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证券监管单位勤捉「老鼠仓」,靠的就是「每笔交易都在掌握之中」,官员透露,陆股捉鼠的优势就在「穿过券商直接掌握具体帐户的交易明细」,「这在很多成熟市场中是做不到的」。
大陆所谓的「老鼠仓」,是指基金或证券经理人在内的投资人,藉著职务便利,在法人资金进场操作前,抢先建立仓位,待法人资金拉升股价后,抢先出清个人持股。
人民日报报导,2013年以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展开「捕鼠行动」,根据交易资讯分析研判,锁定交易时点、频率异常的帐户,结合开户资料、先前交易情况等,确定可疑「硕鼠」。
不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资深官员受访时却透露,大陆对市场的监控,在某些方面比成熟市场还有优势。
证监会稽查局综合处副处长裴胜春说,上海深圳两市的交易监控是穿透式的,也就是说,可以穿过券商直接掌握具体帐户的交易明确数据,「这在很多成熟市场中也是做不到的」。
人民日报指出,2013年下半年以来,已经发现41起老鼠仓。涉嫌利用金融机构未公开信息、从事非法交易活动的39人,已经移送警方调查。
博时基金前经理马乐不当谋利,被称为「捕鼠第一单」。马乐利用基金经理人的讯息优势,以本金人民币300多万元(新台币1500万元),操作3个股票帐户,先于、同期或稍晚于自己管理的基金,买入相同股票76支。
报导指出,与其他内线交易不同,老鼠仓一般都会在特定时间内频繁交易,留下的线索很容易被大数据分析发现。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大陆股市捉老鼠 每笔交易全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