。
不过,从整体宏观经济来看,房地产行业仍占经济主导地位,但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房地产市场也进入了新常态。楼市整体情况是回暖的,不必过多限制和约束。今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倪虹表示,用市场的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将是下一步调控的主要方向和手段。其给出的信号是,政府做好政府的事,市场发挥经济规律做好市场的事情。
外界将之解读为,行政化楼市调控谢幕。但是,不过多提房地产调控,并不等于不进行房地产调控,在注重市场化手段的同时,业内倡议建立长效调控机制。在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看来,影响房地产业的最大因素是宏观经济调控,应该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金融改革来实现。
カ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只字未提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