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拔”一下,为了河蟹的和谐
《成仙之路-般若太极拳法》作为本博的原创博文,已经贴出了39篇了,我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电影,《39级台阶》,哪电影挺好看的,惊险刺激。在我人生的很多阶段,也都充满了惊险刺激,年轻的时候,我曾经冒险徒步穿越一个国家,一直走到第三国。步入中年,因为工作关系,我有六年的时间是在六十几个国家里不停的打转,足迹遍布五大洲,四大洋,所以我很想写一部趣味世界地理,书名都想好了,叫做《何首乌环球旅行记》。不过这书要等我把《成仙之路-般若太极拳法》写好之后,再看到时是否还有时间及兴趣写。
《成仙之路-般若太极拳法》的本意是一部太极拳教材,因为我只练了几个月,就有人说我有十年的功力了,所以我想我可能发现了,学习太极拳的另一条路,速成之路,我会按我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写出来。我的太极拳法是不讲阴阳的,所以跟别人的都不一样。但你照我写的路子走,可能出功夫的速度比较快。太极拳本来要用最简单的方法来练,但现在被一帮煞笔搞得越来越复杂,这世间真懂太极拳的人没几个,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成仙之路-般若太极拳法》按起,承,转,折,分为四个部分,前二十三篇是前行,现在是承的部分,主要讲内功心法,转的部分是讲拳架拳法,杨氏太极一百家,我的定型架叫101标准平面杨氏太极拳。我是第一百零一家。
我的内功心法是以修安般念为核心,我认为安般念和太极拳结合起来,就是最好的太极内功。我写的科学安般守意是目前修安般念最好的教材,解决的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其作用和分量将在不远的将来显示出来。
中国人因为穷了很多年,所以现在不择手段的拼命赚钱,当钱赚到一定程度之后,想要追求精神方面的东西时,他们会发觉,阿邓的东西是蛮不错的。(突然发现,我吹牛的功夫大涨)
写这篇博文的原意是因为有个博友写了一个有价值的评论,而我的回复在他看到之前就被和谐了。这博友的博名叫高寒居士。先看看他的博评:(原文写在般若32之后的新浪评论。)
今天是我读此篇文章的第九日,自觉获益匪浅,在此将我的练功经过及感受写出与大家共享,并表达我对阿邓发此博文的感谢。
我是看书自学的杨氏太极老六路,因是完全看书自学,枯燥晦涩加之并非特别刻苦六个月才学完整个套路,之后天天习练,习练四个月后,在一次爬山时,连续行进至第四十分钟时突然出现腹式呼吸,当时并不明确知道那就是腹式呼吸,只觉气定神闲毫无疲劳之感,之后依旧日日习练太极拳。
前几日读了阿邓的博文,当下数息100次,时间为24分钟整,对照博文才知不经意间我已练成标准的腹式呼吸,于是将练功融于生活之中,今日下午去打羽毛球,打到两个半小时,略感疲劳之时突然想起放松,顿觉神清气爽疲劳感全无,精神也完全放松了,参加工作后近二十余年的精神压迫感消失了,一种记忆中三十多年前的儿时快乐感觉涌上心头,这个世界真的很奇妙。
回复高寒居士:
根据你描述的状况看,你确实是在不经意中已练成了标准标准腹式呼吸,祝贺你,尽管这是非常基础的东西,但却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你很可能是内功较敏感型,所以你如果肯努力的话,因该能成为内加拳高手,或在学佛修道方面取得成绩。
继续练你的功和拳,有什么问题只管提出。另外有个博友很羡慕你,看看他是怎么写的。这博友的博名叫懂劲。
很佩服高寒居士!
居然可以自学太极拳,并练成标准的腹式呼吸!!
难道也是天生细住?
