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纷纷报道中国对美国对台军售的反应,认为主要是媒体炒作,表面上态度强硬,实际上缺乏实质。北京在国际政治上雄心勃勃,在外交政策上又谨慎克制,让自己日益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瑞士《新苏黎世报》9月23日评论说,"中美关系面临新的考验。奥巴马政府宣布,向台湾提供老式战斗机,而不是台湾希望的新一代F-16战斗机,尽管已经签字,而中国官方媒体对美国的警告变得尖锐起来。但北京政府如此反应,似乎还是希望华盛顿三思而后行。"
评论认为,中国副外长张志军批评美国的决定破坏了双边关系、损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并且提醒美国1982年签署的关于减少向台湾提供武器的声明。"可是,最近30年来,这个事实从未妨碍过华盛顿与岛国台湾的广泛军备合作。在北京看来,这是两面派手法,加剧台湾和中国之间的紧张,美国顶级政客对北京的友好辞令也沦为空话。"
该报在引述中国官煤的强烈反应之后指出,"尽管对美国愤怒和失望,但具体后果不会像围绕这个主题的新闻炒作所暗示的那样强硬。2010年初,在美国向台湾提供武器之后,与华盛顿之间的关系迅速冷却,中国从中一无所获。即使军事上的考虑,其实也更是给本国观众看的。比如一位将军对《人民日报》所说的,中国应该实施’聪明的报复’,效法俄罗斯在欧洲针对美国的反弹道导弹计划的反制措施。
"中国日益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一方面基于自己在世界经济中更加强大的地位,在世界政治问题上也自信地要求得到更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外交政策问题上遵守所谓’和平发展’的克制。最近几个月里,中国对美国的声调之所以强硬起来,是因为北京由于巨大的货币储备和对美国国债的投资感到自己也被套牢在美国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中。中国要求华盛顿担当特别责任,在与国债没有直接关系的问题上也是如此,比如向台湾提供武器。偶尔提出经济惩罚行动,威胁大规模抛售美国债券,都没有实质内容。从中反映出无能为力,这种无能为力被自以为是的滔滔雄辩所粉饰。"
德国《日报》(9月23日)写道:"……除了美国之外,没有任何国家向这个民主的、然而外交上孤立的’中华民国’供应武器。最近几个月,在华盛顿,合乎北京意图的呼声日益高涨,要求收回对台湾的支持,因为台湾问题一再导致(美中)争执。北京的目标是与这个被视作叛逆省份的岛屿重新统一,必要时动用武力。"
该报认为,"如同台湾请求新式武器一样,北京的反应也变成老俗套。美国大使被招进外交部,不得不洗耳恭听:’军售计划是干预中国的内部事务,损害了双边关系’。北京也可以将奥巴马的决定作为阶段性胜利记载下来。中国是不是真生气,将会表现在是否会像2010年那样中断与美国的军事交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北京的愤怒反应是老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