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唐僧取经与赵朴初的无奈
仅以我微薄的见解阐述一下道法与佛法的不同,用我的泪水写出此篇无奈的博文。
孔夫子说,朝闻道夕死足矣。此乃智者的心态。俗人所追求的不过是感官五欲的满足。尽管都是求道者,但人们对世界充满各种不同的见解。有些道者,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人死灯灭,不复往来。此种见解是断见。佛陀认为是邪见。有些道者,认为人及动物是由灵魂与肉体组成。人死只是肉体的坏损,而灵魂永存不灭,转世投胎,上天入地。此种见解是常见。佛陀认为是邪见。中国的某些道者认为,人是由魂魄及肉体组成,通过修炼,人的三魂七魄及肉体都能永存,能长生不老。此种见解是巫见。巫见更是邪见。常见,断见,巫见乃是世间常有的见解。
而世间稀有的佛法是非常,非断的缘起之法,这唯一的正见认为,万事万物由因缘而起,离不开一定的关系和条件。佛陀否认人有灵魂之说,对于转世投胎,好比一支烛火点亮另一支烛火。所以佛教讲六道轮回,但不承认是一个有情的灵魂投入另一个有情的胎里去。舍利弗尊者一直在寻求生命的永恒之法,但当他听到阿说示的偈言,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时,立刻开悟,证须陀洹道果。
修安般念,可提升人的定力灵性,最终达到禅定的境界。何者为道,禅定即道也。根据佛陀讲说的业果法则,达到禅境界的禅修者,除去可以享受现世的禅乐之外,可以按照禅修者的意旨投生到梵天界。(比玉皇主席的层次还高。)这可以说是修道者的最终目的,对凡夫来说,能达到禅定的境界,就是圣人。但这只是外道的圣人,而在证得佛果(四双八士)的佛教任何一果位的罗汉眼里仍是凡夫。
因为修习禅定可以获得最大的功德,所以修习禅定是一切修道者的共法。修道和修佛都离不开禅定的修习。古印度人有修道的传统习惯。从古至今,印度都有人证得四禅八定。何者为道,道就是四禅八定。
修佛和修道的区别在于佛教认为禅定不能获得最后的解脱,要获得终极的解脱必须去除萨迦耶见,证得无我,所以佛陀教导,一定要从四念处着手修行。证得无我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禅定的基础上,观照自我,以极强的定力来观察自身名法和色法变异,从而证得无我。
我是以上面的理论基础为根据认为藏密和大乘佛教根本不是修佛而是修道,修道不是什么坏事而是好事。只是有些道我们不了解,比如藏密的男女双运应该是一种很特殊的道法,而不是佛法。
我讲大乘佛教是民兵组织也不是什么贬义,大乘佛教在中国有近二千年的历史,已成为中国古文化的一部分,大乘佛教是宗教,是文化,是艺术,是历史,是教育,是正信,是迷信,是小说,是神话,大乘佛教文化的传播使得中国亿万屁民们对佛教有了一个明确和模糊的概念,大乘佛教是播种机,使得佛陀伟大而且光荣的印象永存于中华民族广大革命和反革命的大众的意识之中。
为什么会有大乘佛教,这要从头说起。在佛陀时代,按佛陀的教法,修习禅定是最重要的课程。因为你没有禅定的基础,根本就没有办法明白佛法,其实证果本身就是一种神通,佛陀经常训斥那些以传道,做工为借口而不修习禅定的人。你不修习禅定怎么证道果,不证道果传什么道。佛陀最初派出弘法的六十位比丘全是大阿罗汉。其实没有禅定基础学习佛法不过是学得一些概念名词而已。
但深入禅定不是每个比丘都能做到的。有的人什么都爱做,就是不喜欢修习禅定。因为他们福慧不够,修不出来。其实修不出来更要修,积攒修定的波罗蜜,努力精进直到成功,但并非所有人有此智慧。在佛陀时代,修定不成,触犯戒律的比丘已经很多。
佛教的第一次分裂是在佛灭度后一百余年,分成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严格持守戒律,致力于修习禅定,按佛陀的要求,证果解脱。
