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6月26日,倒下的德国赫斯塔特银行,给交易对手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教科书永久性的留下了一个名词——赫斯塔特风险。
由于外汇双向交易的不同步,以及时差原因:在赫斯塔特银行清盘的过程中,其他交易对手向赫斯塔银行支付了德国马克,而赫斯塔银行却无法及时向对方支付美元,导致其交易对手发生了巨额本金损失。这种风险根源于外汇交易的复杂性,24小时的不间断交易,同时又交替涉及到不同国家的交易支付体系、汇率制度、资本项目制度,甚至是司法体系。
在全球外汇市场上,每天的结算以万亿美元计。这时候,即使赫斯塔特风险以万分之一的小概率发生,对于某个不幸的交易者来说,也会带来致命的打击。2002年,全球持续联系结算(CLS)交易系统在美国诞生。CLS系统可以实现货币的24小时实时全额兑付,从而真正消除外汇结算风险。
从长期角度来看,中国也将逐步地走向汇率浮动和资本项目开放。在此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赫斯塔特风险也将呈上升趋势。目前,加入CLS系统的货币虽然有18个,但是人民币并不在其列。这意味着中国无法直接通过CLS系统来消除赫斯塔特风险。
人民币为何缺席CLS系统?
CLS对于交易货币有一系列门槛要求,人民币目前尚未成为CLS的合格货币。从其中一些条件来看,人民币已经达到要求,比如,长期主权信用评级需要在BB-或Ba3级以上,实行反洗钱政策等等。但是从另一些条件来看,人民币尚未达标,比如货币可兑换(convertibility)和外汇管制(exchange controls),以及实时全额结算系统(RTGS)等条件。
实际上,货币可兑换和外汇管制的要求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CLS允许交易货币存在一定的外汇管制措施。比如,港币和南非兰特都是CLS的交易货币,但是港币严格钉住美元,而南非兰特也实行部分资本管制。但是CLS也要求交易货币的管制措施必须清晰、可预期,否则可能产生潜在的法律、或管制纠纷,从而威胁到实时全额结算的顺畅运行。
在实时全额结算系统(RTGS)方面,我国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在2015年10月已经上线,不过目前仍然不成熟,难以完全达到接入CLS系统的要求。除了诸多门槛条件之外,由于CLS的注册地在美国,并且接受纽约联储和美联储系统的管辖。因此,一种货币要获得加入CLS系统的资质,也需要获得美联储的书面批准。美国货币当局对人民币市场的政策取向,也可能在此过程中发生潜在的影响。
中国面临的赫斯塔特风险
截至2016年7月末,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人民币直接兑换的货币有美元、欧元、日元、港币、英镑、马来西亚林吉特、俄罗斯卢布、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韩元、南非兰特11种货币。但是长期以来,与人民币直接交易的货币中,美元占据着绝大部分比例。
2011年的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与人民币交易的外币当中,美元所占的比例是99.3%。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15年12月的数据,该月人民币现汇外汇交易总成交量为5283.8亿美元,当中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额就有5061.2亿美元,占比95.8%。
从这些数据来看,人民币外汇市场结算的时差风险非常大。因为人民币是按上海的营业时间在银行间进行结算,而美元是按纽约的营业时间在银行间结算,所以赫斯塔特风险将表现为:确认收到美元之前就必须支付人民币的时差风险(露口洋介,2013)。
中国缓解赫斯塔特风险的努力
人民币加入CLS系统还有一个过程。在CLS系统之外的中国,如何尽量避免、缓解人民币交易系统的赫斯塔特风险?目前中国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采取了措施:
其一,提高人民币汇率的清算效率、扩大其业务覆盖面。
近年来,人民币外汇清算业务,经历了从全额结算走向净额结算、从双边结算走向集中结算的过程。2009年6月1日,银行间市场推出了人民币外汇即期询价交易的净额清算业务,从而减少了清算量和资金占用量,提高了清算效率。此后,净额清算范围又有所扩大。
2014年11月3日,人民币外汇交易开始使用中央对手清算业务(CCP),并且覆盖了即期、远期和掉期交易,重新建立了外汇市场的集中清算机制。在CCP模式当中,上海清算所介入到交易的对手方之间,成为买方的卖方、卖方的买方,从而使交易合约买卖双方的对手都被替换成了清算所。通过这种模式,不但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实现实时结算、避免结算失败,有效降低结算参与人的风险。
其二,延长人民币外汇市场的交易时间。
实际上,CLS的核心环节,也就是在国际范围内引入了中央对手清算业务(CCP)模式,只不过CLS充当了全球交易者的中央对手方,而且24小时连续工作。而人民币并未加入CLS系统,所以对于国际交易者而言,人民币的中央对手清算业务系统仍然存在时间的真空。
2016年1月4日起,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系统开始执行新的交易时间。调整前,人民币外汇市场运行时间为北京时间9:30~16:30;调整后变成9:30~ 23:30。调整后交易时间延长了7个小时。这不仅有利于完善人民币外汇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也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外汇交易的赫斯塔特风险。但是,即便在延长交易时间之后,人民币外汇市场的中央对手清算业务也仍然存在着10个小时的时间真空。
其三,推动人民币对近时差地区货币的直接交易。美国时区距离中国最远,而美元恰恰又是人民币外汇市场上最主要的外币币种。如果人民币外汇交易能够从全球布局的角度,尽量跳过美元,直接与近时差地区的非美元货币交易,那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甚至避免赫斯塔特风险。
这方面的举措也一直在推进当中,但是,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直接交易遇到了不少困难。其中一些问题与先天不足有关,还有一些问题则与后天的外汇政策、清算行布局、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密切相关。我们将在后续分析中继续关注这些问题。
—–
您正在关注“三个学术民工”第2期工程:本专栏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金融问题,由徐奇渊、杨盼盼、熊爱宗倒班为您特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三个学术民工︱中国如何面对赫斯塔特风险(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