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财经 > 经济观察 > 正文

大陆通缩危机 货币宽鬆难成解药

中国大陆10月消费者物价年增率降至1.3%,接近1%警戒线,通货紧缩警报再度响起。為活络经济,大陆1年来已6度降息,内需却无明显起色,货币宽鬆效果已被打上问号。


大陆国家统计局上午公布,大陆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1.3%,涨幅低於9月的1.6%、8月的2%,也未达市场预期的1.5%。至於生產者物价指数(PPI),10月年减5.9%,已连续44个月下跌。


今年以来,全球景气冷颼颼,大陆面临内外需求皆不振的双重困局。外需低迷造成大陆外贸数据欠佳,而民间消费即使是第3季经济少数亮点之一,最新物价数据却反映大陆内需未明显回温。


大陆1月CPI涨幅跌破1%,通缩警报大作,此后几个月物价涨幅逐步回升,6月达到2%,但这仅是猪肉与鲜蔬涨价下的曇花一现。近两个月物价涨幅持续缩小,离大陆政府所设年度目标3%渐行渐远。


為何1%是观察指标?因為从欧元区过去4年左右的物价情势可知,CPI涨幅一旦落入「零字头」,就很难再回升,最后陷入有损经济成长的长期反通货膨胀(disinflation)。


欧洲中央银行(ECB)原本排拒步上美国、日本后尘,使出被称作「印钞救经济」的量化宽鬆(QE)。但在通缩威胁始终徘徊不去的情况下,最终仍在3月啟动QE,但近半年通膨率仍在零附近挣扎。


场景拉回大陆,近1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大陆央行)已6度降息,近2次更是搭配全面调降存款準备金率的「双降」,货币宽鬆力道史上罕见,无奈消费和生產端的物价仍欠缺上涨动能。


大陆知名经济学者余永定10月27日出席「2015浦江创新论坛」时说,企业去產能造成有效需求减少,使大陆处於内在通货紧缩状态。通缩恐致经济衰退,是大陆目前面临最严重的挑战。


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副教授李志强接受中央社访问时分析,大陆需求不振、產能过剩,整体经济状况不佳,增加货币供给刺激物价对实体面影响不大,反而造成货币贬值,「再用纯货币措施救经济比较难了」。


但他指出,宽鬆货币政策多少还有舒缓效果,景气不好时降息可降低企业利息成本,因此大陆当局仍须推动宽鬆政策,降息空间犹存,但降準的机会更大。


人行10月下旬「双降」后,一再澄清这并非「中国版QE」,但看看欧元区即使使出QE,物价仍「涨不动」,北京当局能用什麼办法不让通膨率持续降低,被外国指控「输出通缩」,考验愈来愈严峻。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大陆通缩危机 货币宽鬆难成解药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