如果不是的话,那么高寒居士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阿邓回复:练太极拳的人来修安般念达到标准腹式呼吸的概率应接近百分之五十的概率,所以懂劲应是有希望的。
也谢谢懂劲和高寒,我转一篇我喜欢的博文给你们和其他博友。
第三节、正念正知
在佛教中还有一种很重要、很实用的修行方法——保持正念正知。
正念——让心稳固地沉入所专注的目标,不散乱、不飘浮。
正知——对当下所做的每一件事时刻保持清明、觉醒。
在巴利藏经中有一部很重要的经文叫《大念处经》。在这部经文中,佛陀曾这种教导:
“诸比库,比库在行走时,了知:‘我行走。’在站立时,了知:‘我站立。’在坐着时,了知:‘我坐着。’在躺卧时,了知:‘我躺卧。’无论身体处于何种状态,他只是如实地了知。……
再者,诸比库,比库在前进、返回时保持正知,向前看、向旁看时保持正知,屈、伸[手足]时保持正知,穿衣持衣时保持正知,食、饮、嚼、尝时保持正知,大、小便利时保持正知,行走、站立、坐着、睡眠、觉醒、说话、沉默时保持正知。”
培育正念正知的方法并不需要限定在特定的时间段、特定的地方,以及采用特定的姿势,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每时每刻,只要生起正念,就可以进行这种练习:以正知来做一切事情,对所有的事情只是保持正知。
在这里,我们以行走为例子来说明保持正念正知的实际操作方法。
有四种正知:
1.有益正知(sàtthakasampaja¤¤a)——在想要行走之前,先考虑所去的地方是否有益,选择有益的而行,无益则不去。
2.适宜正知(sappàyasampaja¤¤a)——在行走之前,先考虑现在前往是否适宜,选择适宜的而行,在不适宜的时间则不去,等待时机合适才去。
3.行处正知(gocarasampaja¤¤a)——这里的“行处”是指修定所专注的目标,即业处。在选择有益以及适宜的之后,将禅修的业处放在心中的第一位,在行走时持续地觉知它。例如在行走时也保持觉知自己的呼吸,而不是在走路时胡思乱想。
4.无痴正知(asammohasampaja¤¤a)——在行走时持续地修观,观照只是一堆名色法在行走,并没有所谓的“我在行走”、“有人在行走”等。
将心放在行走发生的动作本身,就是正念;清楚地了知行走,就是正知。
当一个人想到要走时,不假思索地动身行走,就是没有正念正知。
在行走时,保持持续地觉知禅修业处,这是在修止;持续地观照行走的名色法,或观照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这是在修观。
对于站立、坐着、躺卧、向前看、向旁看等,也同样以此四种正知来理解。
对于身体的姿势、动作是这样,对于感受、心念也是这样。当你感到快乐时,是否清楚地知道现在生起了快乐的心?当你感到不满时,是否清楚地知道现在生起了不满的心?当你贪恋一种东西时,是否清楚地知道现在生起了贪心?当你对一件东西生气时,是否清楚地知道现在在生气?当你感到紧张时,是否清楚地知道现在很紧张?……
当一个人沉迷外境时,他的心很可能处于迷惑的状态——追逐外境、患得患失。将心抽离外境,这就是觉醒;当你清楚地觉知自己当下的身心状态时,这就是正念正知。
例如:当你对一个人的言行感到生气时,那是因为你在意他的言行,此时你的心已经被他的言行套住了。如果你能将心从他的言行中抽离出来,反观自己的心,你将会发现:生气只是将自己的心紧紧地绑在对方的言行上;而且,生气的心也是一样的丑陋,也好不到哪里去。将心抽离外缘,清醒地觉知当下的身心状态,这就是正念正知!
只要你懂得了培育正念正知的方法,你就懂得修行。懂得修行的人,并不只是正经八百地坐在蒲团上、坐在禅堂里才叫修行。掌握修行真谛的人,走路、站立、坐着、穿衣、吃饭、喝水,乃至上厕所,哪个时候不能修行?哪个地方不能修行?
将心安住于当下的身心状态,这就是正念正知!这就是修行!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1c922f0100ezdf.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先“拔”一下,为了河蟹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