大众部则广学多闻,致力于弘传教法。并广结善缘。大众部就是大乘佛教的雏形,这是一帮不能修定的祖宗。但却可以创编新的佛法。
另一个原因就是婆罗门教情结。婆罗门教在印度根深蒂固,影响之深之远,超乎人们的想象。所以后来婆罗门教的神祗,在佛陀灭度之后,一个一个被拉进了大乘佛教。
最著名的就是观音菩萨,请看四川省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朱小小写的观音菩萨的历史来源:
原本佛教并无观音这个菩萨。观音原本是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慈善之神,西元前七世纪前的《梨俱吠陀》中已有记述,时佛陀尚未诞生。观音在婆罗门教中的形象,是一对娈生小马驹。西元前六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主张解放奴隶、种姓无贵贱、众生平等,一些婆罗门转信佛教,但又不愿放弃他们原本信仰的神灵,故佛教徒中就有了观音这尊施善之神。至西元前三世纪,大乘佛教兴起,为方便大量婆罗门等转信佛教,就正式承认了观音为佛教中一位神灵,形象未变,仍为马驹,人称“马头观世音”。约西元一世纪左右,佛教徒们始在造像中将观音改作人身,即后来之阿嵯耶观音(语意为“神圣的观音”)。阿嵯耶为一有胡须的男身,至南、北朝时期,汉传佛教的佛教徒始造出女性人体的观音像,隋、唐时期,美女观音在中国逐渐取代了阿嵯耶观音像,至宋代,男性观音从汉传佛教造像中消失。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法华经》中的一章,大众是因为普门品而掀起了念观音的高潮,法华经是一部极端激烈的作品。它在整整的一章强调佛以一乘(大乘)为众生说法,方便说二,说三,贬斥声闻乘为羊鹿之车,甚至指斥其为焦芽败种。在法华经又使得佛陀重新为舍利弗、大迦叶、大迦旃延授记成佛。这样就把佛果和阿罗汉果分开了。本来在根本佛教的教义上,佛与阿罗汉所证是一样的,现在将之分开,并贬低了阿罗汉。佛教的诞生动摇并彻底摧毁了婆罗门教在古印度一统天下牢不可破的地位,而东拼西凑的《法华经》最终成为大乘佛教的核心经典,结集此经者也算为婆罗门教报了一箭之仇。
在佛陀传法时期,佛陀所说的菩萨是指成佛之前的佛陀本人,另一个有记载的菩萨就是阿逸多菩萨,有远古的佛陀为其受记,后世将成为弥勒佛。
中国老百姓认为最重要的两部经典,是六祖坛经和金刚经。六祖坛经其实是一本很好看的佛教传奇,不应列为经。六祖因前世所积累的修定的波罗蜜而天生细住,在寺庙接触佛法后定力加升,非常人所及。所以能有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的惊人之语。六祖有道,但不懂佛。
另一本书就是金刚经,这经是中国人的最爱,为什么呢,因为经中说,你持诵信仰此经功德无量,其实大家是冲这句话而读此经的。贪字当头,有个屁的功德!这就是大乘佛教佛经的特点,一个骗字当先。金刚经当然不是佛陀所讲,它并未收在巴利三藏内。其中法尚须舍,何况非法,来自《法句经》。舍是指不执取,而不是丢掉。金刚经的出处不明,百度百科上说金刚经的最初版本,出现于周穆王时代,但那时候佛陀还没有出生。(不知百度改了没有)
所有的大乘经典都是以梵文的文字而且是在佛灭度450年后出现,在佛陀时期,佛陀是禁止用梵文讲经的。
六祖闻经开悟,开的是什么悟,只有他自己清楚。六祖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民。看坛经此书,六祖对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并不买账,是极聪明之人。但他认为学佛不用坐禅,却迎合了多数人坐不了禅的心理,但佛是坐出来的。看来六祖有道,却不懂佛法。很有些人,左手拿着坛经,右手捧着金刚经,口里一个空字。就觉得佛法不过如此。其实这算什么是佛法,这类前辈到死也不会知道。
