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哪里强?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出炉,省一级榜单中,上海、北京、浙江位居前三。
2016年7月30日,在“第三届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委员、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发布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报告指出:2015年上海、北京和浙江占领省级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前三甲;杭州、上海、北京位居城市榜单前三甲;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使各省市之间普惠金融指数的差异缩小,移动支付技术增加了偏远省份和落后城市在数字金融服务方面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2015年省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榜单
“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是在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三个大类指标的基础上形成的,省市级指数的时间跨度为2011年到2015年。
报告显示,从2011年到2015年,通过数字普惠技术,地区间的发展差异在逐渐缩小。2011年最高的上海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是得分最低的西藏自治区的4.9倍,而这一差异,到2013年缩小到1.9倍,低于传统金融,到2015年,这一数字更是缩小到1.5倍。
而在细分的一级指数榜单上,尤其是数字服务支持度榜单,中西部的城市及县域有着抢眼的表现:排名前十的几乎全是中西部城市,如青海的果洛州,新疆的塔城地区,西藏的阿里地区等。
2015年城市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榜单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县城层面,与省级和城市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排行榜前几名基本集中在东部地区不同,在县域层面,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排名靠前的县域,既有来自东部地区,也有来自中西部地区。就影响因素而言,数字普惠金融水平前20名县域的主要推动因素是覆盖广度因素,其次是使用深度,各县域内使用深度的各业务发展情况差异较大。
数字服务支持度由移动支付占比、贷款利率等指标合成。这意味着虽然中西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总体仍低于东部地区,但在移动支付端则快速追赶。出现“弯道超车”的趋势。
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前20名榜单及其对应一级指数排名
同样在会上发布的、上海新金融研究院撰写的“P2P平台地区特征与风险分析”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4月底,广东、山东、北京、上海、浙江5省市的P2P平台最多,分别是871、581、463、454和426家,占全国4411家总数的63.3%,呈现集聚特征。
报告还提到,不同地区P2P“跑路”的比例不同,其中山东、安徽、河北等省份问题平台占各省市开设P2P平台总数的约三分之一,而北京、重庆等地问题平台之占比15%上下,全国平均水平是25%。
同时公布的另一份“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情绪指数”则显示:2013年6月余额宝问世、2014年3月“互联网金融”写入政府报告均开启了不同程度的公众情绪上扬;2015年12月,以“e租宝”为代表的P2P网贷负面事件导致负面情绪堆积;2015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也短暂挫伤了行业乐观情绪;2016年4月以来,随着P2P违约逐渐不再是“新闻”,加上区块链技术的积极推动,以及智能投顾、消费金融等概念的炒作,互联网金融的负面情绪正在慢慢消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北大报告:上海普惠金融水平最高,山东三成P2P平台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