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原创 > 邓文凭安般太极拳法 > 正文

成仙之路-般若太极拳法25

您的文章《成仙之路—般若太极拳法25》已被管理员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2009-07-08 21:42
文章哪里错了希望管理员指正,不要整篇删除

二  时空倒错  《心经》不伦不类   咸鱼翻身  提婆达多成佛
      华人信佛,一般都从大乘佛教开始,信众先接触的自然是大乘佛经,据说佛教在中国也叫大教。我背诵《心经》已有二十几年,不够精进,但几万遍总是有了。念佛诵经是好事,一心不乱可入道,至少身,口,意的恶业停止。网络世界,学习佛法的条件也一下方便起来,看什么经学什么法,在网上都能查到。网上讲佛法的也多起来,谈论《心经》的也很多,一般是老生常谈,但朱小风的注解有些新意。
朱小丰解注汉英对照《心经》
《心经》这篇文献,我认为出现很晚,当在三世纪后。(参见《学术季刊》上拙文《金刚经研究》)。但因后来中国禅宗兴起,禅宗乃由般若流派衍生而来,其要旨与《心经》通,故《心经》广为传播,成为中国佛教第一佛学要诀。凡欲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者,皆应知之。
      从佛学经义来说,《心经》对般若学说提纲撷要,实为后作佛经之典范。但从史实来说,《心经》不伦不类,实为极滑稽之拼凑。其始言观音,后言舍利子,依佛经书写惯例,当为观音呼唤舍利子对舍利子所作教诲。但舍利子在世时,佛教中实无观音,亦无般若波罗蜜多之词。
      原本佛教并无观音这个菩萨。观音原本是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慈善之神,西元前七世纪前的《梨俱吠陀》中已有记述,时佛陀尚未诞生。观音在婆罗门教中的形象,是一对娈生小马驹。西元前六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主张解放奴隶、种姓无贵贱、众生平等,一些婆罗门转信佛教,但又不愿放弃他们原本信仰的神灵,故佛教徒中就有了观音这尊施善之神。至西元前三世纪,大乘佛教兴起,为方便大量婆罗门等转信佛教,就正式承认了观音为佛教中一位神灵,形象未变,仍为马驹,人称“马头观世音”。约西元一世纪左右,佛教徒们始在造像中将观音改作人身,即后来之阿嵯耶观音(语意为“神圣的观音”)。阿嵯耶为一有胡须的男身,至南、北朝时期,汉传佛教的佛教徒始造出女性人体的观音像,隋、唐时期,美女观音在中国逐渐取代了阿嵯耶观音像,至宋代,男性观音从汉传佛教造像中消失。
      舍利子即“舍利之子”的意思,梵音“夏利布陀拉”的古汉语音义合译,后称为“舍利佛”。舍利是他母亲的名。他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因善辨和才智过人而少年成名,后改学佛法,是释迦牟尼生前传教时著名的“十大弟子”之一,时称“智慧第一”。他是释迦牟尼的独生子罗睺罗的受戒师,是始有“沙弥十戒”,为佛教僧团有沙弥之始。他比释迦牟尼年长,并先于释迦牟尼圆寂。
      这里汉语为玄奘于唐贞观23年(西元649年)的梵文汉译本,英文为语堂先生据此汉译本所译,非从梵文直译。“心”的意思,是“要旨”,此经作者认为此为般若类佛经之提要。我会逐渐在文后加些注释,以方便大家了解和研究,先将让大家完全读不懂或难懂的地方简要注释了,再逐步补充深入注解。需引用者,请著明出处,谢谢!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以上摘自朱小丰的博克)
大乘与小乘相同的地方都是叫人一心向善,小乘是真正的原始佛教,是佛陀金口所说,大乘是一些有道之士,为把佛法发扬光大,把婆罗门教和他们自己的见解加了进去。小乘是《三国志》,大乘是《三国演义》。
小乘和大乘对提婆达多的定位最为不同。
下面转贴自希尔伯列克所著的《史念原始佛法》
八、提婆达多
  提婆达多是世尊、阿难尊者和难陀尊者的亲族兄弟。公元前约499年,他对佛法生起信敬之心,于是隆重而光采地穿着贵重的衣冠,骑乘金网披饰的宝象前去出家,他的动作似乎要昭告世人:「你们看哪!一个有财有势的王子要出家啰!」
  出家作比丘开始的十二年之间,他善心修行─诵读经法、请问疑难、受持教法、静坐禅思,对佛陀所说的法义都能诵念。后来,他看到有些比丘有神通力,能够从遥远的地方取得美食,于是生起贪心,分别要求世尊及诸上座长老教他修习神通的方法。世尊及诸上座长老均告诉他:「何必要用神通呢﹖应当观察无常、苦、无我的真相才是。」但是,提婆达多不以为然,他以兄弟之情,利用阿难尊者的多闻,听取了神通法,然后在山林、旷野、坑谷之中精勤修习,得到了世俗的四禅,藉此四禅而发起了神通力。