什么是佛法,佛法就是阿毗达摩。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里说:去除我执的无我随观名为空解脱门;去除颠倒相的无常随观名为无相解脱门;去除爱欲的苦随观名为无愿解脱门。当观智到达顶点时,它即会依禅修者的倾向而平静地只观照三相之一,即无常,或苦,或无我。根据注疏,信根最为显著者会平静地观照无常;定根最为显著者会平静地观照苦;慧根最为显著者会平静地观照无我。由于这最后阶段的随观是禅修者即将体验出世间道的管道,所以称它为「解脱门」。于此,被称为解脱的是圣道,而导向该道的随观即被称为解脱门。无我随观被称为空随观,因为它透视诸行为无我、无有情及无人。无常随观被称为无相随观,因为它去除「颠倒相」,即由于颠倒想而呈现的欺人的常相与稳定相。苦随观被称为无愿随观,因为它通过去除对诸行错误的乐想而断除了欲。
达摩长老的事,不见正史记载,人们热衷于假雨村言,正好添油加醋。我在曼谷南美书店买的中文佛学大辞典里,也没有单独的达摩条列,不知达摩是山寨的,还是这本辞典是山寨的。
宋人又编出一个祖师禅的故事,封大迦叶为禅宗之祖。说是灵山会上,佛祖持花,迦叶微笑,大迦叶苦行第一,怎么会凑这种热闹。编故事的人也太智力低下了嘛!换个人,肯定会更像一些。
季羡林对禅宗的看法也不好,季先生说:
禅宗源于北魏菩提达摩,盛于唐,先流行于庾岭、广东、湖南、江西,然后遍及全国,流行时间最长,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呵佛骂祖的宗派,已成为佛教的对立面,简直已经不是佛教了。
大乘佛教语言深奥,其实境界不高,所以充斥神话,以此引人。
唐僧取经的故事因为吴承恩的《西游记》而家喻户晓,玄奘(602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在天竺的十多年间,玄奘跟随、请教过许多著名的高僧,他停留过的寺院包括当时如日中天的著名佛教中心那烂陀寺,他向该寺的住持,印度佛学权威戒贤法师学习《瑜伽师地论》与其余经论,戒贤是护法的徒弟,世亲的再传弟子。在贞观十三年,他曾在那兰陀寺代戒贤大师讲授《摄大乘论》和《唯识抉择论》。此后,玄奘还徒步考察了整个南亚次大陆。
在唐太宗大力支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译经院(国立翻译院),参与译经的优秀学员来自全国以及东亚诸国。他花了十几年时间在今西安北部约150公里的铜川市玉华宫内将约1330卷经文译成汉语。玄奘本身最感兴趣的是“唯识”部分。这些佛经后来从中国传往朝鲜半岛、越南和日本。玄奘依翻译佛典与对经文的阐释而开创了中国法相唯识宗,其学说却深深地影响了其他诸多宗派。奘师一生所翻经论,合七十四部,总一千三百三十八卷 (目前学界流行说法为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为中土一切译师之最。另外,由玄奘大师口述,弟子僧辨机笔撰的《大唐西域记》,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游记。尤有甚者,由于印度历史纪录的缺乏,这本珍贵的游记更成为历史文化学者研究古天竺地理历史时不可或缺的文献,而近现代以来,根据本书记载所进行之考古遗迹挖掘,亦证明奘师当时所述真实可信,允为瑰宝。
无论如何,玄奘大师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从小受大乘佛教影响,为了理想,只身冒险。但我认为大师对印度的贡献可能比对中国还大,大师所取回的大乘瑜伽,宣扬的阿赖耶识其实是灵魂学说常见论。是跟我佛对着干的。大师辩才无碍,但终身不愿修定。大乘原本不求解脱。不求解脱信佛干什么?
