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综合资讯 > 原创 > 邓文凭安般太极拳法 > 正文

成仙之路-安般太极拳法136 不要被初相所迷惑

九 不要被初相所迷惑
我到凯理家里,跟他借一把剑。凯理大方地拿了一把他不用的剑给我。拔剑出鞘,剑身已经生锈了。凯理对我说,这剑比普通的剑稍重一点。所以没人喜欢用。他是以很便宜的价钱把他买来的。能借到剑就好,我提着剑带着凯理到我平常练拳的地方舞起剑来。真的是有点重,我玩的又是左手剑,感觉很是吃力。原则上说这类剑是不会怎么重的,但因剑长将近一米,所以这一点重量带来的力臂会让不适应者感到吃力。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把剑不知换了多少主人。想到人不能得寸进尺,我不好意思跟凯理讲换一把轻一点的。只好凑合用了。但是感觉多少有点郁闷。
一个月后,我的剑越舞越熟了,感觉不出这剑有什么重量了。我也越来越喜欢这把笨剑了,我就问凯理,能否把这剑卖给我?凯理说:NO ,这是把古董剑,他不会卖的。荷兰人真是贼精。
这见事使我想起了在文章上看到的陈发科的故事,说陈家沟有一对重剪,除了陈发科外没人能玩得动。我想陈发科幼年体弱,即便强壮后最初玩这对剪也一定相当吃力。但当他玩熟以后,感觉稀松平常的时候,就已经是全村无敌了。这对剪后来没人舞得动,有可能是大家找到更好的训练方法了,更有可能是大家拿起剪来都觉得重,认为根本玩不了。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其实初相是很迷惑人的。
博友狮子讲他一次走一千八百猫步可能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这是一个很正常很轻松的量,只是你没有走过,你的记忆力没有这样的经历。人的身体有适应力,也有记忆力。开始肯定是不行,几个月后人会整个变样,比你找什么好老师都强。
狮子是个有头脑的人,他看我博文看得很仔细,找到重点。我留意他,是因为他给我留言,他想学武氏太极,想去找李伟明老师。
他感到了尾闾中正的重要性,他在博文中用了拼命两个字,屁股拼命往前推,而且要时时刻刻往前推。
狮子说的感觉屁股往下一掉,其实是腰胯分离的感觉。腰胯松到一定程度,就会有这种感觉。什么是腰胯分离呢,一位舞蹈家讲的很详细:
人们腰和胯,就像一块板子。这个不行,必须分开。腰和胯能够干各自的事情。
我给一些人举例:跳舞如同关公骑马耍刀。腰以上,是耍大刀用的,这是舞。说关公来了,拍马舞刀,舞刀就是要上身来舞,腰以上的事情。
胯以下干什么呢?骑马。说评书的说关公胯下赤兔马,怎么不说手上赤兔马呢?胯,包括胯,胯以下,才是骑马的。落实到跳舞,就是胯以下是走步的,移动位置靠胯以下,这是蹈。手舞足蹈嘛!挥手为舞,走路为蹈,合称舞蹈。
这样你就需要腰胯分离技术。一边骑马驰骋,一边挥舞大刀。这样你就厉害了,像关公一样,过五关斩六将。
可是你要是腰胯不能分离呢?一体的,那么骑了马,耍不了刀;耍了刀,骑不了马。
所以,跳舞一定要把腰和胯分开,能够各走各的,这样你就是真的舞蹈。
练太极拳也要求腰胯分离,但跟舞蹈不同。腰要松,胯要沉。从尾闾中正开始找,腰胯分离。松腰沉胯。沉下来的胯就像一个倒扣着的碗,找到这种感觉你打的才是太极拳。之后会感到尾椎象个用绳子吊着的锥子向下扎去。去意好像龙卷风,风从哪里来,就从锥子来。
化外村民讲他要找这屁股往下掉的感觉,但可能找不到,因为化外村民安般念程度是一分钟三息。三息程度的人一般腰胯已经分离好了。
从村民的博文可以看出,最近他的状态也不错:
“松”,就一个字恐怕太极练一辈子也不一定说得清。我看论文太多了,始终不知道什么是“松”。自学就这样好,怎么理解怎么来,我想人体最放松的状态就是睡觉,睡着了我连梦都没有,更没打梦游太极的可能,最接近的状态就是刚睡醒那种懵懵懂懂,懒洋洋但头脑特别灵敏的样子。就按这种“松”的感觉打拳,一趟下来不知不觉就是35分钟,再把节奏细节调节一下还可以慢一些。
 练习的速度变化带来感觉变化。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呼吸。我一直是打拳自然呼吸,不管深浅长短,现在小腹的感觉太强烈了,我试了一下,控制小腹的呼吸就可以控制节奏,手脚根本不用去管他,就管腹部象风箱一样起伏,拳路就自然走。现在的问题一是下意识太重,二是不均匀,有时候会断。这个问题我把它放在安般念里找答案。
慢慢来,好玩。
从以上文字看出,村民打拳时已经开始出现腹式呼吸了,其实这就是太极内功的初始状态。但他用词不对,呼吸不能控制,只能感觉。练下去,感觉会越来越好,当然猫步还是不能少。
我的博客只是用来记录我的练功体会,这些东西不可能适合所有的人,我这里也不是讲堂,但大家称呼我老师我还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我做过小学老师,也当过中学老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综合资讯 » 成仙之路-安般太极拳法136 不要被初相所迷惑

赞 (0)
分享到:更多 ()