  得到神通之后,志得意满的提婆达多就忘了我是谁。他认为自己和世尊都出生于释家,世尊是因为有神通力才受到摩竭陀国王(频婆沙罗王)与人民的信心供养。于是他就选定了摩竭陀王子阿阇世,为他现神变,甚至变成小婴儿去吞食阿阇世的唾液,终于赢得了王子的信心。阿阇世每天都以500锅丰富的饮食供养提婆达多和他的徒众们。相反的,许多默默修行的上座长老们却只能乞得冷饭酸面,甚至吃不饱。提婆达多愈发张狂而不可一世了。
  大约公元前487年,阿阇世计划向父王频婆娑罗谋篡王位的同时,提婆达多也向世尊争取僧团的领导权,却受到世尊严厉的斥责。提婆达多非但不知道悔过,反而认为佛陀赞叹舍利弗、目犍连却刻意贬抑他的徒众,因此对佛陀起了瞋恨心。在瞋心的作遂下,他走入了偏激的行径。他以摩竭陀国重视苦行的风气,又以世尊曾经赞叹大迦叶尊者的头陀行为由,配合他个人修习神通期间的经验,强烈主张五项苦行(1)「尽形寿受着纳衣」、(2)「尽形寿受乞食法」、(3)「尽形寿受一食法」、)(4)「尽形寿受露地法」、(5)「尽形寿受断肉法」,自认为这五法是道,可以疾得涅盘。任凭世尊指示上座长老为他数作羯磨,仍然不听规劝。他甚至在僧团中以捉筹的方式进行表决,赢取他的徒众,满足自己的领袖欲。
  这五项主张不但在当时引起僧团内部极大的冲击,也对后世的修习模式有着相当偏颇的影响。当时,东印度(摩竭陀国、鸯伽国)一带,苦行之风极盛,有拔毛的、禁食的、禁语的、倒立的…等等。民众普遍认为「苦行」才能得到「道果」,因此愈是苦行僧愈是受到尊敬。大迦叶尊者就是出自于这种环境下的修行者,但他舍弃无意义的苦行而坚持少欲知足的头陀行,颇受王公卿相和人民的敬重。大迦叶尊者年老的时候,世尊曾劝他不必再坚持粪扫衣和乞食了。他回答世尊说:「多年来已经习惯头陀行了,同时为了让后世的人能够知道从前世尊座下曾有修习头陀行的上座弟子。」但愿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能够发人深省。世尊曾经赞叹其少欲知足,并要求大众不要毁訾头陀行。虽然世尊赞叹大迦叶尊者,但世尊并未将「头陀行」制戒,因此,行者可以视个别的性向持守头陀行,但却不必尽形寿受持,更不能要求全体僧伽奉行,因为头陀行固然有助于修行,却不是通达涅盘的必要条件,所以大迦叶尊者并未曾要求世尊制头陀戒,更未教导「头陀行是道」。因此,头陀行虽当赞叹,不可毁訾,却不是正法律的直接要义和必要规范。提婆达多的五项苦行,前四项类似头陀行,但他主张「尽形寿」受持,则与世尊的戒律有所差异。例如:(1)粪扫衣之外如法接受轻暖衣料的供养,(2)乞食之外如法应邀到居士家接受供养,(3)一食之外,日中之前如法小食,(4)露地坐之外如法接受房舍安居;这些都是戒律所许可的。至于第五项「断肉法」─不食鱼、肉,如同吃素,这是取材自当时某些外道的作风,并不是头陀行的条目,更不是僧团内部既有的规定。戒律的规定是不杀,但允许食用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杀。圣弟子认知「四圣谛」才是正法,「八正道」才能通达涅盘,提婆达多却舍正法律而主张「五法是道,疾得涅盘」。律藏中明确记载:「提婆达多非法说法,非律说律,法说非法,律说非律,是破僧坏法的行为。」然而没有辨识力的新学比丘,在迎合时代风气的思潮之下,在满足个人主观意识的烦恼之下,自然随声附和而去。于是和合的僧团破裂了,正法轮的运转受到了干扰。一直到公元五、六世纪左右,据说提婆达多的余脉还存留在印度,他们虽然也尊崇过去诸佛,却不礼敬乔达摩世尊。时空转折,公元511年之后,中国大乘法受到梁武帝的禁令影响,大都仍然以「断肉食」为法为律,以此为荣,误认为吃素才是佛教,才能得道;反倒轻蔑依法依律正命而活的南传僧侣─只因为他们接受一般饮食的供养。殊不知「乞食」、「托钵」、「如法接受饮食供养」才是出家人的正命;「经忏营生」、「自炊自煮」、「过午再食」反倒是值得反省的。有些人甚至还会怀疑提婆达多所主张的五项苦行要比世尊所制的戒律更为严谨,为什么世尊不接受他的主张﹖如果有这样的疑虑,就不难了解当年为什么会有许多新学比丘叛佛而去了。只有那些真正了解正法律的人,才能知道世尊制戒的缘起和用意,才能辨识这五法的主张是非法非律的,当时它只是流自提婆达多的贪欲与瞋心,用来猎取徒众,实现「新王─阿阇世,新佛─提婆达多」的野心而已。
  经律上一致记载提婆达多叛党造成了僧团的分裂,也破坏了正法轮的运转,提婆达多身坏命终堕入大地狱中。佛陀住世时,已经有这样的叛党奉行着非法非律的教导,更何况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呢﹖南、北传僧侣在修行生活上的重大差异,是否代表着僧团分裂的事实?公元纪元前后辑出的大乘法义与原始佛法的明显歧异,是否说明了破坏法轮的事实?史实是否持续地验证了当时羯磨会议中的警告?

