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编者按:这是何清涟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西方国家反全球化思潮开始出现,中国作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一直在反对普世价值,但临到反全球化思潮涉及经济层面时,中国大概会坚决捍卫全球化。且不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时的昔日辉煌,就以中国金融系统的第二轮天量坏帐的化解并扭亏为盈为例,就是依靠西方金融巨头做为“战略投资者”来解救的。如今,中国债市可能又需要外资成为“解放军”,而机会也真来了,据《金融时报》9月30日消息,德银(Deutsche Bank)调查显示,外国基金经理打算在未来一年将其对人民币债券的投资增加一倍。
外资将充当中国债市“解放军”
中国的国家债务很庞大。仅2015年全年,中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22.3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7.5%,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55.2个百分点。目前,中国债市的规模在世界上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美国债券市场的规模为35万亿美元,日本为11万亿美元。据投行分析师们计算,未偿还的中国在岸债券总值约7.5万亿美元,大致相当于整个新兴市场债市其余部分的规模。
目前,全球债市投资进入负收益期。早在今年1月,全球负收益率国债规模已达5.5万亿美元,6月底翻倍,高达11.7万亿美元,其中,日本、德国、瑞士的国债均为投资者提供负收益率。相比之下,10年期中国国债的收益率约2.7%,最受青睐的美国主权债务收益率只有1.6%,这种高收益率备受投资经理的青睐。
中国政府抓住了全球债市低迷这一时机,迅速开放在岸债券市场。今年5月,中国政府开放国内债券市场,允许国际投资者通过政府任命的所谓代理银行买入在岸债券,而不必按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申请投资额度。7月31日,央行发布《关于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市场有关事宜的通知》,进一步放开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要点有:一、审批制改备案制。二、投资额度放开,相关境外机构投资者可自主决定投资规模。三、交易品种拓宽,境外机构不仅可以参与现券、回购,还可以参与借贷、远期、利率互换和远期利率协议等交易。
以上措施意味着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债市的投资流程得到精简,今年3月,中国农行香港分行、中国建行香港分行、花旗银行香港分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香港分行等八家获准进入中国债市,后陆续扩充至约20家,汇丰、渣打和德意志银行均成为代理银行。
接受德银调查的投资者表示,他们计划在未来一年把各自对人民币债券的配置增加一倍,超过25%的受访者已经申请注册或选定了一个代理,还有40%正在寻找机会。
据德银分析,境外投资者加快投资的主要考虑之一,是中国将被纳入国际债券指数,这将迫使MSCI明晟这一指数追踪基金购买中国的在岸债务。在德银调查的受访者中,五分之四的投资者预计这将在未来两年内发生。
中国债市的不透明
中国经济陷入庞氏增长,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债务问题。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一项针对危机后债务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指出,自2008年以来,全球债务总额增加了约60万亿美元。从2007年以来中国的债务增长了三倍,其总债务率达到282%,比其他全球主要经济体都要高。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方政府赤字与债务的指标,有赤字率、负债率和债务率等。赤字率是一年中政府赤字与当年GDP的比率,负债率是当年政府债务余额与GDP的比率,而债务率则是当年政府债务余额与可支配财力的比率。本文化繁为简,只谈债务当中最脆弱的部分,即地方政府庞大的债务。中国地方政府债台高筑,早已是国际投行界人所共知的公开秘密。目前,地方债务规模逐年上升,但更引人注目的是政府承认的债务规模与实际债务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根据国家审计署和中国财政部的数据,2012-2014年,中国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分别为15.89万亿、17.89万亿和24万亿,地方债规模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德国GDP。截至2015年底,中国政府债务规模总计26.67万亿,政府负债率约40%。
国际上对于这些指标有一些大致认可的警戒线,各国一般规定政府的债务率不得超过100%。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报告《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年》一书的数据表明,2012年年底全口径地方政府负债率为30.6%,债务率为112.8%。贵州省和辽宁省的债务率分别达到120.2%、197.47%,超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划定的100%债务率红线。
但是,以上数据只是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而非地方政府实际债务数据。2014年,发改委官员李铁对外公开说,地方债务上报数(18万亿)不及实际债务的一半数额。在地方调研时候,走了十几个城市,他们说只报了10%,有些报了20%、30%。上报数超过实际债务50%的几乎没有。
国企债务其实也有类似情况,这种状态导致中国总体债务不透明,今年8月,财政部发改委官员在内部研讨会上基本承认,除了隐瞒债务的情况之外,还有不少隐性债务。也就是说,中央政府其实并不清楚地方债务到底有多少。
外资是否知道中国债市风险?
外国机构对中国债务规模的估算远比官方数据要高。
国际清算银行估计,2015年9月底中国总债务率(债务总额/GDP)为249%,其中企业债务率为170%,政府债务率为40%,家庭债务率为39%。麦格里分析师维克托·什韦茨(Viktor Shvets)则估算出目前中国债务总额接近35万亿美元,总债务率为350%。
路透社发布的经济信息当中,债务违约是其中重要一项。就在9月30日,路透社刚发布《2016年中国信用债违约一览》,其中列举了近百家国企、地方政府、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的5年及以下债务违约资料。德银的调查中,略高于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感到不安,但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担心人民币大幅贬值的风险。
以上情况说明,不是中国债市本身风险降低,而是全球债息一跌再跌,凸显了中国债市高息优势。机构投资者为了寻觅高息资产,中国债券必然成为他们分散资产的较佳选择。尽管中国10年期国债孳息率刚跌至新低2.66%,但对许多境外投资者而言,依然具有很大吸引力,毕竟日本、德国和瑞士等10年期国债孳息率已成负利率。
中国政府一直努力通过技术性方式化解日益严重的债务风险,这些方式包括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企业债转股、债务证券化等,但所有措施都只能减缓而无法化解当前中国的巨大债务风险。尤其是后两项都需要股民做接盘侠,而中国股民被2015年股市洗劫一空之后,已无多少财力,这时由外资来充当中国债市的“解放军”,中国政府当然乐意之至。只是投资量与投资品种的选择可能不会尽如中国政府的期盼,外资对投资品有自己的评估方法。外资最后是否能够撑起中国债市的半壁江山,由可能的10%提高到50%,还只能是遥远的期望。
常有人问我,中国经济还能撑多久?我回答时总会提醒他们注意:与以往历届中国政权面临的局面不同,中国经济现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注定外部影响对中国而言,是个极难预测但绝对不可忽视的参数。这次全球债市低迷、中国深陷债务泥潭亟欲解套之时,外资充当中国债市的“解放军”就是一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中国债市将迎来外资“解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