赵朴初对中国的佛教传统颇有看法,他认为不应把佛陀神话。赵朴初也反对阿赖耶识之说,并否认无著去弥勒处取经的荒唐说法。朴初同志已于2000年逝世。为了纪念这位已故佛协主席,我将朴初同志对十二缘起的解释转摘如下:
佛教的缘起论主要是以人生问题为中心来谈的。对人生问题一般说十缘起或十二缘起。十二缘起是:无明缘、行缘、识缘、名色缘、六入缘、触缘、受缘、爱缘、取缘、有缘、生缘、老死缘。现在简单地解释一下:
(1)老死,这是观察人生的起点,老死忧悲苦恼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缘何而有老死忧悲苦恼呢?是由于有(2)生。如果没有生,则没有老死,也没有忧悲苦恼。生的条件虽有种种,但是最重要的条件是(3)有,“有”就是存在的意思。简单地说,身口意所造的善业恶业对招引自己的后果潜伏着一种力量叫做“有”。有了业力为缘,必然有后果的生与死。“有”又是缘什么而起的呢?有的缘是(4)取。取是追求执着的意思。追求色、声、香、味、触五欲,执着可爱事物为我所有,这叫做取。由于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执着,就能引发身口意三业的活动。取又以(5)爱为缘。爱的简单解释就是生命欲,它是生命活动的本源力。有生命欲才有追求执着,有追求执着才有种种身口意的活动而有业力的存在,招引生死之果。所以爱、取、有同是生死的因。到这里,已经说明了惑、业、苦的因果关系。
为了进一步考察生命欲(爱)之所以发生,则必须说明(6)受、(7)触、(8)六入的关系。受是感觉,即对客观境物所起的快感(乐受)、不快感(受苦)或不苦不乐感(舍受)。由于苦乐的感觉,激发和冲动着生命的欲求。感觉来自外界事物刺激的反应,所以依存于触。触是根、境,识三者会合而有的心理活动的开始。如眼(根)对色(境)时,红色刺激眼根,因而司掌视觉的眼识生起活动。根境识三者会合,才发生红色的触(反应),所以触依存于六入。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传递色,声,香,味,触,法(法,即前五种事物遗存下来的印象,是意根的对象)六境的机能。
再进一步考察六入依何存在的问题,因而说到(9)名色。名色的意义前面已经讲过,即身心(色,受,想,行,识五蕴)合成的组织。六根是依存于身心全体组织的东西,有名色所以有六入。名色又以何为缘呢?名色又依存于(10)识。识虽是名色中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把名色当做认识体来看,识乃是它的中心的东西。识对境(认识对象)有种了别作用,使境增加明显,使根增长功能,使受,想,思有所领导。所以名色全体的成立,依存于识,但是识又依存于名色。因为境对根的刺激,和受,想,思的帮助发生,才有识的现起,识不能离开名色而独立。所以识与名色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以上所说是十缘起,如果就人们现实的活动条件来观察,十缘起已经全面了,但如果说明生死何以无穷的原因,则又有行和无明二缘,共十二缘起。
(11)行。“行”的意思与“有”相同。从现在身口意造作的业来看,它潜伏着引生后果的力量叫做“有”,从现在已经成熟的果来看过去所造的业,叫“行”。识与名色,是现代已熟的果,是依存过去的行而生起的。由于过去无始以来“行”的反复,积习成性,隐然有种力量支配着行为,所以生死苦恼现象连绵不断。行又依存于(12)无明。无明是对一切法缘生故生,缘灭故灭,无常,无我的真实相不认识,特别对自己身心只是因缘所生的道理不能自觉,以为其中有常住的,惟一的,做主宰的我。由于“我”的执着,所以对境而有乐受,苦受,舍受,而起贪嗔痴等烦恼,而造种种善恶业,所以人们的生死痛苦的本源毕竟在于无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成仙之路-安般太极拳法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