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挝,炸弹已经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是老挝的“炸弹文化”。
老挝人把冷冰冰的炸弹制作成了各种生活用品,而那些村民却仿佛成了炸弹的附属品。
这些炸弹有的长达两米多,被当地人当作“木料”建房屋;有的则被遗弃在路边,人们若无其事地经过;
还有些小炸弹尽管锈迹斑斑,但是孩子们把它们拿在手里做玩具;
村民把已经爆炸的炸弹“废物利用”,将弹壳当作烛台;
体积更加庞大的炸弹,被村民拆卸后,将弹壳当作吃饭的桌椅。
木材曾经是老挝人主要的建筑材料来源。不过他们很快发现:那些被挖出的炸弹壳都是用精良的钢铁制成,不仅价格十分昂贵,而且比木头耐用得多。
于是,人们开始纷纷推着牛车、赶着大象,把大量的炸弹往自己家里运,那些较大的弹壳被利用改造成房屋的底柱或是支柱,也有一些炸弹被搭成谷仓以及改造成过河的船只,或者只是“改装”成种植大葱的铁盆!
因为寻找炸弹,在老挝中北部的许多村落中甚至诞生了这样一种独特的职业:炸弹狩猎者(Bombs Hunter)。
很多年轻人经常会成群结队地出现在昔日的战场上,寻找着那些废弃的弹壳——毫无疑问,这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因为在老挝,哑弹伤人事情还是频频发生。
不过聪明而乐观的老挝人还是在这些弹壳上,又发掘出了很多的新奇独特的用途。
一只用炸弹制成的花瓶,插上绿色植物放在家里就显的很特别;
而同样也用炸弹制成的大钟挂在村头,用于召集会议或警情警告作用,看上去就更极具有震撼力;
老挝人发现在炸弹的弹皮上砸出有规律的小孔,可以当作栅栏用来圈养牲畜;
他们甚至还把炸弹制成了餐具,与水果面包一起放在餐桌上……
不要因为这些物品的“原型”而心生畏惧——老挝人的手工艺制作十分精湛,根据不同炸弹的形状和特点,他们居然也能把那些炸弹改造得有模有样。
过去在老挝,最为出名的产品是手工纺布;现在,另一项“手工制品”正在热销——那些随处可见的这些用炸弹制成的装饰品,也在渐渐成为老挝的“特产”。
然而,在这些充满创意、技艺和智慧的炸弹文化背后,却不能掩饰老挝人的无奈和矛盾。
老挝人对于这些炸弹有着很复杂的情绪有的时候,他们希望通过炸弹赚钱或者把炸弹改建成其他物品;但有时候他们却又希望,在他们的生活中根本没有这些炸弹存在过……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老挝人生活中处处有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