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0号,也就是第十个世界难民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泰国记者走进位于泰国北部的美索地区,探访了那里已经有着26年历史的泰缅边境难民营。泰缅边境难民营里发生着怎样的故事,第一次探访难民营之旅又给记者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位于泰国北部达府的美索地区是泰国通往缅甸最重要的通道之一,这里修建的泰缅友谊大桥横跨湄公河,联结了泰缅两国,这儿也因此成为缅甸克伦族难民逃往泰国的首选目的地。从1984年接收第一批缅甸难民至今,泰缅边境各府已经登记并拥有合法难民身份的缅甸难民超过10万人,而非官方数据则显示,加上陆续涌入的未登记身份的难民,这里的总人数已经接近15万人,而美索地区因为接收了整个边境地区近一半的难民而成为泰缅边境最庞大的难民营聚集地。
我此次前往的是美索地区9个难民营中最大的美拉难民营,这也是我第一次走进难民营。在我们的车进入难民营区域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大片一大片错落分布在山间的简易竹蓬,这就是缅甸难民们暂时的或是永久的居住地。由于难民的人数不断增加,这里的基本生活条件还是比较落后的。不过美索地区的难民营得到了来自全球多个非政府组织的帮助,目前在美索地区共有18家非政府组织在粮食、医疗服务、房屋修建、环境卫生以及教育等各方面为缅甸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救援。
由于当地难民只有非常有限的人身自由,几乎不能在难民营以外的区域活动,所以有关的援助项目体系也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不过各非政府组织都在努力尝试着去改变这一情况,帮助难民们自力更生,鼓励他们进行自给自足的项目和活动,同时还尝试获得泰国政府的帮助,给予这些难民更多的自由。
难民营里的情形其实跟普通的山村差不多,人们通过最简单的方式谋求生存。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难民营的一个托儿所进行的采访,那些活泼可爱而又令人心疼的难民儿童们让我至今无法忘记。
美拉难民营一共有24家托儿所,共负责超过2200名3-5岁的学龄前儿童教育。我们到访的三家托儿所平均面积都不足二十平米,但是每家托儿所都要容纳近一百个孩子,仅有的几名老师既要给孩子们上课,教他们写字、画画、讲故事和做游戏,同时还要负责准备午餐、打扫卫生以及照顾孩子的任务。孩子们的教室同样是用竹子和树叶搭建而成,由于天气炎热,顶蓬上用黑色网膜覆盖以遮挡阳光。但这样一来,原本就采光不好的教室变得更加阴暗和闷热,许多年龄太小还不懂事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会持续不停地哭闹。可以想见,这样恶劣的条件即使是成年人也很难忍受,何况这些幼小的孩子。
我们在采访过程中正好目睹了孩子们午餐的过程,当时孩子们分成四排坐在教室的地板上,每人面前摆着一碗仅仅掺杂了些许肉丝的青菜粥,这就是他们全部的食品,没有水果,没有牛奶,甚至每天一顿大米饭都得不到保证。不过大多数孩子对此似乎毫不在意,他们在享用自己的午餐时都极其专注,根本就不存在挑食的现象。可爱的孩子们面对记者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好奇和兴奋,甚至在镜头前奔跑欢笑,但作为一个记者,我却为这里的孩子们感到有些心酸。
让我印象很深刻的还有长年在这里负责帮助这些难民的非政府组织。这次带记者前往美拉难民营的是中国台北海外和平服务团的工作人员,领队是个典型的80后男孩儿,在这里已经工作了两年多,他告诉我,大学毕业之后,他前往柬埔寨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此后,他又陆陆续续在泰柬以及泰缅边境地区为难民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和服务。他和他的同事们在面对难民儿童和其他难民时表现出的温和、耐心和尽职尽责让我非常感动,这也是所有在这里的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们共同的特点。他们不会说太多华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默默地用行动和真诚的心声呼吁大家了解泰缅边境难民营的存在并持续关注这些难民的生存状况。
“世界难民日”是每年的6月20号,这一日子源自1974年的这一天,非洲通过了一项关于非洲难民问题的公约,并决定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非洲难民日”。200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特殊的决议。这项决议注意到2001年是“联合国难民和无国籍人地位全权代表会议”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五十周年。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更广泛的关注,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把6月20日定为“世界难民日”。
每年的世界难民日都会有一个突出的主题,去年的主题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据悉,今年世界难民日的主题是“未成年的移民和难民”,以提醒人们未来特别需要关注的对象是未成年的移民和难民。在20号这一天,联合国驻泰国曼谷办事处和其它相关机构也会组织一系列图片展和活动以提醒人们关注难民的生存状况。
不过对于多数致力于帮助难民的非政府组织来说,世界难民日这一天对他们来说没有特别的意义,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都能够有意识地对难民这一群体表示持续关注,而不是仅仅只在难民日这一天。
亅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泰缅边境难民营儿童午餐仅一碗青菜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