再来看看大乘佛经法华经的一段
妙法莲华经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无有懈倦。于多劫中、常作国王,发愿求于无上菩提,心不退转。为欲满足六波罗蜜,勤行布施,心无吝惜,象、马、七珍、国、城、妻、子,奴婢、仆从,头、目、髓、脑,身、肉、手、足,不惜躯命。时世人民、寿命无量,为于法故,捐舍国位,委政太子,击鼓宣令、四方求法:“谁能为我说大乘者,吾当终身供给走使。”时有仙人、来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莲华经,若不违我,当为宣说。”王闻仙言,欢喜踊跃,即随仙人、供给所需,采果、汲水,拾薪、设食,乃至以身而为床座,身心无倦。于时奉事、经于千岁,为于法故,精勤给侍,令无所乏。’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劫,为求大法故,虽作世国王,不贪五欲乐。
捶钟告四方,谁有大法者,若为我解说,身当为奴仆。
时有阿私仙,来白于大王,我有微妙法,世间所稀有,
若能修行者,吾当为汝说。时王闻仙言,心生大喜悦,
即便随仙人,供给于所需。采薪及果蓏,随时恭敬与,
情存妙法故,身心无懈倦。普为诸众生,勤求于大法,
亦不为己身、及以五欲乐。故为大国王,勤求获此法,
遂致得成佛, 今故为汝说。
佛告诸比丘:‘尔时王者,则我身是。时仙人者,今提婆达多是。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告诸四众:‘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天道。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广为众生说于妙法,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发缘觉心,恒河沙众生发无上道心,得无生忍,至不退转。’
‘时天王佛般涅槃后,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宝塔,高六十由旬,纵广四十由旬,诸天人民,悉以杂华、末香、烧香、涂香,衣服、璎珞、幢幡、宝盖,伎乐、歌颂,礼拜、供养七宝妙塔。无量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议众生、发菩提心,至不退转。’
佛告诸比丘:‘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妙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处,常闻此经。若生人天中,受胜妙乐,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百度百科有文如下:
法华经於西北印度结集,最初经本不太完整,而是像《华严经》一样,次第结集、增编而成。「序品」、「方便品」、「譬喻品」相继成立;其次,「见宝塔品」、「劝持品」成立,接著是「从地涌出品」、「如来寿量品」、「如来神力品」。较後再加入「分别功德品」、「常不轻菩萨品」;其中「见宝塔品」被认为是反映了菩萨团体以佛塔为中心之信仰。「寿量品」则反映了菩萨们的佛陀观 —— 将佛陀视为体现永恒生命者,久已成就,寿命无量。
「提婆达多品」最後出现,为强调流通本经的功德所增。即使像提婆达多这样犯了五无间罪的罪大恶极者,由於往昔将《法华经》传给因地修行的释尊,由此功德,也能被授记成佛。由此可见,经典的成立,除受到当时思想界的影响之外,与当时的地域、文化、社会、风俗习惯也息息相关。
从此文看出,《法华经》是集体的智慧结晶。如果你真与佛有缘,不应只读《三国演义》,也应看看《三国志》。

メ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成仙之路-般若太极拳法25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